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明史》中記載的種種故事也不是自己空口白牙胡謅的,隻不過顯然清朝的史官深諳司馬光的“精髓”,非常擅長從筆記中為史料尋找精神家園。
而關於這段繪聲繪色的萬貴妃殘害皇帝懷孕後妃,成為明朝打胎小隊隊長的故事的來源,正是明萬曆年間的重臣於慎行的著作《穀山筆塵》。
其中還煞有介事地表示“萬曆甲戌,一老中官為予道說如此。”
一聽就好像很有宮廷秘聞的那個味道了。
實際上萬曆甲戌年距離萬貴妃去世都有八十多年了啊喂!】
好嘛,原來這還不單單是後世的史官編造故事汙蔑自己這麼簡單,竟然自本朝開始就已經有人這麼說了。
還是他明朝的重臣?
我大明的官員就一天到晚乾這種事?
是了,畢竟這個萬曆不就是那個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嘛,大臣們看來是實在是太過悠閒,才會一天到晚打探宮廷秘聞。
萬曆:???
這與他何乾?
【一部冠之以史書稱謂的書籍顯然會對於後世產生極大的影響,並被人引用出來奉為圭臬。《資治通鑒》這種非正史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更何況是被認定為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呢?
但是《明史》之中關於萬貴妃的部分,已經離譜到了連乾隆都看不下的程度了。
作為清朝皇帝中最喜歡吃瓜,沒有之一的乾隆,沒事乾就喜歡對曆史做一些評價,要我說,乾隆還挺忙的,又是蓋章又是寫作文的,難怪沒時間鑽研自己的作詩水平,所以才寫了三萬首口水詩吧。
針對萬貴妃潛心於打胎一事,乾隆寫了一篇反黑小論文,題為《駁明憲宗懷孕諸妃皆遭萬妃逼迫而墜胎》,多麼簡潔明了的標題,一看就是乾隆的寫作風格啊。】
乾隆:???
天幕這話聽起來實在不像是在誇他啊。
這標題怎麼了?
多麼言簡意賅?!
文章難道不就應該這麼寫嗎?
再說了,他蓋章又怎麼了?什麼叫他毫無寫詩的天賦?
他的詩句多麼質樸,朗朗上口啊,他對於作詩一向擁有極大的熱忱的,甚至還頗微自得。
瞧瞧曆史上那些王侯將相們,哪一個有他的著作多?
什麼口水詩,簡直是胡說八道!
【其文章內容比較簡單,主要就是從邏輯和常識層麵進行了辯駁,認為這都是廷臣言官們嫉妒萬安攀附萬貴妃以此亂政,才會編造如此荒謬的無稽之談,最終將臟水全都潑到了萬貴妃的身上。
而後世以訛傳訛,竟真的取信了如此說法,也真是怪事一件。
其實乾隆的反駁論據那是非常簡單直白的,隻要是個腦子正常的人就應該能夠敏銳地發現其中的問題,不過很可惜,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假的也便成了真的。
又或者,正是因為他們希望如此,所以反過
頭來為萬貴妃敲定了她史書的形象罷了。
俗話說的好,“斷章取義”??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節選自“不要斷章取義”嘛。
後世之人人雲亦雲,便足以在史冊之中,輕而易舉地顛倒黑白,這種手段,中國古代的文人玩起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啊。
記載與考古發現較多的一些男性曆史人物尚且還有翻盤的希望,隨著各個曆史時期的價值觀的不同,對於他們的理解還有不同的聲音,而對於原本就隻是史書上隻言片語的女子而言,似乎被汙蔑才是她們的常態。】
對於這些文人不會記載她們好話的事實,她們早已心知肚明,也沒什麼期待。
但是……
萬貴妃還是忍不住怒目望向天幕。
什麼叫嫉妒萬安攀附自己而亂政啊。
他們那些故作清高的文官不屑於討好自己這個原本出身卑微的後妃,卻還要對皇帝的愛重心心念念,怎麼什麼好事都想自己占了?哪有這樣的好事!
好一個倒打一耙。
彆以為你們寫上是聽宮中的宦官說的自己就看不出你們齷齪的小心思了。
但這又如何,還不是隻能在史書裡胡亂瞎寫一通,就喜歡看你們跳腳卻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關於萬貴妃最早的記錄是明孝宗年間成書的《憲宗實錄》,雖然在萬貴妃活著的時候,明孝宗對於這位父親寵妃的態度十分恭敬,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顯然對此是大為不滿的。
而在《憲宗實錄》中關於萬貴妃的指責,卻隻有專寵,奢靡,家人被大肆封賞及包庇宦官使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這些熟悉的老朋友。甚至根本沒有提及任何謀害皇嗣的罪名。
難道是奢靡和專寵比謀害皇嗣和未來皇帝還要罪不可赦,謀害皇嗣甚至不足以被記錄一筆嗎?
哇哦,那明孝宗朝的人是腦子有夠清奇的呢。】
天幕都已經說了,這個明孝宗便是陛下之後的一位皇帝,而會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選是誰,彆人不知道,她又豈會不知。
雖然自己與陛下一直對於再生一個兒子的事情懷有最後一絲期望,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顆心也逐漸淡了不少。
但是……
想到一向對她還算畢恭畢敬的朱祐樘竟然在她死後如此評價自己,雖然不能說是毫無心理準備,畢竟朱祐樘一直以來便是跟與她並不和睦的周太後更加親近,而自己說到底跟朱祐樘也沒有多大的關係,但還是覺得人心不古。
不過看在他沒有為自己殘害皇嗣的汙蔑添磚加瓦的份上,她也懶得跟他一般見識。
不然她一定讓他親自體驗一下自己會不會殘害皇嗣!
是她不為也,非她不能也。
【專寵自不必說,這奢靡嘛,也比較有意思,是說萬貴妃服用器物僭越,與皇帝的規格相近。
咱就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人家皇帝自己親自給的呢。
用成化帝麵對大臣勸諫自己不要愛有所專的時候的那句話就是:“內事也,朕自主
之。”人家自己要跟寵愛的妃子分享富貴,為什麼要怪萬貴妃奢侈?
而所謂之萬貴妃家族被大肆封賞?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實際上也不過是父兄弟侄被授予了千戶和百戶,這在明朝曆史上是非常常見的封賞,甚至都稱不上是僭越。
至於包庇宦官以及宦官之亂政,設置西廠反正不是萬貴妃的注意,廠衛也不是在為萬貴妃做事,那為什麼東西二廠宦官在宮外的罪行要扣到萬貴妃的頭上?甚至要她為發生在邊境的弄權負責,是不是有點太離譜了?
那成化帝對於原本出身自萬貴妃身邊的宦官高看一眼,也不是萬貴妃按頭要求的啊!】
朱見深忍不住連連點頭。
沒錯,他寵愛誰,願意讓誰享受高規格的待遇,與他們這些前朝大臣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