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宋朝篇七 嶽飛四(1 / 2)

【宋高宗狼狽地先行逃往杭州, 再逃向昔年六國故都的建康,而原本奉命死守開封的杜充深覺自己實在太危險了,於是無詔也決定南撤, 以勤王為幌子, 決定前往建康。

時年六月,剛剛回師的嶽飛就收到了杜充南撤的命令。

嶽飛當然拚死上言, 表示,中原之地尺寸不可棄, 一旦金國占領, 他日便要付出數十萬將士的生命才能奪回。

可是杜充堅持南撤, 嶽飛隻好聽從了他的命令。

次年二月, 開封陷落於金兵之手。】

孫權看著天幕放出來的地圖, 這建康不就是他的建業嗎?

你們後世之國家怎麼回事,沒有出息的國家有一個算一個,怎麼都要到他的建業來?

晦氣。

李世民:???

這個什麼杜充, 要不要聽聽自己在想什麼東西?

你守的可是你們宋朝的國都啊,是國都!

作為一個將領, 竟然還會覺得太危險了, 所以自己也先撤了吧, 當真是可笑至極。

算了, 皇帝都如此軟弱沒有擔當, 還在指望誰替他奮勇當先呢。

隻不過,你們宋朝不是標榜自己重文輕武嗎?有了如此借口,不把臨陣脫逃的杜充斬了他都看不起你之前的忌憚行為。

【趙構對杜充放棄北方疆域的行為不說感到憤懣,甚至可以說十分高興,深覺自己的安全又得了一重保障,於是下令讓杜充去負責長江防務, 升其為右相。

自己趕緊逃回離長江遠上一些的杭州,另派使者前往金營奉上了乞和的《致元帥書》,其間門用詞卑躬屈膝,隻願金國可以高抬貴手。

兀術要的就是你趙構,在如此大好的形勢之下又怎麼可能放棄呢。他金朝的終極目標就是生擒趙構,當然,死擒也不是不能湊活。

看到你宋朝如此沒有鬥誌,他們就放心了。於是金朝決定一鼓作氣,滅亡南宋。於是一舉攻破長江防線,直往杭州而去。】

這下彆說是其他朝代的皇帝了,便是連宋朝的趙匡胤也實在是坐不住了。

杜充都這麼害怕金兵呢,你還讓他去布防長江?

這是嫌棄死得還不夠快嗎?

簡直是要把人氣死的節奏。

尤其是,這還是他宋朝的皇帝!

想到自己可以收聽天幕,更不知道還有多少其他朝代的皇帝可以收聽到這個天幕,這豈不是公開處刑?

這下好了,曆朝曆代都知道自家出了這麼多個不肖子孫。

麻了,支持金朝死擒趙構,這子孫是一個也不想要了。

【至於那負責長江防務的杜充嘛,那自然是嶽飛也完全帶不動的上司,在屢次督促杜充出師,甚至痛哭流涕,卻也無濟於事。杜充可以說是眼睜睜看著金朝渡過了長江,這才慌忙讓嶽飛等人前往馬家渡抗敵。

嗯,一個戰死,一個不戰而逃。嶽飛又又又一次成為了後繼無援的孤軍,隻好退守鐘山。

杜充呢,他直接又棄了建康,不久之後投降金國,建康淪陷。】

李世民:……

今天他可真是開了眼了。

你們宋朝的君臣可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啊。

其他七位名將忍不住深深深深吸了一口氣。

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感慨萬千,嶽飛他也太難了吧。

易地而處,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自處。

也不對,自家君王怎麼會乾出趙構那樣的荒唐事呢,那是一個皇帝能乾出來的破事嗎?

再說了,他們可從來都是主將呢。

嶽飛本人對這段無能為力的往事接受程度還算良好,至少從臉上難以窺見什麼端倪。

無他,唯熟練耳。

·【但是自從馬家渡之戰之後,嶽飛便已然決定脫離杜充,自己在後方轉戰。正是在這段時間門,嶽家軍初步建立起來,成為了不同於平素強盜一般的宋軍行徑的一股清流。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軍紀嚴明的嶽家軍在民間門飽受愛戴。

當時宜興正屢遭騷擾,於是縣令便邀請嶽飛前來宜興駐紮,並且自發提供嶽家軍的軍糧,表示,縣糧倉之糧草,可供嶽家軍食用十年。

你問問什麼堂堂一個縣令,且宜興離杭州這麼近他卻寧可來找嶽飛也不去上奏宋高宗請求官府出麵啊?

那不人家宋高宗此刻為了逃難,還在海上飄著呢嘛。

再說了,趙構能有嶽飛靠譜?開什麼國際玩笑呢。】

嶽飛:……

天幕是一點顏麵也不給官家留啊。

都不用進宮,他就已經能猜到此刻官家臉上大概是個怎麼樣的青紅交加的場麵了。

畢竟堂堂一個皇帝,怎麼會願意讓人一直提起自己那段狼狽的逃難旅程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