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是前麵韓信的神勇給了咱邦子哥不屬於自己的自信, 總之,劉邦大軍進駐彭城,飲酒高歌, 搞Party很是在行, 還沒打仗, 已有驕兵之相。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說壞了劉邦,其實劉邦還是有所部署的, 在東北方重兵布防, 自以為成竹在胸,絕無敗仗可能,因此才會如此暢快地飲酒。
但連名將守門員章邯都因為當世這兩顆過於耀眼的將星而格外黯淡, 何況是比起軍事, 更長於政治, 軍事才能還要在章邯之下的劉邦呢。
再加上奇襲野戰, 本就是項羽的專長, 於是, 項羽率精兵三萬,繞過布防嚴密的東北方,從背後奇襲彭城, 聯軍被殺了個對穿, 人仰馬翻。】
劉邦真的很好奇,乃公的形象在你們後世人眼裡到底是什麼樣的。
他看起來就這麼像個酒色之徒嗎?真的會有人這麼沒腦子,在知道了項羽天下獨步的軍事才能的情況之下,毫不設防,在那飲酒高歌吧。
雖然有六十萬大軍,那也不行啊。
他戰前自以為部署還是十分得當的, 是那項羽不按套路出牌!
【聯軍被突如其來的精銳楚軍殺了個措手不及,軍陣潰敗,死傷二十餘萬,據說,睢水之中,堆滿了落水的聯軍將士,睢水為之幾乎斷流,可見當時情狀之慘烈。
劉邦本人也被追殺,憑借大漢車神,哦,這個是褒義的車神——夏侯嬰的高超車技之下,劉邦終於僥幸得以逃脫。
正是在這一段旅途之上,傳出了劉邦屢次想將兒女踹下車的“佳話”。
這一段故事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但即便是真實的,也並不能完全拿來作為攻擊劉邦毫無親情的武器。
當時劉邦的家眷作為項羽手中的人質在楚地,劉邦大敗之後,倉皇逃竄,卻在突圍之後專程趕赴沛縣,就是為了接出自己的家人。
隻能說,有情了,但沒完全有情。不愧是高祖劉邦。】
劉邦:???
怎麼關於乃公的傳言都是這些東西啊。
雖然他在項羽麵前自然要表現得對於人質毫不在意,但他並非毫不顧念親情之人。
彆以為乃公聽不懂你的內涵。
什麼有情了但沒完全有情,還不是在嘲諷乃公!
但是對於對自家陛下做派十分了解的各位漢初大臣,麵對這一調侃,他們早已淡定視之,這有什麼的。
他們反而對於天幕對夏侯嬰的評價更為感興趣。
車神?
神聽起來便是一個非常高級的誇讚,夏侯嬰駕車技術高超這是毫無疑問的,也因此屢次救駕於危難之時,大家有目共睹。
隻是怎麼還有褒義的車神,莫非還有貶義的車神?
【彭城之戰絕對是劉邦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敗,從此之後,直接打滅了劉邦正麵對陣項羽的全部自信,當然也確實是打不過。
但彭城之戰最讓後人津津樂道的,那當然還得是得我們信寶的俗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千百年來,膾炙人口,是我漢大將軍韓信政治情商的專業體現。
雖然很少有人記得韓信最後的那句找補,“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所以我信寶才不是政治上的胚胎!好歹是個政治上的嬰兒嘛。】
韓信雖然沒懂胚胎是什麼意思,但是那個政治上的嬰兒他可是聽得確鑿無疑。
難道前半句是說那些後世之人認為他在政務之上,連個嬰兒都不如?
看不起誰呢?他可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將軍!怎麼會比不過嬰兒!
再說了,當時他不過是坦言相告,實話實說而已嘛。
看看彭城當時的混亂,明顯就是因為陛下勝任不了六十萬大軍那樣的場麵。
大軍軍令難通,攻城的攻城,撤退的撤退,綿延上百裡,不被項羽殺穿才怪呢。
漢初其他的人精看向韓信的視線不能說是十分慈祥,隻能說格外憐愛。
怎麼辦,竟然覺得天幕這句話很有些貼切呢。
【但我相信韓信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六十萬大軍,那確實超出了劉邦能帶領的極限。
在華夏五千年的征程之中,在古代戰場那種通訊全靠旗幟指揮,補給全靠人畜運輸,大部隊主要是步兵壓陣的情況之下,能統帥六十萬大軍而能取勝者,都在武廟裡穩坐釣魚台,當了上千年的隔壁同事了。
秦漢之際便隻有兩位,一位是王翦,一位是韓信本人。
所以信哥,不是邦子太菜,是你太優越啊。】
邦子說誰呢?
劉邦震驚。
他為了承皇帝大業而專門為自己改的,定國安邦的好名字,怎麼被天幕換了個稱呼,叫起來這麼奇怪啊。
通過彭城之戰,他當然知道自己帶不了六十萬大軍,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對於自己三尺劍取天下的軍事上的自信。
但韓信確實是個軍事天才,好不容易讓人安生困於長安,那當然還是想聽聽韓信親口的表揚,讓自己被誇讚一下。
誰知道這麼多年過去了,韓信一點都沒變,還是那個隻會說大實話的韓信。
關鍵後世這麼一傳,誰還記得他能統率十萬大軍的輝煌戰績啊!
【要這麼想想,好歹劉邦還能統領十萬大軍呢是吧,來自兵仙本人的認可。
但情商這種東西吧,就真的是說不好。
漢大將軍那絕對是個最對比鮮明的存在,全方位的。
看看隔壁曾孫代吧,豬豬搞不好連率領兩萬人都夠嗆,但你看衛青會當麵這麼吐槽豬豬的統軍能力嗎?連小霍都不會,最多就是少言不泄不說話罷了。】
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