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6 章 武帝文治【十二】(2 / 2)

還有:……

那司馬光什麼毛病啊,自家人浴血奮戰才拿下來的土地,送還給彆人?

想都不要想好嘛。

如果真的覺得愧疚,那就把他們的王都一起打下來,大家都是一家人了,還談什麼還不還的呢。

【而為什麼司馬光費勁巴拉地不惜從《漢武故事》中取材,無中生有,也要給劉豬豬扣上個幡然悔悟的帽子呢?

那當然是為了自己的政治需要。

宋代文人一貫喜歡借古喻今,漢唐從來就是重災區,漢武帝那更是重災區中的重災區,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的本意更是為了勸諫皇帝,簡而言之,全是私貨。

雖然宋神宗跟漢武帝的確不是一個level的,但是王安石變法之中的富國強兵的政策實際上跟漢武帝時期的斂財於民而用兵於外的策略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征伐四夷為後”最忠實信徒的司馬光當然是不能接受的。

他當然希望作為自己“例證”出現的漢武帝可以幡然醒悟,最終放棄“變法”,

豈不是對於宋神宗而言更有說服力?

如此這般,《通鑒》之中的劉豬豬形象便躍然於紙上。】

▽梨遙的作品《開局給秦皇漢武惡補科學[直播]》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雖然早就知道司馬光是這個意思,但是趙頊還是沒忍住沉默了片刻。

劉徹:???

所以你勸諫自己的君王,攻擊自己的政敵,跟他又有什麼關係?

他也是你們Py中的一環是嗎?

【對於《輪台詔》,宋人林慮在編纂《西漢詔令》之時,對於這篇《輪台詔》就客觀了非常多,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篇文章的本質,並將此詔令命名為《詔蓄馬補邊詔》。

認為漢武帝根本就沒想徹底改變用兵於外的方針,隻是跟元朔元年,元狩二年一樣,不過是根據情勢對於具體軍事部署做出了暫時收縮的調整而已。

不過是還沒來得及等到下一次擴張,漢武帝就駕崩了而已。】

啊,那不然呢?

漢武朝的官員雖然各個都是人精,但是他們一時之間不明白是不是因為這次天幕出現的時間太晚了,把他們的思路都聽迷糊了。

對不起,但是真的,他們聽到現在也沒聽懂,是什麼讓你們後世人如此堅定不移地在看到這個什麼詔令蓄馬補邊之後還認為他們家陛下是真心想要消停下來的?

這不是為了下一次打仗在做準備嗎?

這流程他們可太熟悉了。

【司馬光隻能說,被西漢啪啪打臉。之後漢朝對於匈奴對於西域那根本沒消停就算了。

實際上,等漢武帝去世之後沒有多久,被漢武帝拒絕的“輪台屯田”事件又被霍光拿出來炒了冷飯,霍光大筆一揮,“用桑弘羊前議”,所以最終西漢還是跑到輪台去屯了田。

不巧,正是在司馬光認為“革除漢武帝弊政而後世稱明”的漢昭帝年間。而他所說的漢昭帝時期用賢良文學的建議罷除了鹽鐵、傕酤、均輸等法,也是他的一廂情願。

是,沒錯,霍光為了搞事情,特意召集了一批賢良文學來做《鹽鐵論》打擊政敵桑弘羊。

但是鹽鐵大會的結局並沒有按照司馬光所說,罷免鹽鐵等種種製度,唯一的成效就是“罷權酤官”而已。

並且還有個附加條件,也即雖然罷免了傕酤,但是要要對酒每升強行征收四錢的酒稅。

可真是驚天動地的改變呢,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的那種。】

霍光:……

劉弗陵:……

這種朝廷中央掙錢的大好事,他們怎麼可能傻了吧唧地拱手送人?

這個什麼司馬光不會是地方諸侯國的官員吧?

不對啊,之前好像聽說那個宋朝是不是沒有諸侯國來著?

不確定,但也懶得再翻與宋朝有關的片段。

劉徹一時之間無言以對。

合著你們後世的文人搞了半天,他大漢還是在輪台屯田了,那你這個一番又是罪己詔又是轉折的,真的不尷尬嗎?

他要是真的為了輪台屯田罪己了,你覺得他霍光能這麼快就跑到輪台去屯田嗎?

【這些除了我們翻曆史書自己就能看見之外,與司馬光同朝代的王應麟就曾表示昭宣二朝基本上都遵循了武帝的法度。

漢武帝的大致方針更是被漢宣帝繼承,漢書中也有類似言語,比如:“宣帝時修武帝故事”。

而漢宣帝總結的漢家製度是霸王道雜之,考慮一下他所處的時間,總不能說的是無為而治的漢初吧,他所用的方法是誰確立的製度,一目了然。】

劉徹對於武帝故事這四個字,人都已經聽麻了。

是個漢朝皇帝就可以提一嘴武帝故事是嗎?

不過好在這次的對象是那個將他大漢推到最巔峰時期的那個曾孫來著是吧。

那聽起來還是很暢快的。

【不過是什麼能讓漢武終極黑粉的司馬光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誇上一句的呢?

那還得看漢武朝的用人。

對此,司馬光也無法違心地視若無睹,隻能承認漢武帝的確“聰明善斷,善用人”】

劉徹冷哼一聲,他善不善用人還用你來承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