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也許正是在那個時候,漢武帝便已經將基層情況印入心中,開始思考該如何整治監察地方官吏了。】
什麼?
劉徹坐不住了。
新秦中那麼重要的地方連個軍事據點都沒有?!
這是想嚇死他是嗎?
簡直是該死!
他就知道這些官員頻頻自殺肯定沒什麼好事!
巡行,他現在就要去新秦中那邊看看去!
天幕簡直是說了一句廢話。
他看都看見了,當然是會記在心裡。有這麼大問題不思考怎麼解決,不是白瞎了出去折騰嗎?
不過嘛……
劉徹心中一喜。
他老早就覺得那個什麼禦史監郡製度廢物的不行,效率低下就算了,關鍵是一點成果都沒有,看不順眼很久了。
天幕說的那個什麼地方監察,麻煩細聊。
正好方便他借鑒一下。
借鑒自己的東西,那能叫抄嘛,真的是。
【元封元年,漢武帝廢除禦史監郡製度,而在四年之後的元封五年,漢武帝將全國郡縣劃分為十三個州作為監察區,每個州各設一個刺史,史稱“十三部刺史”。
從此,又開啟了綿延封建帝製上千年的一項製度——刺史製度。
畢竟豬豬這個腦子裡,確實是有那麼億點點的
東西的。
刺史從官製上來看,隻是一個將將能夠達到高官門檻的六百石的官員,但是其職責是任職之後乘坐國家安排的專車周遊自己管轄的州,也即到地方檢查工作,重點就是檢查地方兩千石郡守級彆高官的工作完成情況,其甚至還有執法守則,也即“六條問事”。
這簡直是打通了中國古代封建行政製度的一項任督二脈——以小製大,以內製外,以下製上。
從此之後的中國封建帝製時期的監察製度大多沿用此製,到如今也大體是這麼個思路,原因無他,確實好用啊。】
大家都是浸淫多年的人精,一聽這個六百石監察兩千石,頓時便已然豁然開朗。
這個法子確實聽起來就很有意思的樣子。
這小子彆的不說,腦瓜子是真的靈啊,不愧是自己的子孫!
畢竟沒有自己,哪裡來得這個子孫呢是吧,總之帽子先給自己戴上再說。
【當然與之一起延續的,是這監察區劃著劃著就成了新一級地方行政單位,外派機構去著去著就成了當地的政府的慣例。
沒錯,之前所說的涼州便正是得名於此,武威郡便正是分屬於涼州部,取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劉徹:……
這句話倒也不必再加。
不過嘛,既然涼州與武威在自己的時代是這個意思,那他就不客氣了。
這兩個他都甚為滿意的名字果然他都要呢。
【為了更加順暢地巡行四方,安保工作還是要安排好,畢竟他隻是去巡行四方的,不是去玩命的。
為此,漢武帝特設立了一隻名為“期門軍”的天子侍衛禁軍,可能大家對於這個名詞比較陌生,實際上,這就是之後大名鼎鼎的虎賁軍的前身。
再加上之前在建元年間,漢武帝尚在蟄伏期之時,為了之後的對匈作戰順利進行而在上林苑中搞起來的,黃埔軍校西漢版的“建章騎營”,首批優秀畢業生就有衛青等一批未來戰場上的中流砥柱。
而建章騎營,就是之後的羽林軍的前身。】
天幕這是在說什麼廢話。
他雖然不信什麼“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話,更是沒有人敢將他局限在小小的長安之中,但是該考慮的還是得考慮。
好歹他也是大漢的天子好吧。
特彆設立一個什麼軍隊保護自己不是理所當然的嘛。
不過提起建章軍,他至今仍舊十分自豪。
當時特意修了上林苑,一苑兩用,果然值得。
還讓他發現了衛青身上過人的天賦,絕對是意外之喜。
不然他雖然膽子大,也不在意手下人的出身,但也不可能上來就直接封衛青當車騎將軍啊!當然是先看到彆人無法看到的絕佳天賦,才敢放手一搏。
他是有魄力,不是傻子!
不要再說他任人唯親了,這個鍋他還是不想背的!
【但像這種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設置方法,怎麼
能讓我們強迫症晚期的豬豬滿意呢,沒錯,還是要改!
太初元年,漢武帝乾脆一起都給整編了。
遂在這一年,漢武帝將長安的軍製一起給改了,裁撤南軍,將禁衛軍加入殿軍,北軍與殿軍幾乎全部由漢武帝直轄。
之前也曾提過,這個未來狠狠坑了劉據一把的兵製改革正是發生在這一年。
有人將劉據的失敗歸結為漢武帝對於集中兵權,不願放權。
嗯……集中兵權這種事情發生在一生都在絞儘腦汁實現中央集權的豬豬身上又有什麼奇怪的呢?再說了,兵權這種東西是可以直接給的嗎?
那你還不如說最大的問題是因為劉豬豬沒有麻溜地讓位更合理。
這可還是漢武帝啊!一生癡迷集權的漢武帝!
但凡是個正常的皇帝就不會完全下放給下一任儲君好吧。
不過嘛,收不回來就是另一個層次的故事了哈。】
劉徹:???
這個強迫症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感覺自己沒有這種症狀啊。
不過他的確覺得兵製是要改上一改,不過這跟什麼病症無關啊,隻是單純地覺得如今這樣管理起來有些費勁,既然改都改了,按照他的習慣,他當然是要一改到底的,順便可以收攏手中的兵權,何樂不為?
他雖然是手握大權的皇帝,也喜歡求仙問道,但是他本人又不是會算命的術士!
他怎麼會知道十幾二十幾年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好吧,就算如今知道了,也還是要改。
畢竟,雖然他不願意再讓巫蠱之禍發生,更不願意自己辛辛苦苦培養了幾十年的太子化為烏有。
可這一切的前提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必須是最後的勝利者。
如果巫蠱之禍再次發生,他也決不會手軟。
畢竟真的走到那一步了,他或許有可能選擇留據兒一命,但是一個積威數十年的皇帝在奪權成功的新君手中會是什麼下場,他從小這些事情見得多了,他是絕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其他朝代的某些皇帝:……
怎麼感覺自己有被內涵到。
他們就多餘起來這一趟。
【而漢武朝醞釀起來的,其實遠不僅僅局限於製度層麵上的“軟實力”的改革,其在生產力水平上,也在進行著一場巨大的生產力變革。
沒錯,正是漢武時期的冶鐵技術。
其實漢武朝最終能夠在對匈作戰上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一方麵自然是因為前朝擁有兩位不世出的將星,而在兵器技巧製作方麵也是遙遙領先的。
正所謂“一漢當五胡”,這一現象的背後,是漢朝通過降維打擊式的冶鐵技術所鑄造出來的精良兵刃弓弩在默默支撐。】
劉徹深以為然。
沒錯,所以雖然前不久長安的某個冶煉廠又炸了,但是還是得繼續煉。
想起那些前朝臣子頗有怨言但又不敢多言的樣子,劉徹就忍不住冷哼一聲。
既然不敢說,那就給朕憋著。
莫說隻是城郊的冶煉廠炸了,就是他未央宮的宮門給炸了,鐵器,他也是照樣要加大冶煉力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