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章寫得好,他不收錄下來多可惜啊!
劉徹:……
看到司馬相如的文章腦子裡有點靈感寫詔書的時候用一用怎麼了?
劉徹理直氣壯。
怎麼你們後世人連這都要拿出來調侃?
豬豬哼唧唧。
隻是沒想到啊,都過了兩千多年了,你們後世人怎麼還說連他們的漢賦都看不懂呢?
分明聽天幕的意思,他們後世似乎都應該學富五車才對呀?
劉徹大為困惑。
【不過這篇文章中最炸裂的還得是那句:“使疏逖不閉,阻深暗昧,得耀乎光明,以偃甲兵於此,而息誅伐於彼。遐邇一體,中外褆福,不亦康乎?”
翻譯一下,意思就是使遠方不再閉塞,使阻礙嚴重,昏昧陰暗的地方也能得見光明,消除用兵誅伐之事,遠近一體,中外安寧,不是更加康樂嗎?
雖然現在辛苦一點,但是我們是在構建大漢人類命運共同體呢!趕緊支棱起來!
儘管很煞風景,但是看到那句“得耀乎光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一時之間竟然有點人類燈塔大漢plus版的既視感。
哎呦,一定是我想多了。
我們大漢怎麼能是燈塔呢,那當然得是太陽了。夢日入懷代表人物在這裡呢,說這些。
再說了,我們可是實現中外一視同仁,共同發展的好不啦。
大文豪出品,就知道有沒有。
聯合而來的蜀地父老鄉親被忽悠的是一個愣一個愣的,並且是真的被說服了,離開時甚至還感歎道:“允哉漢德,此鄙人之所願聞也。百姓雖怠,請以身先之。”
我終於悟了,難怪後麵西南夷修了這麼多路。果然豬豬是會用人的。】
漢武朝群臣:……
這司馬相如是到底原本就這麼會說,還是被他們家陛下傳染的?
怎麼這個道理聽起來這麼強盜又這麼耳熟呢,非常有他們陛下的作風在呢。
劉徹則深以為然。
果然司馬長卿不負朕望啊,正是如此!
雖然實在也沒聽明白什麼叫大漢人類命運共同體,也不太明白燈怎麼能做塔,但是司馬相如的那句話劉徹是不需要勞煩天幕為他翻譯的。
果然,還是這邏輯比較對味啊。
“日月所燭,莫不率俾”。
日月燭照之地都臣服於他大漢才是正理嘛!
這就趕緊命人抄錄下來,明□□堂之上,一定要讓群臣們好好研讀一下。
司馬遷表示,我好像有點知道自己這一次是怎麼知道這篇文章的了。
【西南夷的重要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絕不是什麼嘴皮一碰就能輕易舍棄的“無用之地”。漢朝的古人或許看不明白,我們又如何可能一無所知。
正是由於西南地區納入了中華的版圖,方才能夠大大加深我國的戰略縱深。
一個國家的戰略縱深的深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甚至決定這個國家的上限,更
重要的是,也會提高國家的抗風險能力以及拉高下限。
在那段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百年浩劫之中,在三個月□□的“豪言壯語”之下。
正是以成都為中心的西南之地成為了中華文化堅實的後盾,是戰略大後方。並為最終的勝利保存了實力。
漢武帝時代對於雲貴川等地的開拓與治理,毫無疑問,是重要的一環。】
三個月□□?
好大的口氣。
雖然自己對於西南夷地區的開拓沒什麼太多要怎麼怎麼潤澤後世的想法,但是若是能狠狠整治一下狂妄的小人,他倒也是樂見其成。
不過嘛……
劉徹陷入了天幕對於所謂“戰略縱深”的深思之中。
聽起來好像很是這麼個道理的樣子。
【除了西南,對於北邊,那當然是更加上心。公孫弘也比較有意思,雖然支持打匈奴,但是對於要斥巨資建朔方城之事,仍舊勇於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
但是鑒於他對於朱買臣提出的設置朔方有利的十問的詰責,他一個也答不上來的情況不太符合他一貫的作風,甚至於說出了自己乃粗鄙之人,不知道營建朔方的種種妙處之類。
要我說,這個才更加像托啊,家人們。
說個冷知識,提出經營朔方的,其實是主父偃。
沒錯,就是那個推恩令的主父偃。】
這有什麼好意外的。
雖然推恩令確實有點東西,但是總不能就給他搞一個推恩令吧?
這俸祿也太好拿了吧。
劉徹睜眼說瞎話的能力那也是從來不遜色於他的曾祖父的。
你說什麼?推恩令得罪諸侯王,是拿人架在火上烤?
他聽不明白呢。
他可從來沒這麼想過哦,你們諸侯王和大臣非要這麼想,那他也沒辦法。
至於公孫弘是不是他的托?
劉徹輕咳一聲,深藏功與名。
什麼托不托的,提這些多庸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