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章 紅顏禍水【十五】(2 / 2)

而原本終於聽到安史之亂得以平定的其他皇帝:……

沉默,是今天的唐朝。

不是,他們大唐這麼命運多舛的嗎?

這是什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操作啊?

本來以為你什麼唐代宗一年就平定了安史之亂是什麼了不得的君王?怎麼顧頭不顧尾啊?

讓你平亂,不是為了讓敵人偷家的啊!

【安史之亂帶給唐朝的,那絕對是不可磨滅的影響。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徹底將昔日的輝煌清掃一空,大唐從此失去了作為大國的優容。

戰爭摧毀了昔日的安寧。

居無尺椽,人無煙爨。?_[(”

“人煙斷絕,千裡蕭條”。

由於長時間的戰亂對於國家實力的大規模耗損,導致唐王朝雖然確實平定了這場浩劫,但是國力大大受損,也沒有辦法徹底地將不安定因素得以掐滅,反而是采取了妥協的手段。

對於那些投降的叛將們,唐王朝選擇了就地安撫,分設節度使的手法,成為了之後伴隨唐王朝一生的巨大隱患。

新設的四個節度使,有三個都拒絕服從中央,是為之後一百來年唐王朝的心腹大患之一的河朔三鎮。

自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實控麵積大範圍減少,河西走廊及安西地區,從此之後數百年,再也不

曾歸屬於中原王朝。】

李世民沉默以對。

他還記得,上一次天幕這麼描寫的時候,還是在隋末,在經曆了隋煬帝的一番折騰之後,導致千裡無人煙。

他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同樣的說法竟然會再一次被描述於他們大唐身上。

而且這一切分明是早便可以避免的!

這才是最讓人怒不可遏的地方。

想到他們拚勁全力就是為了讓百姓富足安樂起來的貞觀朝群臣也是一陣唏噓。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當然不可能是被冠以“紅顏禍水”之名的楊貴妃。楊貴妃最多就是壓垮了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如果不是因為唐玄宗及唐肅宗父子二人的種種離譜行為,雖則盛世難複,但是大唐王朝的命運也當不會如此令人扼腕。

這個分鍋的事情,我們還是需要整整明白的。】

李隆基雖然也暗自知道未來的自己肯定錯的有些離譜,但是卻無論如何也是不會願意承認這些都是他的問題。

都是李亨那小子,竟然敢趁著家國混亂取而代之。

他不願意將皇權旁落又有什麼問題?

竟然還當真一點大局都不顧,致使他大唐盛世衰落,當真可恨。

現在他就要先取了他的性命!

【不過要我說,“開元盛世”可真是個金鐘罩啊。再加上後來的中唐隻能說是更拉跨了,導致或許是出於比爛的心理,使得唐王朝之後的臣民對於唐玄宗有了一些不符合實際的期待,其口碑竟然反而有所上升。

許多唐王朝的民眾竟然隻能在戰火與饑餓之中緬懷那個再也回不去的開元。

因而對於唐玄宗晚年的淒涼,竟然也有了幾分感同身受的悲戚來。

受諸如《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影響,一個晚年沉痛緬懷愛人,最終憂鬱寡歡。

要我說,李隆基那是緬懷楊貴妃嗎?那是緬懷自己失去了再也回不來的滔天的權勢好吧。楊貴妃最多就是個添頭。

或者說,那朵明豔的大唐芙蓉花,原本就是他滔天權勢最外露明豔的體現而已。】

楊玉環:……

天幕說的對。

聖人不過是拿她當作取樂的玩物罷了,如何可能真情實感地為了自己感到如何憂傷。

還夜半無人私語時?

信了他們的鬼話。

她敢肯定,如果不是因為那個時候聖人已經當了太上皇,如果還能跟如今一樣,擁有滔天的權勢,很快便又有下一位妃子取而代之的。

白居易人都已經麻了。

他其實也沒有想讓自己的《長恨歌》這麼有存在感的。

他的矛頭主要指向的,自然是玄宗,後世人非要添磚加瓦,又關他白樂天什麼事呢?

【實際上,一個女子身處後宮,對於真正的一個國家的局勢所產生的影響那絕對隻能是間接的。尤其是自唐玄宗之後,女性在宮廷之中的參與度是急劇下滑的。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降低,其實際意義上對於國家和政事的影響力也在逐步降低。

之後的宋元明清幾個朝代對於後妃和女子的限製都在逐步加碼。

導致宮廷逐漸開始變得沉悶而單調起來。

可以與“紅顏禍水”搭上邊的例子,也越發稀缺。】

武則天對於這些人可能有的做法早已心知肚明。

不就是自己不行,反而要把錯處都怪在女子頭上。

怎麼,將大權緊緊握在自己手裡,你們的王朝便萬世永昌了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