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盜墓與考古【三】 一位勇士豐功至偉。……(1 / 2)

【當然, 雖然這些墓葬屢經盜掘,但並不等同於失去了考古價值。

因為盜墓賊眼中,隻看得到絢爛的金銀珠寶, 可對於當代考古學來說,金銀珠寶是最不值得一提的東西。

畢竟你一塊金子在博物館陳列也是陳列,一麵金牆擺在博物館也隻能砌牆,除了亮瞎遊客的眼之外, 並沒有任何其他的用途。】

諸位帝王大驚。

考古價值?

你們後世之人為何要到彆人的墓葬裡去考古?

你們禮貌嗎?

劉徹皺了皺眉。

為何天幕後麵那句話說得如此順暢, 莫不是自己見過什麼古代金牆不成?

所以說天幕所在之時代,挖了他們的墓之後,隻陳列不花金銀, 這是什麼習慣。

劉徹表示不理解。

天幕籠罩下的, 可不止視錢財如糞土的王侯將相。

還有京城之中的販夫走卒。

他們聽不懂什麼叫考古,也不明白什麼叫價值,隻聽得那句金銀珠寶是最不值得一提的東西。

他們格外驚詫,什麼?天幕果真是神人也,竟連金銀都看不上眼?

【非要說的話, 那大概就是可以見證一下古代的煉金技術和加工技術。】

曆代帝王:……

天幕倒也不必如此勉強。

他們也不是非要你們笑納自己陵墓之中的金銀珠寶不可。

他們雖錢多,但錢在手裡, 倒也不燙手。

【因而民間那句“考古是白天作業,盜墓是夜裡點燈。”也實在是對於考古學本身的汙蔑。

考古學具有其嚴格的標準,力求最大程度還原曆史本身的模樣,這才是第一手的曆史,猶自帶著漫長曆史的餘溫。

再者說,同一心盯著大型陵墓不放的盜墓相比,考古是個更大範疇的概念,考古的研究對象, 是一切人類活動的遺跡和遺物,不過是因為墓葬出土的文物更多更精美,讓大家忽視了其他的方麵。

事實上,對於墓葬的考古,不過是考古學一個很小的分支罷了。】

始皇帝很震驚。

後世連挖掘古代的遺跡都要給專門設個什麼學官麼?

看來是真的挺閒的,這種不該隻是興趣愛好嗎?

【在這個話語權被西方掌控的今天,在西方人不斷想要縮短中華文化時間的如今,考古的意義,更是遠超曾經的任何時代。

也給予了華夏子民昂首於世界的底氣和勇氣。

聊起曆史,那我們可就不困了。

估摸著要不是有如此宏偉的秦始皇陵和漢代帝陵,說不準西方還能閉著眼睛說咱中國連秦漢都是編的。】

始皇帝與漢武帝:???

他大秦/漢的後代,怎麼這麼憋屈?

什麼西方?

是之前天幕上出現的那張地圖西麵儘頭的那些名字奇怪的國家麼?

要是秦漢是編造的,那他們是什麼?

是話本裡的角色不成?

真是開玩笑。

始皇帝表示,好吧,那就勉強算你們考古有點道理。

但是,還是不能挖他們秦國人的墓啊,他依然表示接受無能。

【殷墟的發掘與商代婦好墓等商代古墓的發掘,踏踏實實將中國的曆史鎖死在商代,並讓我們初步觸碰到了渺遠商代的冰山一角。

而震撼世界的三星堆,更是將時間推向五千年之前,證明了華夏五千年的曆史並不是信口胡說,終於堵上了那些口口聲聲宣稱,中國商代之前無文明的所謂外國專家的嘴。

他們大概沒有想到,中國非但真的有五千年前的文物,還有更加多姿奇幻,與中原習俗完全不同的文化。】

隨著激昂的背景音樂,常柚將秦始皇陵,漢代帝陵以及殷墟、三星堆等圖片一一閃過,最後更是聚焦於三星堆那個震鑠中外的青銅立人。

這畫麵,便是古代的帝王也是沒有見過的。

這是什麼奇怪的雕塑啊?

這真能是商代之前的東西?

怎麼長得跟史書裡說得完全不一樣啊。

而更加敏銳的帝王們則發現,比起這個奇怪的立人,更加震撼的,當屬圖片之中絢爛的打光。

這好似不是燭火吧,如何能亮?

還這般亮?簡直便是不合理。

【當然,考古的意義卻遠不止於此。在那個沒有曆史唯物觀的古代,強行要求每一位史書作者秉持客觀、公正的態度那顯然是強人所難。

更何況,人畢竟不是機器。時至今日,每一位曆史學家寫下的史書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上自己的曆史觀,我們更加無法苛責古人。

且中國大多傳世史書的作者,本人並不是專職史官,本職工作是官員,其寫作目的也並不是為了真實記錄曆史,而是為了服務皇帝。

譬如《資治通鑒》,人家寫來是為了勸諫皇帝的,那當然帶有很多主觀色彩,與真實的曆史多少有些出入。

我們隻能使用多份史料彼此印證,才能勉強還原一個相對真實的曆史原型。】

正在努力編寫《資治通鑒》的司馬光:???

天幕,你當眾拆他的台,不好吧。

那這官家不就知道他寫得也不完全是真的了嗎?

怎麼就不是真的了呢,他明明是按之前的史料寫的好不好,不過是加以褒貶評判,以供官家勉勵而已。

【再者說,古人能接觸到的,不過是更古人的史料而已。他自己也隔著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說實話,可能早就也鬨不明白前朝的曆史了。

尤其是像秦漢這種史料少得簡直要抓狂的時代,至今滿身上下寫滿了四個大字“未解之謎”,反正史料也沒有,真相全靠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