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宋朝篇一 唐宋轉折(2 / 2)

【而且,吐蕃的興起,雖然與唐朝的決策和內政息息相關,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其實吐蕃的崛起也是有其客觀和科學的理論依據的。

縱觀整個隋唐時期,亞洲板塊正處於又一個氣候溫和的時期,所以高原之上氣候較之先前,也更加溫暖,這對於高原人口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都是大為裨益的。

再加之青藏高原那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的地形,青藏高原趁中原稍稍虛弱之機發展出一個可以與之抗衡的強盛國家,幾乎是絕大概率的事件,隻不過,這個國家正好是吐蕃罷了。】

現在外患已經完全不是李世民的關注重點了。

畢竟吐蕃嘛,隨手收拾一下就大功告成了。

什麼科學客觀,不需要。

在他大唐的鐵騎之下,吐蕃又如何能安然無恙呢。

還得是大唐要自身得以興盛,震懾住周邊國家才是正理。

可偏偏那個禍害了他大唐的後世子孫,他鞭長莫及。

非除之難以解他心頭之恨。

【再說了,唐朝再怎麼國內混亂,藩鎮宦官齊上陣,但人家自己解決了自己的宿敵並且最終死在了自己人手裡。接下來向我們走來的宋朝那令人熱淚盈眶的“武功”才是真的讓人倍感窒息。】

李世民:……

其實他覺得這什麼藩鎮,什麼宦官,聽起來也挺讓人窒息的。

他並不覺得這麼不體麵地死在自己人手裡是多麼光榮的事情。

宋朝之後的王朝緩緩打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沒有不禮貌的意思哦,宋朝還有武功呐?

【宋朝,實在也是一個神奇的朝代。在中華曆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這麼神奇的朝代。

你要說他是一統王朝吧,好像也勉強算是?至少在現今的絕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五代之後的下一個朝代應該是宋朝。

畢竟宋朝以其超乎尋常的文字戰鬥力成功讓國人洗腦,最終在朝代歌中占據了大一統王朝的地位。

但是你要說他是割據勢力吧,好像也挺對的。反正每次專家盤點曆代割據勢力的時候,宋朝絕對榜上有名。

曆史學家王曾瑜先生就曾說過,其實宋朝時期是中國曆史上又一個分裂的南北朝。這就很難評。】

北宋人聞言差點炸了,你們怎麼能這麼說我們大宋?

他們大宋的國土不比那什麼南北朝時期的國家國土麵積大多了?

不聽不聽,都是你們的偏見!

他們這就要再寫一篇策文狠狠罵上一罵。

【除此之外,宋朝之奇特之處在於,周邊國家並非毫無對中原文化的認同,人家不認同的,隻是割據的宋而已。在同一時代的其他國家,都稱宋,尤其是南宋為蠻子國家。

遼國甚至以“中華正統”自居。俗話說得好嘛,大漢正統在遼國。

畢竟什麼思慕漢高帝之功業,故而讓皇族耶律氏又稱劉氏,讓後族候選人的那些氏族比照蕭相國,又稱蕭氏。於是終遼一朝,遼國皇後都是蕭皇後嘛。】

漢朝君王已經麻了。

無所謂了,反正他大漢正統在的地方多了去了,都能在匈奴了,怎麼不能在這個遼國了呢?

反正跟他們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了,他們自然就看熱鬨不嫌事大咯。

但是……

這個什麼遼國的君王,為什麼要給自己的皇後取氏為蕭啊?

你思慕漢高帝,那不該取皇後姓氏為呂嗎?

他大漢好像也沒有姓蕭的皇後啊?

太令人迷惑了。

蕭何沒想到,怎麼連他也被這後世的正統問題給牽連了呢?

他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漢開國丞相而已,他不想涉足如此深奧的問題,不要帶他一起玩,謝謝。

【關鍵彆人還真的信啊。非但西域國家奉遼國為正統,俄語,希臘語甚至於中古英語之中對於中國的稱呼,都是契丹的發音。

時至今日,俄語仍舊稱中國為契丹。

甚至於還被後世之人戲稱為“大慫”,“大送”,能得後世之人如此改名之殊榮的王朝,宋朝的確是第一個。】

放屁!什麼中華正統的遼國。

中華正統分明就是他大宋的。

到底讀沒讀過書啊。難道是他們的論經成果還不夠斐然嗎?遼國蠻夷沒有文化,其他人也沒有文化嗎?蠻夷不懂就算了,怎麼連後世之人也跟著湊熱鬨呢?

【關於宋朝的武將問題,用一個詞來說,那可能就是矯枉過正吧。畢竟五代十國時期,基本上每一次滅國都是因為武將篡政,再外帶宋朝本朝開國皇帝自己就是武將篡權來的皇位,自然要加以防範。

好死不死的,宋朝第二個皇帝也不是正常繼位的,可以說,宋朝的問題,從源頭就注定了是一場悲劇。】

趙匡胤:!!!

危!

他也被人謀殺了?什麼叫宋朝第二個皇帝“也”不是正常即位的?

誰篡奪了他的江山?沒道理啊,難道他的江山沒有成功傳給自己的兒子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