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殘血宜】1.10(2 / 2)

真的不想學木工活的太子:“……”

——母後救我!皇叔救我!夏伴伴救我!

大概是看出太子的不情願,朱由校還是有點失落的將這母子倆給放走了。

太子是真不喜歡親手做木工,畢竟他的雙手要去寫字畫畫拉弓射箭還有拿劍練武,而且人生苦短,如何能將時間浪費在自己不不感興趣的事情上麵?

這邊太子先跟皇叔信王學習書畫,隨後又跟母後學習琴棋,最後就是跟夏伴伴練劍。

真不是他說謊,夏伴伴的武功可比宮裡好多師傅都要好,而且還對他十分特彆,溫柔有耐心還會跟他對打,完全跟宮裡那些從不教真本事,還連對打都不敢和他打的師傅不一樣。

比皇上還要緊張這根獨苗苗儲君的武官:“……”

——太子殿下您就放過老臣吧!萬一殿下您出點什麼事,老臣真是萬死難辭其咎啊!

出身尊貴又從來沒吃過苦頭的太子其實也是有點反骨在身上的,練武他還是最喜歡找夏伴伴,特彆是在太子知道夏伴伴居然什麼都會,而且還幾乎是樣樣精通時,那簡直都要震驚太子全家了!

要不是擔心讓夏伴伴想起不高興的往事,太子都要問一下夏伴伴為何會進宮做太監。

也不是說當太監特彆不好,而是不值得也不合適。

夏伶的異常已經十分明顯,便是黃嬤嬤都能看出來,不過後來黃嬤嬤親自去打聽到夏伶是因為被仇人尋仇,然後不幸被……咳咳那個,然後武功也被廢掉,幾乎就是個廢人,於是心灰意冷之下便進宮。

“倒也是個可憐人!聽說就是如果還待在宮外,怕是還會有仇人尋上門來,於是隻得進宮保命了。”

黃嬤嬤作為一生未嫁又年紀較長的人,也是比較容易傷春悲秋,尤其是她自己日子過得好,那就更見不到人間疾苦了。

小太子喜歡夏伴伴,又愛好練武,那就更是同情不幸遭遇的夏伴伴了,於是便捏緊拳頭信誓旦旦的說道。

“夏伴伴好慘啊!而且孤問他要不要為把仇報回,夏伴伴居然還說什麼冤冤相報何時了,那仇人之所以能報複他,就是因為他自己的無用而已,於是便不願意再報仇回去。唉,看來孤以後要對夏伴伴好一點。”

正隨意聽著的桃夭:“……”

——不是?你們居然就這樣相信了?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明顯就是漏洞百出啊!

但很明顯坤寧宮裡的人都已經被夏伶給不動聲色的收買了。

桃夭對這個夏伶並沒有什麼惡意,最多就是有點懷疑他的真實身份。

不過在觀察一段時間發現夏伶真的就是每日勤勤懇懇乾活,不是教太子武藝,就是為她梳妝打扮和侍養花草。

總之就是看起來每時每刻都在忙碌著,一個人就能乾三個人的活。

到底什麼原因能讓這個人如此有恃無恐,直接將異常都擺到明麵上來?

當知道夏伶姓夏時,桃夭最先想到的就是夏家,遙遠又深刻的記憶一直都縈繞在桃夭心裡——她不是沒有提過要為夏家報仇雪恨的要求,隻不過就皇帝那個棒槌,主打就是很會畫沒有後續的大餅。

一般隻要桃夭提出什麼剿匪寇為親生父母報仇或是溫家的滔天惡行,他就都說待平定遼東後金之亂之、後再安排。

結果就是這麼說著說著,溫家被滅門了,匪寇也一夜之間沒了蹤影,全部都是隻留下一地的屍體。

因為屍體都是男子,於是當地村民直接就流傳有被那些賊寇害死的女子,比如什麼遭受淩.辱的女鬼,被滅滿門的鬼新娘,反正就是有多恐怖便說多恐怖,直接讓當地都出現了厲鬼之說。

直到後來有知情者說皆為“金蛇郎君”所為,方才止息一段時間。

但之前傳得沸沸揚揚的厲鬼話本,還是因為深受百姓喜愛而直接流傳於後世,被明末極為出名且受人追捧的聊齋先生蒲鬆齡給收錄在《聊齋誌異》之中。

不過女鬼還是被換回了“金蛇郎君”,一時之間又是風靡整個大明朝。

桃夭心裡大概是有些猜測的,而“夏伶”也很有可能知道桃夭已經有了猜測。

隻是因為朱由校這個皇帝還橫在二人之間,倒是一個保持沉默一個不動聲色的維持現狀。

——畢竟那可是皇帝啊!

