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楚太子(1 / 2)

大秦嬴魚 一口香 11465 字 4個月前

馬上就要夏收了,範雎正在跟秦王討論軍功發放和前線糧草供應的問題,王令已經起草好一半了,剩下的還在斟酌。</p>

曆來出兵,要麼是夏收之後,要麼是秋收之後,從來沒有春耕之前出兵的。</p>

無他,誤農時,傷根本。</p>

但近幾年,武安君白起有了開春出兵的習慣,看在六國眼中,那就是殺神果然是殺神,連最基本的三月勿殺生的倫理道德都不顧了,秦國果然是虎狼野蠻之國!</p>

罵名是被白起擔了,但範雎要摸著良心說一句,開春出兵的主意,還是他定下來的,白起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p>

不過,範雎可還沒有自信到覺著白起是順他的勢,他跟秦王都知道,白起到底是順的是誰的勢。</p>

今年開春,白起攻打南陽,驅散為主,殺敵為輔,整個南陽地區是彆想春耕了,韓人跑的跑,散的散,被俘虜的被俘虜,相比於以前的奇兵突襲,絞殺敵軍的有生力量,這次白起的作戰手法是利用秦軍的器械優勢平推南陽,占領土地為主,若非必要,不再殺敵。</p>

白起的作戰手法改變了,似乎倒退回春秋時期禮而用兵,攻占敵人城郭上去了?</p>

有識之士,在了解過白起攻占下來的土地是如何處理的之後,心中似乎有了一個模糊的念頭,秦國,正在以一種更仁善但更徹底的作戰方法,征服山東之人。</p>

秦國的征戰之策,在糧草充足的供應下,確實已經改變了。從現在起,秦國每攻占下來的一塊土地,都要思考,如何收服這塊土地上的人心,而不是殺其父祖,擄其妻女,征服他們世代生存的土地,然後從秦國腹地遷秦國之民過來生活。</p>

"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p>

這是秦魚引用《三國》裡的一段話,範雎覺著很有道理,就用自己的思路,將之轉換成更符合秦國實際的新的國策。</p>

那就是,敵人還是要殺的,畢竟戰國,是一個武德充沛的時代,要馴服敵國之民,恩威並施,威重於恩,是很必要的。</p>

白起,就正在南陽之地實踐這個新的征戰策略。他每占領一地,就安排兵尉帶著兵卒和俘虜對打下來的土地按照秦人的耕種方式進行補種,補種的空檔正好給韓王跟秦王交鋒的時間,雖然這個交鋒韓王是被碾壓的那個,但過場嘛,還是要走一下的。</p>

