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化工(1 / 2)

大秦嬴魚 一口香 9221 字 4個月前

了解過化工的人都知道, 堿是現代化工的基石,沒有堿,很多工業活動都沒法開展。</p>

不說以後, 隻說現在, 秦國要想發展羊毛紡織, 想要製造肥皂,隻這兩項, 就需要大量的堿。更彆提, 秦魚還想把紙造出來,改善鐵的冶煉技術, 發展印染技術, 要是可以的話,再燒幾塊玻璃, 堿的需求量,簡直是指數級的。</p>

但是, 這個時代, 化學還隻是術士們騙人的把戲罷了,連最起碼的理化啟蒙都還沒開始呢, 更彆提對堿的應用和製造了。</p>

在秦魚的記憶力,用堿最方便最簡單的, 就是找到堿礦, 直接開采。他記得河南那邊就有一個?內蒙古草原那邊的鹽堿湖也是一個選擇,這兩個, 一個固態, 一個液態, 好處是可以經過簡單處理之後直接使用, 壞處也很明顯, 秦魚自己連礦藏大體的位置都記不清楚,更彆提去跟人形容去特地找了。能不能找到且不說,他從一開始就沒法解釋他是怎麼知道這些的。</p>

另一個最笨也是最耗費的方法,就是燃燒含鈉、鉀的植物,比如豆杆,比如海帶、水草等海生植物。在秦國,豆杆是作為芻禾的一種,可以喂養牲畜,是要作為賦稅種類中的一種上交的,而海帶等水產,離秦國就更遠了,更不現實。</p>

或許,等秦一統天下的時候,可以在齊國沿海建造一個製堿輕工業基地,但現在,還是彆想了。</p>

也還有一個折中的方法,那就是用粗鹽或者飽和的鹵水製堿,秦魚從一開始就打的這個主意。</p>

粗鹽,是經過將海水、地底鹵水日曬風吹得到飽和鹵水,然後經過過濾熬煮之後,得到的固態晶體。秦魚不隻一次的吐槽過這個時代的鹽發苦發澀不好吃,就是因為製鹽技術粗糙,得到粗鹽之後就流入市場售賣了,粗鹽裡含有鈣、鎂等輕、重金屬物質,吃在嘴裡自然苦澀。</p>

而要減少這種苦澀,光用水煮是不行的,或者用化學反應讓重金屬變成固體過濾出來,或者吸附出來。</p>

比如,向鹵水裡加入過濾後的草木灰水,攪拌讓鹵水裡的鈣和鎂等輕、重金屬物質與碳酸根充分反應,形成碳酸鈣等沉澱物質,然後過濾出來的液體就是比較純淨的鹽水了。但這個法子,非常的廢草木灰。</p>

秦魚則是從第一次用鹵水做出毒豆腐裡得到了靈感,他將粗鹽重新化在水裡熬煮,然後往裡麵添加新鮮的豆漿,豆漿裡含有大量植物蛋白,遇到金屬物質會膠化,因為豆漿足夠少,粗鹽水足夠多,豆漿膠化之後不會沉澱在水底反而會形成泡沫漂浮在沸水上麵,用笊籬將這些泡沫撇除,剩下的,就是非常純淨的鹽水了。</p>

繼續煮沸熬乾之後,棲出來的,就是雪白的細鹽。</p>

這兩天在王宮裡吃的鹽,秦魚猜應該就是秦大母重新熬出來的。</p>

再說回堿。秦國地理位置遠離大海,海水是不用想了,但秦國是有鹽井的,自從蜀國被秦國變成蜀郡之後,蜀郡出產的井鹽,就足以讓秦國免受他國鹽產製約。</p>

從鹽井裡打撈上來的地下鹵水,通過日照和風,將鹵水變成飽和鹵水,然後進行初步過濾,通入二氧化碳,鹵水中的多種金屬物質與碳酸根結合之後沉澱,形成的液體就是堿液了,這種堿液,其實是氯化鈉和碳酸氫銨的混合物,單純用作洗滌劑的話,是沒有影響的。至於二氧化碳,也非常容易得到,煆燒石灰石就能得到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生石灰。</p>

