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作為為數不多擁有時尚最前沿英文名的judy,僅僅一個風係魔法師,又怎麼能夠排麵呢!
沒錯, 亡靈召喚師淩空出世。
入職第一天, 先把已經死去的父皇從皇陵中召喚出來為自己乾點事。】
朱元璋:???
他的耳朵沒有出問題吧?
朱棣那小子乾了什麼?
他怒目瞪向看氛圍有所緩和而偷偷摸摸又開始探頭探腦的燕王。
朱棣頓時感受到了自家親爹的眼刀,老老實實地又躲了回去。
怎麼這麼多人都看他啊?他也不知道將來的自己這是乾了什麼事啊?
什麼叫召喚他已經死去的父皇啊?看他爹像是會聽他差遣的樣子嗎?他都造反了還敢召喚他爹,是嫌皇位不夠舒坦想挨上一頓揍嗎?
永樂朝一片寂靜。
嗯……
他們不想秒懂的, 怎麼辦,自己聽了這天幕,明天腦袋還能保住嗎?
【眾所周知,洪武三十五年,經過四年艱苦卓絕的靖難之役, 燕王朱棣終於成功登上皇位, 是為明永樂帝。
乍一聽是不是沒有任何毛病, 老子死了傳位給兒子嘛, 可不就是曆史的一般規律嘛!
問題是,朱元璋駕崩於洪武三十一年啊。】
隻聽前半句,朱元璋差點給氣得原地升天,覺得鞭子可能已經不足以泄自己之憤了,得拿把劍一劍捅死算了。
什麼, 你朱棣不會造的是他的反吧?!
但朱元璋雖然憤怒, 卻也留存著最後的理智。
看著朱棣無辜地拚命搖頭, 冷哼一聲,諒你小子也不敢。
當然不敢了,而且,他自己有幾把刷子自己能不知道?
跟他爹打,他還能堅持四年, 還打贏了?開什麼玩笑呢。
朱棣雖然驚恐,但還是忍不住為未來自己的膽大而倒吸了一口涼氣。
果然嘛,當上皇帝之後,這腰杆子就是不一樣啊。
然而,天幕的語速卻從不因為他們自己這邊的插曲而減緩半分。
聽到後半截的朱元璋與朱棣:……
沉默,是今天的大明。
朱元璋忍不住驚詫地看向朱棣:“你小子,什麼毛病?”
朱棣感受到周遭震撼的視線紛紛落到了自己的身上,甚至一貫寬厚穩重的大哥都霍然轉身,上上下下用那種一言難儘的目光打量了他一番。
朱棣:???
彆看我,他永樂皇帝朱棣乾的事,他燕王朱棣又能知道什麼呢?
不過大家都是人精,在一開始的震撼之後也慢慢回過味來了。
這合著是在宣揚自己即位的正統性吧。
下一步是不是又該打著皇帝的旗號對付他們這些王爺了?
無他,套路熟悉耳。
【總而言之,經過朱棣的一番操作,勞煩他那入土孝陵的爹出來將皇位傳讓給他,徹底在有明一朝扼殺了其間的那位在位僅僅四年的建文帝法理上的正統性。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
為何會是孫子繼承大統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朱元璋身上的一個特性。
作為在底層摸爬滾打最後成功登臨帝位的朱元璋,他身上固然有難以複製的傳奇色彩,但是,自小生長的環境還是為朱元璋的個性和想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等會兒等會兒。
朱允炆?
朱元璋已然既顧不得天幕前麵興高采烈的看熱鬨不嫌事大,也顧不上後麵隱隱約約的陰陽怪氣。
怎麼會是朱允炆呢?
即便是標兒……是吧,那不是還有雄英嗎?
他怎麼可能會立其他人?
這不是跟他想要建立的萬世不變的長子繼承的製度相背離了嗎?
與朱元璋單純的震驚不同,除卻朱標之外的其他皇子心頭卻是波瀾頻生。
朱允炆?那不是他們大哥家的那位庶子嗎?
好嘛,你老頭子說堅持嫡長子繼承製不動搖,他們大哥也確實深得人心,他們也就認了。
如果大哥去世,你立嫡長孫朱雄英……
好吧,他們也能勉強自己捏著鼻子認上一認。
但朱允炆?
誰還不是個皇子皇孫啦,憑什麼是這什麼朱允炆,看起來跟皇位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人繼承皇位啊。
莫說老四不服,他們心頭也不是……
感受到上首父皇逡巡陰沉的目光。
緩緩將自己心頭的不滿咽了回去。
【小農心態根深蒂固的朱元璋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忠實信奉者。與他一同同甘共苦過來的馬皇後是他後宮之中唯一被當成人對待的發妻,而太子朱標的地位更是穩如磐石。
畢竟跟皇帝共用一個班子,這放在太子界也是炸裂的存在。
曾有人戲言,如果有一天,太子偷穿了龍袍怎麼辦?
簡單,隻要你是朱標就行了。
搞不好你爹還會非常自豪地誇讚你有雄心,有魄力呢。】
前麵的皇帝有一個算一個,紛紛開始震撼。
什麼,難道要乾到這種程度才算是信賴太子嗎?
那他還是自愧不如的。
原本以為自己給兒子整個博望苑讓他愛乾啥乾啥,愛結交誰就結交誰,背著他學自己不太很感興趣的東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為自己已經是難得大方的劉徹:……
為自己的太子請來了天下名師,讓有名的大臣全都去東宮報道應卯的李世民沉吟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