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太宗上位計【十六】 靖難之役——風係……(2 / 2)

朱元璋臉色一沉。

難道明成祖造的不是標兒的反?

朱元璋心頭那絲不祥的預感越發清晰。

朱棣:……

謝謝你,天幕,因為有你,讓原本進程就不夠順利的天命之說更加雪上加霜了呢。

這下好了,聽過天幕的都知道那是他吹的了!

【有些時候真的得感慨,回旋鏢鏢鏢致命這話不是開玩笑的。明成祖為了鼓吹自己得位之正,也為了強調自己是天命之子,於是上位之後對於靖難之役的過程瘋狂貼金。

什麼三次關鍵戰役都靠大風而取勝。

在行至絕境之時,原本晴朗的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因而能夠反敗為勝之類雲雲。

托這些堪稱是神話的福,於是大家對於這一場靖難之役最深刻的印象就變成了——風係魔法師judy的秀場。

行吧,你既然要吹天命,就怪不得看史書的我們得到了如下結論,其實明成祖的皇位是大風吹來的呢,全靠運氣,沒有實力。

從此,明成祖軍事實力的認可度大打折扣,跟其他皇帝的起跑線,也就差了一個大魔導師劉秀的真實水平吧。】

Judy?

朱元璋看不懂這跟蝸牛爬一樣的字體,但是他又不是聾子!

他兒子之中帶“棣”這個發音的,除了朱棣,還有旁人嗎?

而且朱棣還是燕王,又擅長行兵,很好,每一項都完美地貼合了。

朱元璋獰笑一聲,抄起手邊的硯台就往朱棣身上砸,朱棣早已全神貫注,因而第一時間察覺了這來勢洶洶的硯台,迅捷地往旁邊推開一步,硯台砸在地上,險些直接砸出一個坑來。

開玩笑,他爹的手勁,要是生生挨上這一下,得疼好幾天呢。

周王看著自己因為離他四哥太近而遭池魚之災的自己被墨汁浸濕了的衣擺:……

見朱棣竟然還敢躲,朱元璋拽過放在一旁的馬鞭怒喝道:“你小子給朕站住!惹了禍想跑?晚了?誰給你的膽子竟然敢造反?你知道你造的是誰的反嗎?”

站住是不可能站住的,朱棣立刻馬上就往他大哥身後跑。

朱標雖然現下心頭的猜測也是紛雜,卻還是習慣性地攔住了他即將發癲的親爹,“爹,有話好好說嘛。”

“老大,你讓開,今天不抽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一頓,簡直難解我心頭之恨!他都再造社稷了,造的是誰的社稷?”

朱棣既然敢躲,就證明了他有躲的底氣。

於是從他大哥背後探出半個身子來,道:“反正肯定不是大哥的社稷!大哥這麼得人心的太子,怎麼可能是天幕口中所說的什麼拖後腿的水平,爹你要對大哥有點信心啊!”

這話一語中的,也正是朱元璋所疑心的地方。

但是……

你小子探都探出來了,不趁機揍上一鞭子不是很虧?

於是,朱元璋一揚手,鞭子便打在了朱棣露出來的地方,朱棣吃痛,立馬縮了回去。

但是掂量了一下身上的疼痛,知道老頭這下子根本沒用多大的力度,便知道自己猜對了老頭的心思。

不過……

朱棣藏在朱標背後的眸子卻微微一閃。

他對自己也甚是了解,若是他大哥即位,以他大哥的手腕和威信,自己估摸著應該也就老老實實當個手握兵權的藩王了。

可,既然說他造反,豈不正說明他大哥出了什麼意外?

那……

那他爭上一爭,也算不得什麼吧。

無論是誰,聽說了自己將來會當皇帝,都不可能毫無所動的。

朱標對接下來發生的事顯然更加關注,於是趕忙勸道:“不妨先把天幕內容給看完再做評定也不遲。”

朱元璋冷哼一聲,同意了這折衷的觀點。

打兒子不差這一時半刻的。

與雞飛狗跳的明初不同。

東漢·洛陽

劉秀的眼皮跳了一跳。

大什麼什麼師?

這說的是他?

雖然沒明白這個稱謂是什麼意思,但是前麵有那個明成祖以身作則,劉秀不覺得這是在誇獎他作戰勇猛無雙的意思。

好吧,但他確實對讖緯之說十分信服,尤其是,他有些時候運氣也確實不錯,很難讓他不相信這是天助他。

不過……

這可絕不代表他不是自己實打實打下來的江山呐!

【但實際上,如果說漢文帝主要靠皇位從天降,二鳳主要靠實力碾壓的話,那麼明成祖可以說是集實力與運氣為一體,其中,實力絕對占了其中九成的成分。

雖然明成祖靖難剛開始之時,隻有區區八百之兵,但是,靖難之役可是踏踏實實乾了四年,是一場時長達四年之久的全國戰爭。

這在封建帝製時代,絕對算得上一場大型戰爭。

即便是在今天,打四年戰爭,也絕對稱不上是小打小鬨。

而能夠支撐judy最終得到勝利的,毫無疑問,靠的是他高超的軍事才能,不然還能靠什麼?靠他那些開了作戰會議也不會打仗的小R卡們嗎?

那judy恐怕十條命也不夠賠的。】

永樂年間剛跟大臣們開完作戰會議的朱棣:……

他懷疑天幕在內涵什麼,但他沒有證據。

因為他仔細一想,覺得好像天幕說的也沒錯。

他的那些武將們,的確……

很有想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