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聽到這什麼直奔燕雲,就已經緊緊皺起了眉頭。
如果燕雲十六州真的這麼好打,他至於心心念念了一輩子嗎?
你趙光義真是能耐了不成,竟然妄圖以疲憊之師攻打燕雲?
是他耳朵出了問題還是你趙光義腦子有問題啊?
趙光義的臉色已然陰沉下來。
為何偏要在此時方才讓他看到天幕,如今早已塵埃落定,除了讓這天下臣民都知曉他這位天子曾在高梁河如何狼狽之外又有何意義呢?
時至今日,他都極厭惡有人在他麵前提起那段往事。
可是偏偏是這個他完全無法奈何的天幕。
怎麼就不能讓天幕閉上嘴呢。
常柚自然不會以趙光義的意誌為轉移,說句不好聽的,趙光義算是哪根蔥啊。
提起宋朝的笑話,那可真是興致勃勃,說上三天三夜都不會膩呢。
【趙光義的想法嘛,想來也是很能理解的,隻不過是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斤兩和水平而已。
畢竟這燕雲十六州可是他親哥心心念念了一輩子的所謂“圖謀燕雲以拱衛中原”的夙願。為此做出了多番努力,主要是努力攢錢。
論起算賬來,宋朝皇帝從不屈居人下啊。
趙匡胤的算盤打得那是哢哢作響。
一個遼軍就算他二十匹絹,十萬精兵就是兩百萬匹絹,若是他攢上個三五百萬,那就可以去跟契丹交涉,用這筆錢來進行和平贖買燕雲十六州。
趙家人妄圖用錢買地的想法,還真是一脈相承啊。
當然,雖然這個想法確實有點離譜,但是趙大還是有點血性的,如果買不下來,那就當攢軍資糧餉了。
不過最後宋朝的錢會成為隔壁家的軍備糧餉,那就不是趙匡胤可以預料到的故事了。】
趙匡胤表示,這都是哪一年的老黃曆了,在聽到天幕對他大宋的嘲諷之後,他早已痛定思痛,改弦更張了。
看著這子孫後代的質量,寄希望於他們,還不如自己拚上一把。
他可再也不想聽到後世之人嘲諷他大宋連燕雲之地都沒有摸過了!
再說了,雖然趙光義在什麼高梁河聽起來像是慘敗,但是……
怎麼不算是摸過了燕雲十六州呢?
察覺到自己都在想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的趙匡胤趕緊將這離譜的念頭拋諸腦後。
天幕聽多了,怎麼連自己也開始自嘲上了呢。
不能如此,不能如此,好歹是他親自建立的大宋嘛。
【雖然諸多將領都苦苦相勸,認為如今他們兵疲馬倦,剛剛經曆了一場長達數月的圍城之戰,實在不宜在此時再次打響新的戰役。
但是嘛,趙光義是誰啊,雖然從來沒有過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但是這完全不妨礙他對於自己能力的信任和對於久經沙場老將經驗的不屑呢。
於是他選擇隻聽自己想聽的,什麼“乘此破竹之勢,取之甚易,時不可失也??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決定即刻揮師北上。
那其他將領還能說什麼呢?隻能是舍命陪君子了唄。
畢竟回師之後還是要在職場上混的嘛。】
其他都不提,李世民十分震驚。
不是說好了北漢隻剩下一口氣了嗎?怎麼打個太原還要圍城數月才能打下來?
這真的能算是兵強馬壯,兵力不虛嗎?
天策上將感到疑惑。
【旁觀者清,我們當然知道,經過遼景宗十餘年之休養生息,遼國比之先前國力已然大漲,麾下更是猛將如雲,其中甚至不乏智勇雙全之輩,絕不是什麼取之甚易的敵人。
就這麼頭鐵地莽上去,這場戰爭的結果不言自明。
但是當然了,宋初還是沒有那麼不堪一擊的。
在討伐燕雲之初,宋軍也算是節節勝利,一度收複了易州與涿州,兵鋒直指幽州,看起來燕雲之地的收複可以說是勝利在望啊。
大喜過望的趙光義也駐紮於幽州城南,就等著親眼瞧見大軍攻破幽州的那一天呢。
所以說,以宋初的情況,如果妥善應對,燕雲也未必真的會成為有宋一朝可望完全不可即的土地。】
趙匡胤卻像是抓住了什麼信息一般。
天幕說什麼這個遼景宗十餘年的勵精圖治,遼國國力大漲。
當時是趙光義那個小人登基四年,也就是說,再往前推上十年,正是他遼國國力孱弱之時?
連趙光義都能兵鋒直指幽州,沒道理他辦不到啊!
趙匡胤瞬間覺得沒有之前那麼頭大了。
還是有成功拚上一把的可能的。
【不過很可惜,在守將韓德讓與耶律學古的抵禦之下,宋軍攻城不利,此處有重點。
而遼景宗派出的遼國名將耶律休哥已然率精銳部隊趕到了戰場,頓時,勝利的天平倒向了遼國。
宋太宗也迎來了自己的“封神”之戰。
沒錯,雖然戰勝方是遼國,但是封神的,是宋太宗呢。】
什麼神?
哦,是高梁河車神是吧。
看熱鬨十分高興地其他朝代的皇帝們裝作恍然大悟,實則看戲的心情已經按捺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