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 23 章 交鋒(1 / 2)

“嗨, 喬恩、裡奇!”蕾切爾的臉上掛著笑容,有點得意,“我今天正式簽約了!”

喬恩淡笑, 垂眸注視麵前的女孩:“嗯, 祝賀你。”

蕾切爾忽然有些赧然,下意識移開眼轉向另一邊的裡奇.科爾曼。

“Yo,這不是我們未來的大明星麼,祝賀你,蕾!”裡奇.科爾曼適時露出笑臉, 伸出拳頭跟蕾切爾碰了碰,“我們接下來可以繼續一起工作, 酷斃了。”

如無意外, 《Hallelujah/孤獨的星》將會做為蕾切爾的首張雙主打單曲碟,配合電影《孤星》的宣發, 大約提前電影上映一到半個月左右發行。

事實上,蕾切爾將會簽約這件事從昨天開始就傳開了,所以今天公司裡出現的人也特彆多,除了想要打探消息的各路人馬之外, 這個女孩尚未確定的首張專輯製作人成了眾人最關心的話題。

有人說是為凡妮莎.卡爾頓製作了首專《Be Not Nobody》的榮.費爾,也有人說是汀巴蘭德——就是那個被稱為暢銷單曲締造者的Timbaland——而小道消息是,合約到期的阿瑟.萊特才是最終贏家。

顯然目前為止, 大部分人不清楚尼爾.科恩為蕾切爾.洛芙這位超級新人所安排的執行製作人。當然,也有可能他本人並沒有真正做出決定。

蕾切爾看了看喬恩, 又看了看裡奇.科爾曼, 真誠地說:“謝謝你們,為《Hallelujah》,也為《孤獨的星》。”

裡奇.科爾曼聳聳肩, 狀似無意地透露:“不客氣。以及,為了《Hallelujah》連夜工作還去說服喬治.米勒的人也不是我。”

——喬治.米勒是電影《孤星》的導演,因執導《瘋狂的麥克斯》係列而聞名。

聽了這話,蕾切爾的目光順勢又落回到喬恩臉上,輕輕地說:“謝謝。”

“這是我的工作,蕾切爾。”喬恩目光真誠,“而且我相信,一年之內,你將會成為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之一。”

他沒有刻意誇耀他從中做出的種種努力和斡旋,無論是把《Hallelujah》交給她演唱,還是動用人脈關係將這首計劃外的歌加入電影原聲配樂和她將會發行的雙單曲碟。

她的聲音有那麼重要嗎?

是的。

至少對於喬恩來說,這兩首歌非她不可。而他做的一切也是為了讓最終成品更為契合自己的創作。

但從蕾切爾的角度,顯然又有些不一樣。

她唇邊的弧度加深了幾分,望著喬恩不說話,但盛放著亮光的眼睛裡分明把什麼都說了。

這兩人默默對視,原本應該是一幅讓人賞心悅目的畫麵,隻是沒過多久,喬恩把雙揣進口袋裡,有些笨拙地移開自己的視線。

裡奇.科爾曼心底了然,出聲打破僵局:“So,yeah,你知道嗎,姑娘,最近這一切就像五年前關於艾麗西亞.凱斯那場簽約爭奪戰的重演,人們對你寄予厚望,所以你首張專輯的製作非常重要。”

“哦,對了——”蕾切爾頓時回過神來,看向裡奇.科爾曼,語氣真誠極了,“關於這個,你有什麼好建議嗎?”

“首先,他們會給你找個執行製作人,也就是負責專輯總體效果的人。”裡奇.科爾曼目光微閃,黝黑的臉和一口大白牙給人一種憨厚又熱心的感覺,“聽過好萊塢的製片人中心製嗎?某種意義上,專輯的執行製片人就像一部電影的製片人,他將幫助你整合資源、保證音樂的水準、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取得平衡、以及讓你和你的樂隊呈現出最佳狀態。執行製作人就是你這張專輯的大總管,所以我的個人建議是,你得挑個人脈、專業才華、以及行事風格,都能跟你合拍的。”

毫無疑問,環球音樂會在接下來的最少兩年內力捧蕾切爾,這其實有多方麵的原因。

一來,其它幾家大型唱片公司都陸續推出了新生代的女歌手,尤其是J唱片的美偶一姐凱莉.克萊森和哥倫比亞唱片的碧昂絲即將發片,環球一係急需捧出一位新的DIVA與之對抗。一百萬美元對於財大氣粗的環球並不算多,對於新人歌手卻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噱頭;

一來,尼爾.科恩和他的頂頭上司丹尼爾.萊文也同樣需要一位新的DIVA來加強他們在公司的話語權,尼爾.科恩是以新視界唱片為踏板,野心直指環球母公司,而丹尼爾.萊文則忙著爭家產,正是需要展現實力的關鍵時刻;

三來,蕾切爾本人完全具備成為DIVA的條件。她在音樂上的天賦和才華無需贅述,更重要的是她的賣相非常好,隻要經過商業包裝之後,她的音樂風格和高挑外形都能撐得起大場麵。環球音樂旗下的另一個廠牌去年推出的鋼琴才女瓦妮莎.卡爾頓就在這一項上吃了大虧,歌不錯,唱片賣得也不錯,現場表演卻不儘人意。至於其他的嘻哈女歌手更彆提了。

最後,唱片公司從來不會放棄任何值得挖掘的新人,即便90%的新人都倒在了成名前和三專魔咒後。

“比如?”蕾切爾已經品出裡奇.科爾曼的潛台詞,聲音裡透出幾分了然。

“比如,我和喬恩!”裡奇.科爾曼大大咧咧拍拍胸口,自信滿滿地說下去,“難道你不認為我們之前的合作很愉快嗎?相信我,蕾,我們三個人湊在一起,絕對爆紅!”

喬恩隻是笑笑。

但他臉上也有著相對矜持的自信,顯然也讚同裡奇.科爾曼的觀點。

這個圈子可不講究什麼東方式的藏拙或者中庸,鋒芒畢露才是生存之道。比如背景和才華都不缺的喬恩,從大學時期就混跡於紐約地下DJ的圈子,有了名氣之後才得到了唱片公司的一紙合約;而裡奇.科爾曼乾脆來自於嘻哈宇宙中心亞特蘭大,靠著紮破某位製作人的汽車輪胎,“陰差陽錯”地獲得了對方的賞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