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霓在宮殿門口撞見一隻探頭探腦的小光頭。
她本來很難過, 抬眼一看時,被這顆圓滾滾,光溜溜的腦袋逗笑了。
“你……”青霓招招手, 眼中帶笑:“過來。”
小光頭身體猛地向前一躥,如林鳥,似羚羊, 躥到神女麵前, 眼睛亮亮:“明四皇子, 燕王棣,拜見神女!”
腦袋晃了晃,垂拜下去, 頭頂好像被上好工匠打磨拋光一樣, 又白又亮。
明朝, 自宮廷到民間,都有給兒童剃發的習慣,而且是全部剃掉, 一根不留。官方對此稱呼是“如佛子焉”。
——不知是否因為朱元璋曾經當過和尚。
反正,神女忍不住摸摸這腦袋瓜子。
朱棣眼睛更亮。
這算不算仙人撫我頂啊!
等等……
朱棣糾結。
仙人撫我頂, 後半句是結發受長生, 俺沒有頭發, 這長生還算數嗎?
對於小朱棣那活躍腦電波,青霓隻是輕笑一聲,像是挑瓜一樣曲起手指敲兩聲,問:“小殿下前來,可是有甚事?”
朱棣很誠實地說:“俺想知道俺以後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朱棣不知道神女會不會告訴他,他隻是想來試一試……
“俺想知道俺長大以後,有沒有領兵出征, 揚俺大明國威,將北元賊子清掃乾淨!”
微光浮動在窗紙上,小皇子抬起頭,眼中光芒碎亮,像是鑽石揉在裡麵。
青霓眼前忽然好像看見八歲的自己,對方那一聲“謝謝你,你讓我知道,我長大之後變成一個很棒的大人了”猶在耳畔。
神女微微一笑。
花盆裡,還在盛開的花羞澀閉合。
朱棣睜著大眼睛看神女,半點不害怕地問:“神女為何發笑?”
神女輕柔地摸了摸他的腦袋。
“你長大以後……變成很值得你自己驕傲的人了。”
“真的嗎!”
“是啊。”神女眼中流露出慈祥:“仁宗皇帝的征北大將軍。”
這隻是一個誇張說法。
網絡上盛傳永樂大帝朱棣登基後一心在外打仗,國家全丟給太子——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管理。說朱棣寫作皇帝,讀作征北大將軍,朱高熾寫作太子,讀作永樂朝實權天子。更有人說永樂盛世全靠太子朱高熾。
但實際上,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朱高熾不過是監國了八年,時間確實不短,卻也不能說永樂一朝全靠太子。
*
朱棣卻沒聽出神女是調侃,隻覺神女人真好,他忐忑著來問一聲,神女居然大方告訴他。
而且,仁宗!肯定是俺哥!
仁這個諡號多符合俺哥啊!給他做征北大將軍,俺願意!
朱棣忍不住雀躍道:“多謝神女!俺一定好好學兵法,不讓日後之事發生改變!”
他明白的!就算他現在知道他以後會當上大將軍,但如果不好好學習,日後也會因此與大將軍職位失之交臂。
與朱棣稍說一會兒話,青霓心情好上許多,再聽得係統那邊說,已經完成她指示,將醫書全交給朱元璋,心中更加歡愉。
“那就好。”她在腦中和係統對話:“不為天下蒼生,就算為了他朱家子孫,也一定會努力鑽研醫術。”
而上行下效,上麵重視醫術,底下人自然也會投其所好,如此,明朝醫術應該會比曆史上更好,百姓也能多存活下來。
——曆史上,明代總人口,最多時是萬曆年間兩億人,清朝鹹豐年間卻有四億三千萬人,足足是明朝兩倍。而清朝人口暴漲,有一部分原因便是賴於清朝醫術的進步。
係統:“那衣衣我回來啦!”
青霓:“再等等,你順道說一說土木堡吧。總得讓朱元璋知道,明朝官員有壞也有好,免得他回頭大開殺戒。”
係統:“嗯嗯!那我要怎麼說?”
“你就這樣……”
*
朱元璋讓人將醫書拿下去,放到他書房中。
本以為今天這事算結束了,轉頭一看,發現蛇神獸沒有動靜,甚至盤回座位上。
朱元璋:“?”
朱元璋謹慎地問:“神獸……可是神女還有指示?”
百官驚魂未定,聽得此問,輕輕一晃腦袋,鬢角汗珠便飛甩下來不少。
怎、怎麼還有啊?!
座位上,蛇身雖小,投射出來的影子卻是龐然大物,好似要張開血口——
“沒什麼指示,我隻是想到了土木堡之變。”
底下,武官臉色微變,一般說到“變”的,通常都是有人謀反。而謀反……大多數時候都和武官有關,極少數才是文官。
“土木堡?”朱元璋憶起明末那會兒,火器大師畢懋康非常急切想要和他說有關於土木堡的事,但由於他事務繁忙,最終還是沒能聽到。
難道是這個?
然而,五彩小蛇卻話音一轉:“你們知道朱由檢為何不往南京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