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 章 武帝文治【十六】(2 / 2)

這麼漂亮的宮殿如果不能被寫了之後記錄下來讓後人知道,這跟沒建有什麼區彆?

劉徹自有自己的一番邏輯在的。

怎麼就成了大漢臣民一起維護金豬的體麵了?

他才不是豬,金豬也不行!

確信。

【而在文化藝術方麵,漢武帝最大的成就,那當然是設立樂府。

不過嘛……

沒錯,我們豬豬設立樂府的初衷那怎麼能單純呢。

如豬豬在各個方麵都是一個意誌力堅決的人,對於求仙,豬豬也永遠在路上。很有可能正是因為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神的時候覺得樂曲太單調了,於是漢武帝才決定設立樂府,去民間收集各地的歌謠。

至於這樂府的選址嘛,還是在上林苑。

其實我有的時候蠻困惑的,這上林苑到底得有多大,才能搞得了這麼多事?

這又是練兵又是音樂的,上林苑還挺雅俗共享的哈。】

劉徹:……

這搞樂府需要多大地啊,不是隨便劃撥個屋子就行嗎?

再說了,他天子的宮苑,那當然要恢弘才行,不然何以展示自己的威信?

【主持樂府事務“協律都尉”正是李延年,嗯,在這麼正經的地方,我們當然要稱呼其為漢朝著名音樂家李延年啦。

樂府采用“聲曲折”的記譜法,講民間歌謠的曲調記錄下來以供之後的人查看。

在《樂府詩集》之中記錄了各地的民謠,使得一些原本早已佚失的民歌得到了一定的收集和整理,為之後中國詩歌的發展做出了長遠的影響與貢獻。

這男朋友交的還挺值的。

雖然殺的也蠻快的就是了。】

說好的在這麼正經的場合要稱呼人家為什麼漢朝著名的音樂家的呢?

天幕你是明白什麼叫記性不好的。

再說了,怎麼好像他寵信李延年就是貪圖人家有音樂天賦一樣。

就算他沒有……是吧,他讓李延年做樂府的協律都尉記錄民間歌謠,他李延年敢說一個不字嗎?

驕傲且自信。

【哦,對了,目的是為了祭祀用歌來著是吧,那當然不會忘了這一茬的。

畢竟收集民間歌謠其實隻是順便的來著,主要還得是為了求神嘛。

劉豬豬讓以司馬相如為首的數十人為樂府歌做詩賦,以合八音之調,足足做了十九章之歌。

在某年正月在甘泉宮祭祀的時候,便大展了一番身手。漢武帝讓童男童女七十人從晚上唱到了第二天早上,百官侍祠者數百人都為此感到震撼。

你們漢武朝可真會欺負童工,差評

再提一嘴,從此之後,漢朝的祭祀之禮以及祭祀用樂就這麼定了下來,從此一直是皇家祭祀樂的主力軍,影響深遠。】

劉徹才不管天幕的吐槽。

雖然他現在已經決定不拜太一神了,也不喜歡甘泉宮了,畢竟聽起來有點晦氣且太一神看起來沒什麼用的樣子。

但是總還是要祭祀宗廟的嘛。

天幕不說的時候他還沒有那麼大的感覺,天幕一說,他頓時覺得,沒錯,他大漢祭祀的音樂的確過於單調乏味了一些。

一旦發現了這個問題,那劉徹還能忍?

恨不能立刻馬上就給他換上新的音樂。

這就去改!!

【隻能說,漢武帝是懂什麼叫諡號隱身大法的,畢竟不盤點不知道,一盤點,還真是被豬豬朝文治的數量

嚇了一跳呢。

不過這些早已初現端倪,不過我們都被漢朝之後的史書給蒙蔽了雙眼而已。

人家班固那麼喜歡搞文治的一個史官,都已經如此努力地扒翻出來這個連個自己本紀都沒有的皇帝的諸多文治成就列在自己的《漢書》之中,末了還忍不住感慨一句,要是豬豬不那麼熱衷於打仗,跟文景一樣沉迷文治與種田,那麼書中那些聖君比不上他。

雖然有陰陽怪氣的嫌疑吧,但難道不是側麵印證了豬豬在文治上搞事的熱鬨嗎?】

劉徹指指點點。

你班固不是還上過戰場嗎?怎麼竟然這麼沉迷文治?

就不許他們大漢兩手一起抓嘛,真的是。

反正你們說你們的,他才不會改呢。

【如果說,漢武朝的武功之征戰四夷,初步敲定了中國版圖的框架。那麼漢武朝的文治也可以說,為中華文化注入了自己的根骨與依憑。

更為重要的是,許多製度縱然該換了麵貌與名字,但是其中的靈魂仍舊源自那個遙遠的朝代。

正如同漢長安未央宮的遺址,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卻也為了“一帶一路”概念的提出與踐行提供了曆史靈感一樣,厚重且無聲。】

常柚貼心地放出了如今未央宮遺址的“殘骸?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與紀念碑。

黃土漫漫,瓦礫不存。

西漢諸位皇帝:……

真刺激啊,好一個漢長安未央宮的遺址。

他們那麼大,那麼華麗一宮殿呢?

謝謝,但完全可以不放出來給他們紮心的。

劉徹更是無語凝噎。

所以他辛辛苦苦搞了這麼多,就給他看看這遺址?

天幕你真的禮貌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