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戰國篇三 白起其一(1 / 2)

【即便吳起穩坐華夏八大軍神之一的寶座, 但卻沒能成功入選戰國四大名將之列,大概便是因為比起戰國那四位名將,吳起雖然長於兵法謀略, 又擅長馭兵, 但若單單隻論及陣前殺敵,做君王手中那一把所向披靡的戰矛或是手中護佑一國固若金湯的盾牌,吳起還是稍遜一籌。

而戰國四大殺器之首,自然是秦武安君白起無疑。】

吳起:???

天幕你禮貌嗎?他難道不是戰無不勝嗎,怎麼就比起那些後生來自己陣前殺敵就差了一些呢?

不能因為他兵法謀略的閃光點就忽視他的戰績好不好。

他可不服。

而親身經曆過白起打仗方式的六國人紛紛點頭。

沒毛病, 人屠實在是太可怕了,比起那殺神來說,吳起都溫柔了不少呢。

而且,吳起主要是揍那秦國啊!這很重要。

你們都名起,怎麼完全不在一個陣營呢?

【當然, 雖然都是四大名將,白起的含金量顯然要更高一些。因為他不僅是戰國SSR, 更是華夏SSR。

他非但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更與兵仙韓信並稱韓白。

後人還常常將其與衛霍合稱,稱之為韓白衛霍,認為他們的功績足以相比。總之,是個隻要盤點名將,必須帶上的辣個男人。】

被貶為淮陰侯的韓信原本是完全沒有心情收看這什麼所謂神跡的天幕的, 正在家中鬱悶地喝酒。

但縱然身在室內, 他卻還是能將天幕清脆的聲音收入耳中, 自然聽到了那一聲“兵仙”。

他半是自嘲地笑了笑,什麼兵仙,如今諸侯王也做不得, 兵權自也毫無染指的機會。

他竟與樊噲等人不分高下,真是何其可悲。

與韓信處的冷清不同,晚上幾十年的劉徹顯然十分歡欣鼓舞。

“朕就是說,朕的兩位大將軍必定名垂千古。要按朕說,白起與淮陰侯都比不上朕的二位將軍!”

眾臣側目。

陛下,為什麼你看起來比自己被誇還高興。

這種自誇之語要不然還是留給後世人說吧。

還有,白起與韓信的下場還要他們提醒陛下嗎?

當然,與其擔心二位將軍的下場,他們覺得似乎自己的小命更為岌岌可危。

【白起開創了跨時代意義的打法,從此從攻城戰轉向了攻人戰,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原來戰爭還能這麼打?而攻人殲滅戰的打法某種意義上,的確加速了戰國時代的結束。

管理員也曾評價白起:“殲滅戰無出白起之右”。】

攻人戰?什麼叫攻人戰,是他們想象中的那個攻人嗎?

想起天幕方才說,白起一個人便殺了一百多萬人,他們對於攻人戰顯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白起同時代的六國,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怒罵。

這叫什麼眼前一亮,這簡直是眼前一黑,天降橫禍好不好。

【無論白起打法褒貶參半的評價如何,但從效果來看,白起對於秦國而言,那是當之無愧的大功臣。他敏銳地發現了之前連年戰亂的根本原因在於未能消滅他國所有有生力量,於是春風吹又生。

若取攻人之策,則他國再無兵力與秦國抗衡。

而且人頭數又與秦國封侯關係密切,何樂不為呢。

於是自白起之後,其餘六國基本被打殘,秦國徹底傲視六國,一統天下的想法才得以應運而生。】

不愧是虎狼之秦啊。

竟然拿他們的人頭數量做封侯的階梯。

難怪戰場上秦軍如此凶狠。

秦王稷聽天幕如此說,更是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不夠成熟。

若早知對白起威脅和放狠話無用,但是他那曾孫的法子如此有用的話,恐怕如今邯鄲早已收入他的囊中。

更可惡的是,或許從一開始便該聽白起之計,長平之後直取邯鄲,就不該被趙國那陽奉陰違的求和蒙蔽雙眼,致使如今他大秦精銳遭遇慘敗。

【伊闕之戰,白起一戰成名。

麵對來勢洶洶的魏韓及東周聯軍,秦軍人數不到聯軍的一半。

聯軍聲勢浩蕩,扼守崤函,以阻秦東進腳步。

但所謂名將,那沒點以少勝多的戰績怎麼能行,這波優勢在我,白起迎難而上。】

韓國國君:???

明明是你們秦國趁著他們韓魏同年喪君,國政不穩,先不要臉地攻打了他們韓國的新城,他們韓國是被迫反擊好不好。

你們不能因為他們人數多就覺得是他們仗勢欺人啊。

畢竟他韓國是小國,憑一己之力怎麼抗衡秦國。

他隻是想要收複失地!

再說了,打秦哪有不從崤函開始打的呀,他們是正常策略。

【秦王稷十四年,白起先率軍打敗吉祥物——紙糊的東周軍,而後與韓魏兩國軍隊對峙伊闕。】

勉強被分了一方天幕的周赧王沉默了。

雖然他周天子確實已無任何實權,隻能分分胙肉被迫封諸侯為王這樣,但到底還有點周天子的名分在,直接說他東周軍事吉祥物,是紙糊的,是不是有點太不禮貌了?

天子權威何在。

好吧,自他登臨天子位後,也確實從沒體驗過天子權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