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章 旅行vlog【二三】(2 / 2)

?本作者梨遙提醒您最全的《開局給秦皇漢武惡補科學[直播]》儘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畢竟是亞洲曆史上發現最早的直立人種呢。】

古人們:……

他們算是已經看透了,天幕出去旅行,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得到處合那個什麼照,不管對麵是什麼,都能如此興致盎然地跟彆人合影。

不過,聽天幕如此煞有介事,還什麼顱骨複原法的,莫非當真是真有其事?

畢竟他們之前可是有見過呢,天幕那個時代的人用那個什麼藥水,就能讓已經變成泥濘碎屑的竹簡複原呢!

這個聽起來雖然更誇張了一點,但……

他們心中有些沒底。

畢竟都放在那什麼教科書上了,總不能還是胡謅的吧。

天幕正經起來的時候,偶爾還是蠻正經的,確實很能迷惑人心。

【不過藍田人跟如今我們所熟悉的人類演進對象的晚期智人相比,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除了五官上保留了更多原始的猿人的特征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其腦容量隻有700多毫升,僅為我們的一半。】

【像這邊的,距今20萬年的元謀人呢,腦容量就已經達到了1120ml左右了,可以說,這樣的演進速度,那還是很快的。】

腦,腦容量?

那是何物?

聽起來就怪嚇人的。

不過想到這是天幕,又覺得好像還挺正常的。

【這一單元呢,其實主要就是一些熟悉的新石器時代的陶陶罐罐們了。】

【文明的曙光,正是從這些簡樸卻並不簡單的器具開始,最終走向屬於自己的輝煌,散發出經久不熄的耀眼光芒。】

【我們從距今約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與半坡人等的曆史遺存之中,窺見了器物演進的諸多過程。】

【人類也在使用工具,製作工具的過程之中,與猿人區分開來,得以愈發成熟,成為了現如今我們所自我認知的這個族群。】

多少年前?

他們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百一十五……萬年前?

天幕之前說他們是在距今多少年前來著?

突然覺得自己離天幕的時代還挺近。

【但我還是要說一句,不愧是陝曆博啊,就連裡麵的陶陶罐罐們,可能由於藏品基數的龐大,整體能被放出來展出的這些,也都更加精致一些。】

【幾乎每一個上麵都有風格各異的花紋呢。】

【看多了還是彆有一番風味的。】

古人們看著被天幕放出來的那些陶製的,很不起眼的瓶瓶罐罐們,忍不住還是陷入了一陣沉默之中。

雖然他們也知道時間久遠,但是……

感覺震撼天幕那個時代人的東西,似乎永遠跟他們想象的不一樣。

所以他

們不會也把自己使用的什麼鍋碗瓢盆也都當作什麼寶貝就這麼給人放出來展覽吧。

眾人思考了一下自己平日用的器皿,決定要讓工匠們上點心。

還是有點古人包袱在的。

劉徹越想越覺得此事甚為可能。

畢竟連那個長信宮的一個普通的鎏金宮燈都是什麼禁止出國的國寶文物來著。

【還有這個,這瓶子口這麼小,底又跟個錐子是的,隻能是喝水的了吧,彆的進去了也吃不著呀。】

【還挺獨特,也不怕戳著自己。】

【哦,介紹說是釀酒用的,很好,有點用但不多的知識又增加了呢,原來我中華的酒文化也如此源遠流長啊。】

【沒事沒事,有酒是好事,飽暖才思□□呢嘛,這不正反過來說明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自給自足,有了足夠充實的食物果腹還能順便釀點小酒喝喝了嘛。】

這話說得倒是很有幾分道理。

但是……

這樣的器皿,如何釀酒?

遠在千年前的古人們終於也感受了一把後世人考古探索求知的動力根源。

【開山之作雖然確實足夠有分量,現如今我們針對史前年代的考古發現樁樁件件都在刷新我們遠古的曆史與認知。】

【但那到底是一個太過遙遠且文字未生的蒙昧歲月,隻能從器物演變之上進行猜測考證。】

【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畢竟西安開始正式邁入了自己的帝都歲月,不對,這個時候應該還隻是王都。】

【正式開始進入第二單元——鳳鳴岐山。】

不錯,終於要到他們有些熟悉的時代了。

還是周朝比較符合他們的邏輯認知。

什麼猿人,什麼新石器,確實對於現如今的他們而言,還是太過炸裂了一些。

周朝的曆史,他們早就倒背如流了!

【沒錯,直接跳進西周的懷抱了呢,要看商朝,還得是去殷墟啊。】

【而正是自這一單元,我們的國寶級文物終於開始漸漸顯露出自己的麵貌來。】

【沒辦法,誰叫西安地底下還有辣麼大一片的,被稱作是周原故地的地方呢,一個鼎接著一個鼎地被發現,每發現一個,都是一個震撼曆史界的大新聞呢,就這麼豪橫。】

【如果說新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瓶瓶罐罐的話,那麼最能代表周朝氣質的,那絕對是青銅鼎了。】

【雖然說“禹鑄九鼎象九州”,也就是說保守估計從夏朝起中原就已經開始流行起這種器皿了。】

【青銅器更是商朝的代表□□物,沒有之一,畢竟是青銅王朝嘛。也出土過如後母戊鼎這種重量級的文物。】

【但耐不住周朝的鼎實在數量夠多,且人家上頭是真刻字啊,刻的那還叫一個密密麻麻,考古成果斐然啊,所以陝曆博十八件鎮館之寶之中,竟然有三件都是西周的鼎。】

啊這……

天幕怎麼不講武德?!

跟你聊西周,你怎麼不談史冊,直接就談起鼎來了?

另外……

商朝的後母戊鼎,那又是什麼?怎麼從來沒聽過?這不應當啊。

究竟到底是誰離商朝的年代更近一點啊?

難道挖墳真的能有這麼大的作用?

開始懷疑人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