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盜墓與考古【十五】 前人栽樹,後人乘……(1 / 2)

【隨著奴隸製度的建立與貧富差距的拉大, 盜墓便已悄然拉開了帷幕。

在商周之際,陵墓大多是公墓或者是邦墓,完全按照禮法與等級製度進行陵墓的分配, 對其大小規格和陪葬殉葬品都有嚴格的規定。

這殷墟的王陵區便是典型的象征。

但世上沒有不滅的王朝,這樣大規模的墓葬群在王朝覆滅之後,便是盜墓賊最理想的寶庫, 因而殷墟王陵區自然難逃厄運。】

雖然這話說的是商朝, 但後世的每一代帝王都覺得自己平等地被天幕內涵了。

他們的帝陵不也都葬在不遠的地方嗎?

畢竟現如今雖然是沒有什麼邦墓製度了, 但家族墓地總還是有的。

帝陵如此,其他世家大族的陵墓也亦然。

但最顯眼的,還得是他們啊。

權力吧倒不一定掌握在皇帝手裡,但這陵墓的耀眼程度, 倒是舍他們其誰。

【嚴密的禮法更代表著一定的規矩,這簡直就是給盜墓賊提供的盜墓指南。經過考古學家對殷墟王陵盜掘痕跡的勘測,殷墟王陵基本上在第一次被盜掘之時,便已經被盜取了超過90%的財寶。

更為神奇的地方在於,此次盜掘是係統性的盜掘,比後世的每一次都要更深, 且正好將盜坑挖到木槨的頂端,分毫不差。

這正說明盜賊不僅對殷商不同陵墓的深度有所了解, 且對於每一片區域放置的是什麼財寶也了如指掌。

這也是專家大膽推測,第一次盜掘應在商朝滅亡不久之後的理由之一。】

眾帝王:!!!

還好還好,他們早已不是如此了。

除了為他們營建陵墓的工匠和監管大臣, 恐怕不會再有人知道自己陵墓的具體構造了。

設計圖紙燒掉燒掉, 絕不能讓其他人再有知曉的途徑。

【古人自然也不是傻子,看到盜墓情況如此嚴重,便開始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先秦時期,諸位貴族采取題湊方式,大棺疊小棺,槨室也設置數層,外麵再環繞堆上石炭和積石,更有甚者鑄鐵澆灌,妄圖用量取勝。

這當然是失敗了。】

那可不嘛,秦朝之前的陵墓已經被盜掘的七七八八了。

要不然他們大漢為何要在立法中嚴肅表明:“發墓者誅”呢。

可……

劉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可按他原本的預想,也不過是如此罷了。

隻是再埋深一些,將夯土再打結實一些而已。

但到底是泥土,如何不能被挖穿呢?

【秦始皇之時,更是斬山鑿石,下錮三泉,以銅為槨。更以水銀模擬天下百川。

這看似牢不可破,秦始皇陵似乎也是因此逃過一劫。】

劉徹眼前一亮。

其實自從天幕說到秦始皇陵地宮未被盜掘之時,他便已經蠢蠢欲動。

他自然知道秦始皇陵的大致營建方式。

可,可全天下都知道秦始皇陵被項羽盜掘過,不也說三月未曾搬空麼。

【但秦始皇陵亦有其僥幸之處。畢竟項羽的動靜實在太大,自太史公《史記》記載以來,曆朝曆代都堅信秦始皇陵早已被盜掘一空。

畢竟你看那陵墓上的所有配殿,全都被燒光了啊。

誰知道對秦人有切齒之恨的項羽竟然可能最終沒有進入地宮。

於是如今有句笑談,說項羽命令手下盜掘秦始皇陵,三十萬人運送三十多天,結果運來一堆破碎的兵馬俑。】

始皇帝:……

天幕你是真覺得他們這些古人沒長腦子嗎?

誰沒事乾運這些泥製的兵馬俑啊!

雖然那個項羽還是十分罪不可恕,但竟然鹹陽被燒或許還救了自己的地宮一命,讓他倒是有些心情複雜。

但若能大秦江山長久一些,便是陵墓被盜,他竟覺得也並非是無法接受之事。

二世而亡,實在過於心梗。

【畢竟秦始皇陵雖然十分堅固,但就其營建方式而言,應該與尋常的秦漢常見陵墓差距不大。隻能說,有可能是項羽的名聲太過響亮,而盜帝王陵墓畢竟是個力氣活,又極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有旁邊十多個大寶庫等著,又有驕奢的鼎鼎有名的大漢金豬,軍閥們選擇放過秦始皇陵也不是沒有可能。】

被當作寶庫的諸位西漢皇帝們沉默了。

平時隻有秦朝給他們當墊背和材料的份,萬萬沒想到,竟然有一天,自己還有給秦始皇擋槍的一天。

劉邦此時也忍不住吐槽自己一直以來十分欣賞的那位重孫:“做人還是要像乃公一樣低調啊。”

他們漢初是真的很窮啊。

他深刻懷疑,自己的長陵被盜,不會就是托了他那位曾孫的福氣吧。

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大漢的掌上明豬的好不好!

他就不是!

【當然,也有人懷疑當時有可能是從地宮大門進去,所以五花土沒有任何擾動。畢竟隻將陪葬坑盜掘一空但卻獨獨放過了更為價值連城的地宮,這種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做法自然十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東南角超標的汞含量異常確實又似乎證實了秦始皇陵沒有打開。

至於具體如何,還是要等地宮真的打開的那一天才能見分曉了。】

始皇帝:???

說好的他的地宮肯定沒事的呢?

天幕你怎麼還變來變去的。

而且,你都如此說了,你覺得他的地宮還能保住嗎?

大家不都得來盜掘一下試試看?

便是曾經真的能陰差陽錯保住的地宮恐怕也蕩然無存了。

【對於夯築陵墓的泥土,古人們也是玩出花來了。什麼密封性極強的黏稠的可以保護地宮的白膏泥啦,什麼堅固的五花夯土啦,古人可謂是在陵墓選土之上煞費苦心。

甚至經常為了陵墓營建遠隔千裡,將適宜的土拉來。

但正是如此,反而又滋生了盜墓賊的另一項最新發明——洛陽鏟。

通過長而細的洛陽鏟,盜墓者可以探明這下麵是否有與眾不同的陵墓用土,反而助長了盜墓賊盜墓的信心。畢竟若看到五花土,則證明其下必有墓葬。

而若挖到白膏泥,則更是妥妥的大墓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誠不欺我哉。】

這些後世之人怎麼這麼精呐!

他們明明是為了陵墓的堅固和穩定所做的努力竟然反而是為了盜墓賊做了嫁衣裳?

怎會如此!

【除了將陵墓造的堅固一些,爭取小盜必敗,大盜看命之外,越來越狡猾的古人們也開始打起了心理戰。

為了保護自己真正的陵墓,有些豪族便開始為自己興建許多疑塚,爭取讓盜墓賊迷失方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