43. 跨國其一 既生瑜,何生亮。(1 / 2)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的靈魂男主, 被魯迅先生評價“多智近乎妖”的諸葛丞相,作為十大高考默寫鎮山之寶的《出師表》的作者,一篇《出師表》讓大家從初中背到高中,陪伴大家六年時光, 我們丞相又怎麼能不是三國第一頂流呢?】

已經有武將樂嗬嗬去拽諸葛亮的衣服, 讓他趕緊凝神看天幕。

“軍師, 天幕誇你呢, 快看啊。”

這讓妄圖用竹簡抵擋一下尷尬的諸葛亮表示無語。

每當這個天幕要大肆誇讚一個人的時候,總不會有好事發生的。

果然,天幕語氣又戲謔起來。

【當代人要有國際視野,我們怎麼能將目光局限於一國之內的小情小愛上呢, 當然是要放眼世界。作為三國頂流的諸葛丞相,自然要受到我們特彆的偏愛。

而這段跨國的友誼, 就要從一次出使說起。】

諸葛亮:我不想要你們特彆的偏愛。

吳國之人背後一涼。

諸葛亮出山之後好像還隻出使過他們吳國吧。

眾人忍不住將視線落到諸葛瑾的身上。

“子瑜啊, 你知不知道你弟弟跟我們吳國的誰關係比較好啊?”

麵對上首孫權的疑問,諸葛瑾隻能瘋狂搖頭。

不要問他, 他自閉了已經。

他們兄弟二人分仕兩國, 未曾有過私下通信, 他怎麼感覺自己好像已經不認識這個弟弟了呢?

【話說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出使東吳, 想與東吳聯盟。可欲說服東吳,必要說服東吳的統帥周瑜。

但當時的周瑜卻猶豫不決,並未下定決心。

於是諸葛亮妙計頻出,以銅雀台鎖二喬之事智激周瑜,周瑜一聽曹賊妄圖奪取自己的美人,這哪裡能忍,遂拍案而起, 誓與曹操一決死戰。

而這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初出茅廬的臥龍先生正式引起了周瑜的注意。】

諸葛亮:……

這是什麼鬼故事。

若當真如此兒戲,他們不如早早躺平做曹賊砧板上的魚肉算了。

他當時早就已經看透了東吳有結盟之義,所以才會斷然出使。

而且用此種荒謬的利誘說服周瑜,他隻要腦子沒問題就乾不出這種事來。

到底是看輕誰呢。

就這還叫智激周瑜嗎?

周瑜:???

東吳之人也紛紛沉默了。

江東誰人不知,他們這位周將軍可是妥妥的鐵血強硬派,根本就沒有降曹之意,一點都沒有。

【而傲嬌又小心眼的周瑜怎麼可能輕易認可旁人,遂借機刁難諸葛亮,一定要讓他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來,不然就要斬殺諸葛亮。

可我們諸葛狐狸雲淡風輕表示,自己隻要三天。

此等氣定神閒的模樣,讓周瑜對他的好奇心越發深重航,對他的關注一天比一天多。】

周瑜此生第一次聽到有人說他小心眼。

一時有些沉默。

所以,赤壁之戰曹操來勢洶洶,他竟然還能有如此閒情逸致,在那邊刁難聯盟之軍?

還要把使者給殺了?

他是腦子壞了嗎?

有這時間他不如多去訓練一下東吳水師,以求務必穩妥才是啊。

孫權的反應比周瑜還大,忍不住拍了拍麵前的幾案,“公瑾氣度寬宏,怎麼會乾這種事,天幕怎麼胡亂編造謠言啊!”

再者說了,公瑾為難諸葛亮做什麼。

要為難也是為難劉備才是。

【諸葛亮算到三天之後會有大霧降臨,又知道曹操多疑的個性,便調動草船虛晃一槍,果然成功從曹操那裡借到了十萬支箭。

謝謝曹操,為這段跨國之情送來的溫暖。

果然,周瑜心悅臣服,從此諸葛亮徹底走進周瑜的內心世界。】

這個這麼虛假的故事曹操才不會當真,隻當純聽一樂。

不用客氣,虛假的十萬之箭他不在乎。

反正也不掏錢。

但是能看對麵兩家的熱鬨,這讓人就十分開懷。

這故事這是周瑜聽了無言以對,諸葛亮聽了沉默望天。

他再一次重申,自己隻是對天下大勢有點理解,想要成就事業,可不是一個會算命的方士!

還有這個什麼走入內心世界,真是讓人頭腦發麻。

他跟周將軍,是真的不怎麼熟啊。

當年出使東吳,也不過是幾麵之緣罷了。

【而後赤壁之戰打響,兩人卻日漸親密,竟然有些些許惺惺相惜之感。兩人又都頗善音律,周瑜還親彈《長河吟》與諸葛亮聽,好生愜意。

在討論如何攻打曹操之時,還玩了一點小情趣,不願坦然相告,偏要彼此都將計策寫在手心裡。

等寫罷之後攤開手掌,兩人手掌內的字如出一轍,都是一個“火”字。

何等心有靈犀,何等知己難覓啊。】

周瑜已經看開了。

他早就從這個漏洞百出的故事中知道了此絕非真相,反倒輕鬆下來,不忘寬慰氣得不輕的身旁人道:“聊以解悶罷了,端看後來人如何解讀赤壁了。”

反正他們是此戰最終的勝利者。

孫權顯然也看明白了,豁達表示:“自是如此。”

公瑾他還是了解的,絕不可能在前線給彆人彈琴。

哪裡便有如此悠閒。

【不過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兩人畢竟屬於兩個國家,要為各自主君而戰。

而周瑜搖身一變,已然變成了蜀漢最迫在眉睫的敵人。

諸葛亮忍痛三氣周瑜,終於讓受了箭傷的周瑜傷口崩裂而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