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唐宗其五 你們李唐家人的淚,果然不值……(1 / 2)

【提起唐朝親情, 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想必是玄武門之變。

當然了, 知名度最高的是玄武門1.0, 事實上還有2.0,3.0和4.0。

真是好一派合家團圓,都擱這玄武門搞家庭聚會團建呢。】

唐朝諸位皇帝:……

天幕你收一收語氣裡的幸災樂禍吧。

誰家庭聚會在玄武門舉行啊?

不過每次在玄武門聚會, 是挺熱鬨的。

算了,他們都習慣了。

還沒習慣的李淵則破口大罵。

“秦王!看看你開的好頭!”

李世民也不是很理解, 怎麼都玄武門呢?你們後世之人能不能不要剽竊前人的靈感,換個門行不行啊?

【而關於唐太宗本人的親情組最熱組合, 那必然是話題度爆表的玄武門1.0版的相愛相殺了啊。】

提到玄武門,還親情組合, 李世民心頭劃過了一絲離譜的猜想。

應該不會吧。

不至於如此陰間吧。

但天幕顯然狠狠敲碎了他的美夢。

【沒錯, 那就是千裡情緣一箭牽的絕美兄弟情啊。】

李建成:???

是不是有點太離譜了?

【《資治通鑒》更是誇大其詞, 表明是李元吉先射三箭不中,遂李世民被逼無奈, 引弓射殺李建成,一箭封喉。你看,他都不鳥李元吉誒, 他滿眼都是李建成。

這何嘗不是一種深情呢?】

李世民:???

是指他斬草除根毫不手軟軟禁親爹,乾掉兩位兄弟家十位男丁後嗣的深情嗎?

這種話他自己都編不出來。

算了,被逼謀反什麼的, 還是彆人先發製人自己被迫反擊, 這都是後世人的偏愛啊。

他就全盤收下吧, 隻是……

他不是很想跟自己的親哥組成那什麼相愛相殺的組合。

李元吉有被冒犯到。

不可能,絕不可能。

他的箭術還沒有這麼差。

但是天幕提醒他了,從此之後他進宮都得隨身帶上防備的武器。

李建成則表示, 這樣的在意他敬謝不敏。

【而父子之間,亦滿是深情。

好吧,主要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嘛。

你看李世民登基之後,李淵並沒有被卸磨殺驢,甚至感覺李淵過得更加滋潤了,在大安宮中專心造人,六十歲的高齡還能保底生出兩位皇子,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能力。

你殺我兩個兒子,我就再生兩個,質量守恒定律誠不欺我。】

李淵:……

他沒有這個意思。

這能一樣嗎?

什麼大安宮,什麼深情,這不就是變相的軟禁嗎?

李淵心梗了。

【沒事乾等突厥臣服了還能舉辦舉辦酒宴耀武揚威一下,仗不用自己打,錢不用自己賺,但勝利可以自己炫耀,何其瀟灑。

這簡直就是大唐最舒服的太上皇啊,看看其他太上皇吧,羨慕的都快哭了呢。】

已經是太上皇的李淵表示很困惑。

自己是開國皇帝,肯定是第一個太上皇嗎?

所以他們大唐到底還要出多少個太上皇啊?

不愧是李世民的子孫,學得就是快啊。

活學活用了屬於是。

還有,他其實也沒那麼想辦酒宴。

很累的好不好。

【雖然唐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到一定份上,最多的時候可以六帝同堂,20位登基的皇帝中隻有6位是正常繼位的。

但仔細翻一翻史料,又覺得很離譜,因為唐朝,尤其是初唐的幾位皇帝,竟然還格外感情外露,重視親情,某種程度來說,唐朝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個離譜、荒誕又瑰麗的朝代。】

此言一出,莫說是唐朝之前的皇帝們了,便是連京中的百姓,也都目瞪口呆。

好家夥,六帝同堂?這啥意思啊?

他們貧乏的想象力簡直難以進行合理的猜測。

20位皇帝隻有6個是正常繼位的,這可真是競爭上崗,毫不手軟呢。

【二鳳陛下雖然自己是競聘上崗的,但是對於兒子,那絕對是親情管夠。如果說李淵是因為端水失敗導致奪嫡,那麼唐太宗晚年的奪嫡主要就是因為太宗對於兒子的溺愛。】

李世民:???

所以不隻是謀反,還有奪嫡?

他不太明白,自己擁立承乾之決心還不夠足嗎?如何便會奪嫡?

李建成和李元吉則嗤之以鼻。

嗬,這叫自食惡果。

【譬如魏王李泰,是史書蓋章的“寵冠諸王。”

李泰身體肥胖,二鳳陛下卻隻擔心兒子這麼胖走路該有多辛苦啊,特意允許李泰的轎輦直接到朝所,不必辛苦步行。

咱就是說,還是讓他動動吧,不然儘管後期心情抑鬱,說不定還能多活兩年呢。】

李世民暗自嘀咕道,自己分明在看完上一次天幕之後便開始讓皇子們運動起來了。

但是,也不能一蹴而就嘛。

看他們這麼辛苦,做阿耶的,當然會心疼啊。

【非但如此,二鳳陛下一開心就喜歡賞賜魏王,經常賜泰物萬段,遠超太子所得。而聽到官員的諫言之後,我們的小機靈鬼二鳳如何願意減少賞賜傷了愛子的心呢,那當然是選擇提高太子的待遇,取消了賞賜太子物品的限製。

雖然他分明之前還告誡過其他諸王,說不願多給你們賞賜,是怕你們驕奢淫逸。】

看到旁邊觀音婢明顯不支持的表情,李世民悄悄後退了一步。

咳,這個嘛,肯定是因為他們生母早逝,自己想要補償。

嗯,定然是如此。

趁著長孫皇後還沒有說話,李世民率先表示:“我之後一定注意。”

至於是不是真的注意,到時候再說吧。

【李泰如此,對於從小長於他膝下的晉王更不必說。

分明前車之鑒就在眼前,在李承乾被廢之後,唐太宗原本想改立李泰,群臣趕緊進諫表示,那快讓晉王去該去的地方吧。

可二鳳陛下聞言,涕泗橫流,表示,我不能。】

貞觀群臣有點麻了。

雖然他們早就已經對自家陛下對於孩子的溺愛有所猜想,但沒想到隨著年歲日久,這症狀怎麼還越來越嚴重了呢?

主要是,好像靠進諫也是管用,但不多。

李世民卻心思敏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