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宋朝篇八 嶽飛五(2 / 2)

但伊洛與蔡州之地還是悉數歸於南宋。

明明是朝廷非要讓嶽飛去打仗,打著打著又不善後了,看看嶽家軍這熟練的姿勢,你大慫永遠可以刷新所有人的底線啊。】

如始皇帝、劉徹與李世民之流早已看得通透。

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還能是為了什麼,恐怕背地裡又想搞點什麼有的沒的了唄。

他們對於這種政治伎倆,雖然自己不屑,但是也已足夠熟悉。

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大送啊。

【當然,趙構如此自然並非是毫無緣由的,嶽家軍的三次北伐均取得勝利,此刻宋金之戰的前方形勢已然是金朝扶持的偽齊政權大為不利。

宋高宗頓時覺得自己擁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格。

沒錯,宋高宗又開始動起了與金國和談的心思了。

正好,金國那邊傳來消息,說去年四月宋徽宗死於金國,宋高宗得此千載難逢的好台階,立馬借著台階就下了,以為徽宗奔喪迎回棺梓為借口,派使臣赴金求和。】

什麼?那宋徽宗竟然還活到了這麼多年之後?

這真的合理嗎?

這種禍害怎麼沒讓他短命夭折呢,還順便給了另一個禍害借口?

真是活著死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啊。

嶽飛:???

偽齊土崩瓦解,不正應該趁機奪回中原,與金國南北對峙嗎?

緣何在這個節骨眼上和談?

【嶽飛與韓世忠對於向金國和談之事都極力反對,韓世忠接連上書十餘次,都被趙構置之不理。

金國也算是爽快,除了歲貢之外,隻要宋朝皇帝跪拜金使,奉表稱臣就可以啦。

宋高宗這個時候當然很會賣慘了,冠冕堂皇地表示,若能為天下安定計,我委屈一下自己也不算什麼。

不知道的還以為之前的北伐全都是嶽飛打輸了,金兵已經兵臨臨安城下了呢。】

趙構已經被天幕氣得渾身發抖。

區區後世之人懂什麼叫形勢不成?

既然他大宋不能一舉攻破金國,那何必屢屢與之大動乾戈,不如和談,方能保全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形勢。

難道就沒有看到之前金兵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的強悍嗎?

建炎年間的海上漂泊的事情,他是再也不想經曆了。

收聽到天幕的宋朝百姓:???

天下沒有這個安定的需求,他們也沒想和談啊!

你皇帝自己想要享受榮華富貴,畏金如虎,不要扯上他們當擋箭牌!

【除了武將,文官之中也並非全是毫無骨氣卑微求和之徒,譬如胡銓,便言語激烈,直斥高宗:“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國大仇而不報。”並且堅決要求立斬秦檜。

結果嘛,自然是被一針見血罵出本色的宋高宗與秦檜氣急敗壞地貶謫到嶺南去了。

宋高宗排除一切爭議向著金朝爸爸狂奔而去,不了解的還以為那歲供是金朝每年賞賜給宋朝的呢。

宋高宗以為徽宗守喪,讓秦檜代為向金使行跪拜大禮,接受了金朝的詔書,並且奉表稱臣。

“臣構言”從此橫空出世。】

宋之後的皇帝對於宋高宗等人是個什麼德行已經十分了然了,因此並不覺得有如何震驚。

前朝皇帝們卻顯然沒有這麼淡定了。

什麼?還真的稱臣了?

他泱泱華夏,還出了此等向蠻夷稱臣的君王?當真是可笑至極。

從來隻有外族使臣千裡迢迢趕赴都城覲見天子的份,還從沒見過這種奇觀呢。

【當然,在滑跪的麵前,我們要永遠相信宋朝皇帝的速度。除了這個“臣構言”之外,其實宋欽宗滑跪的速度也很快,趙構不過是頗有乃兄之風而已。

當日除了派遣質子去金營之外,金朝也要求宋欽宗向金朝表示忠誠,宋欽宗立馬書信一封,已然稱金太宗為“伯大金皇帝”了。

當然,宋朝皇帝能夠滑跪的如此毫無負擔,很可能也是因為前麵有一個遼國好兒子的石敬瑭為他們打樣,那叫一個父慈子孝,除了奉上燕雲十六州之外,還日日稱臣。

後來遼太宗都為其孝心感動,特許其自稱“兒皇帝”即可。

有了石敬瑭珠玉在前,很大概率提升了後人對於宋朝皇帝的寬容度,當然,也極大概率地降低了宋朝皇帝的下限。】

沒錯,都是石敬瑭的問題。

若非那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送給遼國,他大宋何以如此受製於人。

若能聽到宋朝皇帝的心聲,其他朝代的皇帝大概要滿頭問號了。

自己沒用就說自己沒用。

合著他們的燕雲十六州是天上掉下來的對嗎?

誰還不是憑本事打下來的。

【嶽飛對於此次和議的達成自然如鯁在喉,先是打算將計就計,親自跟隨使臣前往金國一探虛實,自然被宋高宗拒絕了,而後嶽飛心灰意冷,辭去軍職。

自然也不被允許。

出使金朝的使臣王倫暗中打探到消息,完顏宗弼等人要發動政變,推翻和議,立馬快馬加鞭將消息傳至宋朝,建議宋高宗立馬派嶽飛等人戍守河南與陝西等地,避免一場鬨劇下來萬事皆空。

金國好兒子的完顏構自然不信,說不定還在心裡認為這是王倫在挑撥自己與金國之間的關係呢。】

完顏構!!!

還說他是金國好兒子?

天幕你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一點?

但是其他皇帝哈哈大笑。

原來之前所說的完顏構是這個意思啊。

果然十分貼切。

後人有些外號還真是惟妙惟肖,十分貼合實情。

但是像什麼豬豬之流,那就毫無必要了吧。

【等宋使到達金廷之時,政變已經宣告成功。

完顏宗弼已然率軍攻宋,一月之內,河南陝西之地又悉數歸於金朝。

宋高宗的臉那叫一個啪啪作響,緊急之下,隻好趕緊派出嶽飛等人前往反擊。

這是嶽飛的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時年為紹興九年。

而這一次的北伐則徹底無疑地顯露出嶽飛當之無愧的軍神能力,狠狠挫敗了金軍最引以為傲的優勢,打垮了他們的自信。】

最後一次北伐?

聽起來好像戰果斐然的樣子。

尤其是什麼打垮了自信。

這聽起來不就跟先前天幕誇讚去病時的說法一模一樣嗎?

但是劉徹可完全不敢樂觀呢。

畢竟都完顏構了,這就很難評。

畢竟他大漢可是最後成功讓匈奴人姓了劉的,看起來宋朝可沒這個本事呢。

霍去病:???

陛下你這麼快就接受那個劉淵了?

是不是有點突然?

果然永遠可以相信的,是他們家陛下永無止儘的下限。

但是嶽飛的眼前卻突然一亮。

他可從來沒有放鬆過對於嶽家軍的訓練,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看準這麼一個機會,一舉奪回中原。

他對於自己手下已然訓練有素的嶽家軍的戰鬥力非常有自信,即便是天幕不說,他也絕不認為對於嶽家軍而言,金軍是什麼強不可摧的悍旅。

隻要官家給他北伐之機,他定能一舉收複中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