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唐宗其二 他偏心的有這麼明顯嗎?(2 / 2)

如何可能!

在天幕出現之前,他甚至從未想過將皇位交給除卻承乾之外的第二個人。

但即便是聽到天幕說承乾造反改立太子,他心裡也一清二楚,他是絕不會將皇位交到其他人生的兒子手中的。

畢竟若是如此,那待他百年,又如何保證能護住他與觀音婢所生的孩兒呢。

大不了給兒子搞個靠譜好用的太子班底就是了。

【為了證實這一觀點,大家引經據典,我們才不是在造謠。

你看,唐太宗曾經誇獎過李恪像自己呢。

你看,唐太宗分明還向長孫無忌谘詢意見,問他能不能改立李恪為太子呢,要不是因為長孫無忌反對,新太子的人選必定是李恪無疑了。

這是為什麼,一定是因為太宗陛下對楊妃的愛深沉又濃烈。】

此言一出,太宗朝的人沉默了。

長孫無忌更是無言以對。

他怎麼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有過這麼大的權力了?

誰家廢立太子隻跟前國舅商量的啊,當然是要重臣都在側仔細商討人選。

再者說了,他們家陛下真要立李恪,又怎麼能是他長孫無忌一個人就能阻攔的?

他還沒有這麼大的臉。

【哦,如果說自己新太子都立了半年了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個遠在千裡之外的楊妃之子其實按理來說也應在新太子考慮範圍之內,提了一下也算是真愛和重視的話,那二鳳陛下可能都沒有不喜歡的兒子了。】

李世民:……

雖然天幕這聽起來像是在給他辯解,隻是這個語氣怎麼聽怎麼奇怪。

他明明就是沒有很討厭的兒子啊。

隻除了對嫡子有幾分格外的重視罷了。

分明他都很關心每一位兒子的成長的,之前還寫過教導兒子的書信呢。

【畢竟仔細看看二鳳陛下兒子們的待遇,楊妃生的兩個兒子,穩占倒數兩名的位置。

一個被削戶600,一個被削戶400,要知道,唐朝皇子的實封總共也就800戶啊,這放眼整個唐朝也是炸裂的存在。

對了,那個被太宗坦率直言,連禽獸鐵石都不如的皇子李諳,便是楊妃次子。

所以說,以兒子待遇來論證楊妃是真愛,的確有點勉強。】

還沒有來得及前往封地的李恪沉默了。

而後宮內向來默默無聞的楊妃也忍不住垂淚。

她自己的境遇如何自己當然再清楚不過,隻是聽到自己的兒子竟然如此不招陛下待見,還是忍不住心有戚戚然。

也不知道究竟是誰給她造的謠啊。

隻怕日子隻會更不好過。

【當時唐太宗讓李恪早早之藩,冠冕堂皇對李恪說,父子之間怎麼不想常常相見呢,但家國事殊,為了國家大事,你就忍耐一下吧。

轉過頭就舍不得讓與太子一母同胞的李泰之藩,甚至還想讓人直接住到武德殿居住。

咱就是說,二鳳陛下,偏心的不要太明顯。】

李世民:……

嗯,他偏心的有這麼明顯嗎?

分明他有在努力地端水誒。

可是,可是青雀就是很聰明又懂事,文采又好,他想要讓人住的近一點談談文學也是人之常情吧。

【但沒關係,誰說一定要愛屋及烏啊,我們太宗陛下也許就是單純隻喜歡強取豪奪的劇本也說不定呢。】

李世民表示,他真的就是個普通人,沒有這樣轟轟烈烈的愛好。

他就是俗人,就喜歡愛屋及烏!

強取豪奪的劇本是什麼?他不喜歡這些!

天幕你怎麼立場這麼不堅定。

【除了兩位楊妃,傳聞中韋貴妃,長孫皇後替身成真愛的徐惠妃等人也都是唐太宗真愛的激烈角逐者。

畢竟替身上位的劇本也很受人們追捧嘛,原本喪偶的唐太宗遇到了與亡妻十分相似的徐惠妃,自然格外寵幸。

最終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慢慢愛上了徐惠妃本人,又是一段虐戀情深。

而且徐惠妃還是唐太宗後宮中唯二擁有自己傳記的後妃之一,又文采飛揚,最後還在守陵之時殉情而亡,徐家因為她飛黃騰達。怎麼就不配擁有一段真愛劇本呢。】

李世民本人還沒遇見徐惠妃,自然無從評價。

但是隻聽這個情節就知道這不會是他能乾出來的事。

他趕緊握住身邊妻子的手,表示:“觀音婢於我而言,自是與眾不同,我又怎會從彆人身上尋找你的身影呢。”

長孫皇後自己也明白,這不是自家二郎的做事風格,體貼表示自己又怎會在乎如此區區流言。

再者說了,若真能在自己離世之後遇到一個願意為了二郎而死的女子,她又如何會不欽佩她呢。

【當然,如果說在太宗陛下離世一年之後發現自己身患重病已基本沒有治愈可能所以拒絕喝藥也算殉情的話,那確實令人感動。】

長孫皇後:……

好的,剛剛的欽佩就當她沒說過吧。

而另一個時空的李治也沉默了。

徐家飛黃騰達明明是他下的命令。

怎麼總感覺自己阿耶的這些謠言之中,他出力甚豐呢。

明明徐惠妃跟他阿娘一點也不像啊。

不行,不能如此。

他阿耶的真愛隻能有他阿娘一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