而且宮中人多眼雜,若是一招不慎被發現了,那可是會連國朝根本都被動搖。

這樣的狀況就持續到天啟七年。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二日,皇帝朱由校崩於乾清宮,終年二十三歲,遺詔以皇太子朱慈焰嗣皇帝位。

新帝登基,宮人又被賜賞銀放出去一批。

而那些出去的宮人,若是不能或者不願意婚嫁,就是可以再去有些達官貴族乃至富商家庭當職,倒是也算一份體麵的活計。

畢竟這可是曾被宮中貴人差使過的人,用起

來就是倍兒有麵子!

就是這個時候桃夭才明白夏伶為何會有那麼一個悲慘的身世,畢竟就是夏伶那一出宮可能就會被仇人上門尋仇的情況,桃夭便是想要施恩放他出宮都不可能。

更彆說夏伶還很受太子,也就是新帝的寵信。

若是桃夭強製將人送出去,反倒是顯得她這個太後冷血無情,更會跟新帝之間的關係產生間隙。

果然就是高手出招,沒有一招是浪得虛名的。

桃夭很滿意自己當太後的生活,主打就是躺著把氣運給賺了。

至於男人不男人的,她不需要也不稀罕。

但顯然夏雪宜不可能就這樣隱姓埋名的待在心上人身邊一輩子。

或許人真的就是貪心,原本他沒有找到未婚妻之前,隻想著能看她一眼,確定她平安過得好就行。

但真的進宮見到了桃夭,他就又貪心的想要一輩子陪在她身邊。

可當真的能永遠相伴後,他就又貪心的想要相認相知,甚至是相守……

夏雪宜其實是在等一個時機,一個能讓他和桃夭相認的時機。

而這個時機也沒有來得很遲。

先帝下葬、新帝登基沒過一年,興樂二年初,大明朝各地就出現各種各樣的天災,災荒頻繁、糧食歉收,西北和中原受災尤甚。

信王和太後商量,隨後又與文武百官商議之後,最終決定為受災地區減六成田賦,同時還派人前去救災賑災。

隻是災難頻繁,單是靠朝廷救治,倒是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意思。

於是曾經有過這方麵經驗的信王和護國夫人再次去到災區——因為每到這種時候,就是上到官吏,下到大小商人開始發國難財的重要時刻。

也正是在這個階段,為了能儘快救治各種災情,太後親自詔令全天下有識之士,不分男女,有良策者進獻,或前去災區治理,皆可授官厚賞。

還有太後又提出以工代賑,以及用立碑紀念和準許商人子孫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等條件,使得南北各地富商紛紛慷慨解囊,要為大明朝這百年難遇的大災出錢出力。

至於在遼東和後金清軍作戰的將士們,那也是絕對不能斷軍餉和糧食衣物,否則清軍一旦入侵,便是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有執政的太後親自出麵給予各種好處,一時之間,無數忠君愛國之士,以及有所圖有所求之人皆踴躍相助。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這是連後世史書都忍不住驚歎的興樂盛況。

因為大明朝遭受了諸多天災,在朝中有眼線的後金清軍當即揮師北下,意圖趁大明遭難之際,便要了大明的命。

不過秦良玉、袁崇煥、孫傳庭等人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就把後金給打得哭爹喊娘,斷胳膊斷手斷腳的倉皇潰逃。

因為明軍對上清軍的大勝往往都是朝廷撥下豐厚軍餉之後,於是“明軍滿餉不可敵”的說法也是傳播甚廣。

而在明軍大勝之際,遭受大旱的陝西澄城也勉強被救了過來。

有朝廷的救援,賦稅被全部減免,還讓受災的百姓以工代賑重新開始新生活,倒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疲憊的王二結束一天的活,然後排隊領到一碗勉強算是粘稠的粥——這粥在分派之前,直接有官吏當著眾人的麵撒了一把黃土。

那些官兵解釋說這是為了防止有不缺這口吃的人來搶百姓的口糧。

像王二這些苦命人當然不會嫌棄,畢竟如果餓極了,他們可是連觀音土都能吃進肚子裡去。

萬分珍惜的吃完這碗粥,王二休息一會兒就又繼續起身乾活。

而讓王二感到幸福的是,傍晚的夥食居然是一個餅子和一碗稀粥。

雖然餅子吃起來很剮嗓子,味道也很是一般,但卻是難得可以飽腹的好東西。

此時吃飽喝足已經準備睡覺的王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原本應該已經被逼得活不下去,於是隻能悍然起義,他們一群走投無路的人殺死知縣、嘯聚山林,直接拉開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但此時王二就跟很多幸運的從天災中活下來,並得到朝廷救助的農民一樣,安靜恬然的沉沉睡去,絲毫不必擔心明日能不能活下去。

他們信任這個大明朝廷,就如同信任自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