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的上位會成為千古疑案, 還一搞就是兩個,其間種種自然是撲朔迷離,每一種說法好像都有其自己的一套邏輯。
因為按照當時的情況分析, 趙匡胤也不是完全沒有將自己的皇位傳給趙光義的可能, 甚至看起來好像還很是那麼一回事。
開寶六年,趙光義被封為“晉王”, 位居宰相之上。
在五代十國時期, 親王加京城府尹的組合, 基本上就是下一任繼承人的標配了。
後周世宗即位之前就是晉王兼開封府尹。】
因為府邸離著皇城太近的緣故,此刻趙光義雖然顫顫巍巍,但是還是已然走到了趙匡胤所在宮殿的門口,看到他哥坐在門口臉色陰沉。
趙光義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此刻聽到天幕說自己也不是沒有正常繼位的可能,趕緊趁著這個機會就往他哥身邊一撲:“大哥, 你看, 弟弟我是無辜的啊。”
趙匡胤冷哼一聲, 好歹是武人出身, 一腳就給他踹開了。
無辜個屁,真信了你他才是白活了這麼多年!
再說了,就算是今日之前有這個可能, 從即刻開始, 已再無此種情況。
【但就在其加封晉王前不到一個月, 獨相了十年, 大權在握, 行事愈發獨斷專行的趙普終於讓趙匡胤忍無可忍, 剪除其羽翼,將其罷黜。
很有可能這背後就是趙光義一黨出力甚多,此等進封是一場利益交換也未可知。
而且再說了, 如果封親王再加府尹是標配的話,那趙光義自己上位之後還沿用此“皇弟尹開封”的舊製為自己洗地,讓自己的弟弟趙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並且還更加大度地讓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並位在宰相上,難道趙光義也是真心想傳位給弟弟趙廷美嗎?
要不要看看這三個人淒慘的下場?】
罪魁禍首就在自己麵前,趙匡胤聞言頓時大怒:“你將德昭和德芳一人如何了?”
趙光義頓時叩首,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但也無須他多言什麼,趙匡胤又不是什麼品種的傻白甜,會發生什麼他又如何能不清楚呢?
痛心與震怒固然有之,但此番發作卻也是方才在等趙光義進宮之時便已在心中盤算過幾遍的。
不過是借機發難而已。
即便是如今趙光義於開封已有自己的一方勢力,但他若是下定決心要鏟除之,雖然麻煩一些,但到底也不是什麼天大的難事,之前不過是為了穩固而沒有如此做而已。
但自己和自己的兒子都要葬送在這個人的手裡了,他趙匡胤又不是什麼天大的傻子,如何可能還會左右顧忌?
且又有天幕在上,那些想要出頭的官員可得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好好盤算一下再做打算呢。
【當然,也有可能隻是趙光義自己心胸狹隘,不能跟趙匡胤並論,萬一人趙匡胤真是想傳位給弟弟呢是吧。畢竟趙光義可是一個連自己的親兒子都要嫉妒的人。
自己立趙恒為皇太子,立太子,這一自唐中葉之後就很少發生的大事,自然讓大家十分好奇,熱烈吃瓜,被視作一大盛事。
開封百姓在趙恒參拜完太廟回宮途中爭相圍觀,讓趙光義大為惱火,忍不住憤慨表示,此將置我於何地?
喜提管理員銳評:趙匡義小人之言。
沒辦法,雄才大略的偉人可能無法理解乾不出功業之人的心胸。
畢竟是真的沒什麼實績啊。】
已然成為皇帝的趙光義聞言大怒。
又是這個什麼管理員!
那些刁民們竟然敢當街高呼太子為少年天子,是社稷之主,這還將他這個當朝的皇帝放在眼裡嗎?
這豈不是在咒他早死?
雖然自高梁河之後,他的舊傷歲歲必發,但這也萬不能任他們如此詛咒自己。
若非寇準力諫,他高低得砍幾個人泄憤。
還他沒有什麼實績,說的好像趙恒那小子就有什麼實績似的。
但趙匡胤卻好像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切入點。
台詞那是張口就來啊。
趙匡胤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顫著手指向趙光義道:“朕昔日對你百般器重,萬萬沒想到你竟是如此一個陰詭小人,原本朕不是沒有想讓你繼承大統之念,可你看看你之後乾出來的這些事,如何能叫朕安心?想來也不足以承江山之重。”
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先把這個道德製高點給站住再議旁的。
趙光義:……
雖然知道原本的自己會當成大宋的君王,還是太宗,心中不免也有大權在握的愉悅與興奮,可是……
如今看來,死亡跟他僅一線之隔了啊。
趙光義原本就不是多麼有骨氣的人,在趙匡胤的盛怒之下,隻好叩首請罪,請求趙匡胤留其一命。
趙匡胤如今自然還不打算立馬處置他,畢竟什麼陰謀詭計,什麼疑案重重,他還一個都沒聽上呢,萬一貿然處置了,到時候再聽到更窩火的,豈不是難消他心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