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白起沒有選擇迂回, 在仔細分析了形勢之後,白起斷然選擇直搗黃龍,直接拿下楚國的統治中心, 重創楚國。
於是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楚國國都郢與彆都鄢。
當然了,作為名垂千古的神將,不懂點激勵人心的法子是不可能的。
數萬秦軍乘船南下,過江之後白起下令燒船拆橋, 自斷後路,決一死戰, 誓要為秦國拿下楚國。
因此楚軍雖在本土作戰,其決心與士氣卻反而落了下乘, 秦軍一路勢如破竹, 直接打到彆都鄢城之下。】
楚國曆代先君人已經麻了。
他們赫赫威名的楚軍什麼時候這麼不堪一擊了。
這可是在家門口啊,你們就這麼放任敵軍如入無人之境嗎?
那可是彆都,彆都!
彆都要是也讓人長驅直入,那他們楚國的臉都給你們這些後世的敗家子給丟儘了。
再者說, 鄢城旁邊可就是楚國國都郢都啊。
【但楚軍早已在鄢城重兵布防, 誓要於此阻攔秦軍腳步,守衛郢都。秦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寸步難進。
加之這是長途作戰, 秦軍後繼乏力,局勢並不樂觀。】
楚國先君們鬆了口氣,所以雖然叫什麼鄢郢之戰, 一定是因為在此打的戰役吧。
鄢郢地勢高敞, 又堅固無比,隻要楚軍士氣凝結,想來定能退敵。
而已經退居陳地, 喪失大半國土的楚頃襄王若是知道先祖們的想法,大概要兩眼淚汪汪。
白起他,太變態了啊。
【所謂神將,便是能打彆人不能打之戰,成就旁人難以企及之戰功,擁有野獸般敏銳的直覺和判斷力,而白起是當之無愧的秦國戰神。
麵對如此情形,白起沒有盲目進攻,而是仔細觀察鄢地地形,發現夷水自西而東的流向,想起了那場致使三家分晉,開創群雄逐鹿場麵的晉陽之戰。白起打算效仿一番,采取水攻法。
於是築堤修渠,夷水自城西灌入城東,鄢城成為戰國威尼斯。
駐紮在鄢城的守軍與百姓葬身於洪水滔天之中,傷亡數十萬。】
處於秦昭襄王之前時空的曆代國君聽得一愣一愣的。
水攻是何意他們大抵是明白了,這個三家分晉嘛,有人明白有人迷惑,但問題不大。
但是這個什麼威尼斯又是何物?他們是真的沒聽明白。
這水攻之法到底是哪個沒良心的將士想出來的損招啊。
人力如何能與洪水相抗衡?
【鄢城被破,秦軍直指楚國國都郢。但白起不急不躁,先截斷郢都四周,使郢都成為一座孤城。
秦王稷二十九年,楚國國都郢的大門向白起敞開,秦軍燒毀楚國先王陵寢與宗廟,楚王狼狽遷都至陳地,秦國拆遷隊正式成立,白起是第一任隊長。】
六國國君:???
知道你們虎狼之秦最後一統天下把他們六國給滅了,迫使遷都什麼的都是小事,拆遷隊就不禮貌了吧。
還第一任隊長,之後他們到底還有幾任隊長啊。
害怕且瑟瑟發抖。
楚悼王這才知道,原來人生前身後事還能如此“多姿”。
他原本以為自己的屍身被射成刺蝟已經可以算是倒黴至極,沒想到這才過去多少年啊,他的陵寢還要再遭受如此大火。
但想起上一次天幕所說,秦都鹹陽沒多少年也被燒了,他稍稍寬解一二。
這就叫一報還一報。
【至此,楚國愈發一落千丈。
沃野千裡的楚國糧倉巫郡與黔中郡悉數成為秦國國土,成為了秦國的南郡,郢都正式成為南郡的首府。在春申君的調節下,秦楚休戰。
鄢郢之戰,白起獲封武安君,諸侯側目。】
諸侯表示,他們可不是在那殺神獲封武安君的時候才側目的。
早在那伊闕之戰中,他們就已經被白起震撼了。
畢竟那可是二十四萬顆人頭啊。
【鄢郢之戰,白起從此擁有了入選武廟的資本,也留下了許多文化遺產。】
這下彆說是六國國君了,連安坐在秦都鹹陽的秦王稷都忍不住一臉茫然。
什麼文化遺產?
【譬如正是因為鄢郢的獨特與重要性,讓對楚國滿懷熱忱的屈子從此心灰意冷,自沉於汨羅江,流傳千古的端午節正是由此而來。
白起和秦昭襄王,是端午節最大的幕後BOSS。】
白起:……
這種事應該大抵不算什麼好名聲吧,大可不必反複提及。
算了,好名聲這種事情怎麼能落到他的身上呢。
開疆拓土才是將士的本分。
【而那在鄢城外修築的長渠,開發開發還能用,在接下來上任官員的治理之下,這道長渠被發展成為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溉田數千頃,宜城因此成為有名的魚米之鄉,這道長渠,從此得名白起渠。】
剛在陳地安頓下來的楚頃襄王聽到天幕如此說,簡直是怒不可遏。
待他休整一番,一定要奪回楚國失地!
最重要的,是要把那什麼鄢城外的長渠給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