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死亡的意義是深遠的。第一點當然是剛才所說, 李牧死而趙國亡,李牧的死亡正式吹響了六國滅亡戰的號角,啊不對,現在是五國了。】
韓王安表示很汰。
知道他韓國是被沒有準備“順手”滅的了, 但實在沒必要時時刻刻在能夠提醒他的時候再提醒一次。
說的好像他事先準備了就能不被擄到鹹陽去似的。
【此外, 李牧死後, 秦忙於到處吞並六國, 其他國家也要應付秦的不斷進攻與蠶食,無暇將視線放遠,當然了, 深刻懷疑可能他們也沒這戰略眼光。
因此, 本已遠遁的匈奴他經過了十餘年的休養生息又回來啦。
於是秦始皇登基後不久,便開始著手防備匈奴,可以說匈奴是秦漢外患的主旋律。
因此, 像李牧這種,打匈奴砍瓜切菜的將領自然成為了秦漢,尤其是漢初皇帝那從未謀麵的白月光。】
李牧:???
雖然但是,是不是有哪裡不對勁。
不過自從聽到自己嘔心瀝血卻得到如此下場,李牧的心頭並非毫無猶豫。
如果能繼續打匈奴, 當然是他最期待的。
畢竟還是跟外族人乾架, 比較暢快淋漓嘛。
【受匈奴大小規模侵擾次數最多的漢文帝看著即將打進甘泉的匈奴烽煙,忍不住深情感慨:“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 吾豈憂匈奴哉!”
漢文帝的眼光不可謂不精準,畢竟李牧打贏匈奴的時候, 趙國也沒什麼錢嘛,讓馬兒打匈奴,還可以少吃草, 這買賣,漢文帝自然垂涎三尺。】
劉恒:……
看著周圍臣子越發不對勁的視線,劉恒表示自己想打人。
你說趙國摳門遲遲不給李牧封侯是小氣摳門就算了。
他大漢,雖然窮,但是不摳啊。
你看看你們的俸祿,他什麼時候克扣過嘛。
武將封不了侯那是打不動嘛。
又不是他摳門。
秦王政則嗤之以鼻。
什麼漢文帝,給他靠邊站。
李牧真要另投他國,他秦國才是不二選擇。
滅了趙國,要不了幾年,六國必亡,李牧立馬就能走馬上任,戍守雁門郡。
他肯定比趙王大方,想要多少兵馬給多少。
他大秦最不缺的,就是鐵血悍將。
【看了這麼多戰國BE組,他來了他終於來了,我們政哥帶著他的大秦創業開發公司向我們走來了。作為他麾下的,與李牧同時期並且同時位居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正是將軍完美HE結局的通關者。
莫說是前者如此完美通關者寥寥,甚至可以直白點說就沒有,最好的結局也得是回家種田。便是往後數數幾千年,能得如此圓滿的名將也是屈指可數。】
大秦創業開發公司?
秦王政聽了這一長串,除了大秦創業其他是完全不知道剩下的字是為了什麼組合在一起的。
你們後世人是語言體係進行了什麼奇怪的變革嗎?怎麼字都認識,卻完全理解不了呢。
不要瞎給他們大秦改名字啊喂。
而聽到這個後世也是屈指可數,各大帝王無論是有忌憚的還是沒忌憚的,趕緊第一時間安撫自己的將領們,沒有啊,朕可是一定會信任將軍的。
宋朝除外。
沒事,反正武將也被Pua習慣了,問題不大。
【王翦生前功績等身,除了被內史騰順手滅掉的韓國,其他五國悉數滅於王翦王賁父子二人之手,可謂是秦開國第一功臣。
但最重要的是我大秦公司的CEO政哥那極具人文氣質的死後關懷。
王翦死後,秦始皇親為其扶靈,是對這個帝國元勳至高無上的尊重。王翦生前身後,都可謂得到了帝王的優待與信任。】
嘶……
怎麼辦,牙齒有點開始酸了呢。
說好的秦始皇是暴君呢,怎麼連戰功赫赫的大將軍都沒殺一個呢,簡直不合理嘛。
秦王稷算是知道為什麼天幕之前要拿他曾孫的事情來諷刺他了。
畢竟戰國四大名將,他秦國占倆,嗯,對比也很有些慘烈呢。
但他拒不承認,這是他的問題。
【而具有如此殺伐果斷思路清晰的項目負責人,大秦公司似乎是社畜,尤其是將領社畜的最佳擇業地點。畢竟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加班問題,可是咱政哥出手闊綽嘛,隻要才華夠,績效那是給你拉滿的。
所以大秦創業公司,入股不虧。哎,政哥,打錢,此處是個招聘廣告位。】
常柚不過是調節氣氛的調侃。
然則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雖然沒明白什麼CEO,什麼項目負責人,還有社畜都是些什麼,但中心意思,秦王政還是意會了。
是了,雖然他秦國內部的鬥爭十分嚴酷,畢竟手底下都是六國最精英的士人,可自從他上位以來,不知道是不是竹簡太多了,大家都消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