這種單一的生產方法,其實及其浪費氯離子。鹽就不說了,民生之本,但還有一種物質,也可以稱作是民生之本,那就是氯化銨。</p>

氯化銨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功業原料,它既能作為粘合劑,也能作為氮肥,還能作為助染劑,將布匹的顏色染的更漂亮更持久。</p>

將氨氣通入飽和的食鹽水中,就能生成氯化銨。如果要在製堿的過程中生成氯化銨,也很簡單,先通入氨氣,然後再通入二氧化碳,經過過濾和煆燒之後,就能得到氯化銨和純堿。</p>

那麼如何得到氨氣呢?</p>

這一步,早在他第一次來到櫟陽,進入左室見到原煤的時候,秦魚就</p>

已經心有腹稿了。眾所周知,剛采出來的煤被叫做原煤,是不能直接燃燒使用的,因為原煤裡麵含有大量的硫、氮等物質,燃燒起來會與氧結合形成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有毒氣體,並生成大量煙霧,極易讓人窒息中毒死亡。但如果將煤填入煤窯裡煆燒,不僅能得到沒有毒氣的焦炭,還能得到氨氣,以及煤焦油。煤焦油可是個寶貝啊,如果將煤焦油蒸餾分流得當的話,將會得到柴油和汽油,什麼油燈啊火焰彈啊就都可以安排上了。</p>

至於焦炭,用來冶煉,可以輕鬆的將溫度提升到一千度以上,比那什麼木炭竹炭的好用多了。</p>

這個過程就叫做煉焦。</p>

煉焦的過程中還會生成苯等副產品,用堿洗滌過的羊毛水中含有大量的羊油脂,沉澱之後的脂泥經過苯的萃取,可以得到羊毛脂。</p>

羊毛脂啊,用處可大了。有了羊毛脂,護膚品和化妝品產業就完全可以做起來了,盔甲和兵器的養護也可以省下大量的動物油脂了,這可是完完全全的廢物變寶物啊。</p>

最後,如果有了堿,製造肥皂的時候,是不是能棲出甘油來?若是有了甘油,是不是能肖想一下□□......</p>

所以說,秦王問秦魚,你是不是已經都打算好了。</p>

秦魚的確已經打算好了,但這個打算,他真的可以說出來嗎?</p>

經過謹慎思考之後,秦魚的答案是不能。</p>

倒不是說他怕秦王問他這些知識和想法是從哪裡得來的,他是怎麼無中生有知道的,而是以上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簡單能做成的。</p>

經過這幾年有限的實踐,秦魚已經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就隻能是理論知識,它和實際操作,完全是兩碼事!</p>

更何況,秦魚自己知道的也僅限與義務教育所學,他這樣的,連個半吊子都算不上,實在沒有勇氣跟秦王科普後世經過兩次工業革命、經過兩千多年的胎孕才生長發育起來的化工知識和產業鏈。</p>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口氣也吃不成個大胖子,秦魚已經下定決心,一步一步的來,穩步苟發展才是王道啊。</p>

秦王有問,秦魚自是要答,但他打算先說一下水車和沼氣的事。</p>

秦魚道:“大王,現在是夏天,羊毛的事可以先放一放,我覺著當務之急,還是夏收的事更重要一些。今日我去沮水河邊看水車去了,墨者們已經造出了水車,夏收過後,種植菽和稷迫在眉睫,有了水車,百姓耕地用水就可以更方便一些了。”</p>

秦王對秦魚轉移話題的行為有些不悅,但他對秦魚有著對旁人沒有的充足耐心,他順了口氣,道:“說起夏收,寡人倒是很好奇你那三畝麥田裡能收場來多少麥子。”</p>

說起這個,秦魚笑了,他道:“大王,如果今年我的麥地裡能有大豐收,那用我肥地的法子多種植菽,等到秋收過後,燃燒菽杆,就能得到許多的草木灰,這樣大王洗羊毛的藥劑就有了。”</p>

在五穀當中,菽最好種植,若是沒有非常大的自然災害,基本能做到旱澇保收,還能肥地,彆說是秦國上下,就是六國上下百姓們,每家每戶都會種植菽,可以說菽是這片土地上最普遍的一種植物,因此,秦王並沒有疑惑秦魚為什麼要把菽單獨拿出來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