>就這樣打打停停,戰爭一直在持續,但其實戰場上死的人,三五千吧,連之前白起征戰的殺敵的一個零頭都夠不上。</p>

韓人死的少,震懾少,就給了韓王一種其實韓人很能打的錯覺。</p>

韓王有了這個錯覺,給秦國易地求放過的想法,就不是那麼堅定了,將要給的地,答應的也沒有那麼痛快了。</p>

秦王佯裝惱怒,但其實他心裡並沒有很急,因為這都是假象,都是為了在攻戰的同時,不耽誤南陽土地上的土地生產,邊攻邊種,就地收獲,能節省很多軍糧呢。</p>

等到秋收之後,就是南陽徹底易主的時候,至於能從韓國手裡得到多少多餘的土地,就看秦國的謀士和韓國的謀士,誰更給力了。</p>

所以,秦王並不著急。</p>

秦國的夏收開始了,南陽因為是補種的,已經耕種過的地上,夏收要晚一些,但之前新攻占下來的土地,要好好的收拾收拾,準備夏耕了。</p>

近幾年風調雨順,該下雨的時候下雨,該晴天的時候出太陽,秦國有看天時、天象的太史,按照太史給出的節令建議,隻要大差不差的不要超出太多,一般不會有大問題的。</p>

白起打算在南陽之地早日開始夏耕,這樣,等秋天的時候,種下的穀物就可以早日成熟收割了。不過,白起還是往鹹陽送去了奏疏,要糧,要牛羊。</p>

南陽多山啊,山上不能種穀物,放養牛羊總是可以的,還要攻打上黨呢,在此地養上一兩年的牛羊,軍糧基本上能解決三分之一,要早做打算呢。</p>

而且,韓國的百姓見秦軍居然不殺人,有膽子大的撐不住肚餓,從深山中跑出來了,要是能收服他們為己所用,攻打韓國,能史容易一些。</p>

對此,秦王深以為然。</p>

另外,為了安撫兵卒,鼓舞士氣,白起打算在夏收之後,封一批軍功爵。</p>

如今秦國改變策略,不再提倡以敵人的人頭換軍功爵,戰俘也可以換軍功爵,戰俘和人頭還是不一樣的,如何換算,臣以為…...</p>

秦王看完白起起草好的軍功爵換算標準,把範雎叫來,一同商討此事,以及,商量往前線送糧送牛羊的問題。</p>

要說牛羊,自然是櫟陽和上郡那邊最多了,秦王要秦魚來一趟鹹陽,商討一下送多少牛羊到南陽地區,走哪條路,怎麼送過去,誰去送,送牛羊活物可跟運糧不一樣,要保證成活率</p>

,需要更繁瑣更講究,秦王想把秦魚叫過來一起商討,順便,有段日子沒見麵了,咱們是不是要見見麵,敘敘舊,聯絡聯絡啊?!</p>

秦魚收到這封略帶抱怨的爰書,回想一下,從上次雍城分彆之後,已經小半年沒見麵了,確實要去鹹</p>

陽看望看望君王的。</p>

櫟陽官滿民順,秦魚就是長時間離開不管事,也不會出大問題,所以秦魚隻是跟縣丞和縣尉說了一聲,要他們看好家,就帶著自己的護衛和仆從出發去鹹陽了。</p>

櫟陽路邊種果樹已經好幾年了,這幾年裡,在路邊種植果樹,已經成了櫟陽周邊的一種風氣了。</p>

路邊所有的果樹,都是秦國的公有財產,秦律明文規定,摘不是自己家的果子,不管這個果子是庶人家的,還是國家的,都算偷盜,要砍手的。</p>

百姓家中自己到底種了幾顆果樹,是記錄在沒個人的戶籍竹簡上的,可以說,秦國的每一顆果樹,都是有明確的主人的,你說野生的?</p>

咳,所有野生的,都是秦王的,你說這野生的有沒有主人?</p>

有這麼一條嚴苛的秦律擺在那裡,在秦國路邊種的果樹,沒人敢偷摘。</p>

當然,敢偷的,而且是有明確的證據證明你偷果子的,已經被剁手了。</p>

每顆果樹上結了多少果子,都有亭長派手下的小吏來數,並做好記錄,等到果子成熟的時候,就要摘取不少於這個數量的果子,這種果程,跟在糧田裡取程收稅,是一樣的道理。</p>

秦魚覺著吧,一顆果樹結這麼多果子,你或許能數明白,那這嘩啦啦一大片的果園,你能知道這裡麵到底有多少個果子?要是有人偷偷的摘一個,吃了,你怎麼知道?</p>

但秦國的亭長,每年都能抓到幾個偷果子的,而且多數都是舉報被抓的。</p>

哦,秦國還有一個嚴苛的連坐製度呢,你要是看到一個人蹲在路邊吃果子,而且知道他家裡沒有種植果樹,那你就可以告他偷盜了。</p>

也不是一告一個準的,被告者可以自證這是自己花錢買的,彆人送的,跟人換的,隻要你能證明自己不是偷的,告發就不成立。</p>

非常雞毛蒜皮,但若是告發成功了,後果卻是非常嚴重的。</p>

因為,在現如今的秦國,你若是因為上戰場受傷斷胳膊斷手斷腳的,保管你餓不死,公子魚總會能給你找到適合你的工作,並獲得豐厚的報酬。但你</p>

若是因為偷盜斷手,那麼,不僅不會受到接濟,還會受到排擠,畢竟,誰願意跟一個小偷交往呢?</p>

所以,在秦國,犯了偷盜的成本,高昂的讓人無法接受,路邊的果子,就得以保全了。</p>

因為種的多,產量就高,所以秦國本土的水果價格,一直非常低廉,但也沒有低廉到傷濃的地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