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 30 章 你們找劉邦跟我劉季有什……(1 / 2)

第十章

“兩個興風作浪的亂臣賊子罷了, 也值得朕舉九州之力去搜捕?”

嬴政輕嗤一笑,“朕若在世,天下誰人敢亂?”

這話是大實話, 蒙毅頷首, 十分認同, “自然,陛下劍鋒所至,九州莫不臣服。”

“隻是這兩人終究是個隱患, 若是留著,難保他們不趁勢而起, 興風作浪,倒不如早早殺了, 永絕後患。”

“不急。”

嬴政搖頭, “不必勞師動眾去搜捕, 但也不可讓兩人逍遙法外。”

“蒙毅,此事你親自去做, 在不驚動天下黔首的情況下, 將兩人抓捕歸案。”

“朕倒是想看看, 這兩人到底有何能力,竟讓天......”

嬴政聲音有一瞬的停頓。

帝王看向在紗幔後的鶴華,往日總是神采奕奕的小團子今日精神並不好,整個人懨懨的, 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來, 就連她一向愛吃的小點心都不能讓她提起興致。

嬴政眸色微沉。

——既是她心心念念惦記著要殺的人,殺了也無妨。

嬴政收回視線,“若有抵抗,但殺不論。”

“喏。”

蒙毅應下。

“北擊匈奴之事準備得如何了?”

嬴政問蒙恬。

蒙恬道, “匈奴乃遊牧民族,春夏水草充足,他們安居樂業,不會滋擾邊境,但若到了秋冬之際,便會舉兵南下,掠奪我邊疆黔首以補充其物資。”

“故臣以為,若不想大舉用兵,便在秋冬之際以兵充民,隱匿在邊疆,待匈奴滋擾之際,以逸待勞將其就地斬殺。”

“此計雖不勞師動眾,但也不能將匈奴徹底斬草除根。”

嬴政不置可否。

蒙恬笑了一下,並不意外嬴政的不滿。

他們的陛下是位動輒出動五六十萬大軍將其徹底剿滅的殺伐果決帝王,東方六國,便是這樣在秦鋒之下灰飛煙滅。

而現在,大秦國策由大開大合變得保守,陛下心心念念的秦直道,阿房宮,全部停止了修築,這些事情本就不是三五年便能完工的事情,短時間內享受不到,陛下停工也無妨,但若讓他現在便接受以後不能對外大舉用兵,隻能用五萬人小打小鬨,這對陛下來講多少有些勉強。

“陛下,還有一法。”

蒙恬道,“可選些精於馬術之人充為精銳,此兵不需多,五千人便可,待摸熟河套地形之後,由經驗豐富的先鋒將軍率領,以匈奴之道,還施匈奴之身。”

嬴政眼皮微抬,這還有點意思。

“長途跋涉征戰,普通戰馬怕是支撐不住。”

嬴政略微思索,“此法雖需兵力不多,但極耗戰馬,一人兩三匹良駒來回更替,方能做到千裡奔襲仍不失戰力。”

“且此戰對將士的身體要求極高,若孱弱些,隻怕尚未抵達匈奴之地,便受不住顛簸而喪失戰力。”

“陛下聖明。”

蒙恬笑道,“良駒難求,精於騎術的軍士更難求。”

“秦兵多為步兵,攻破六國多為攻城戰,中原會戰,能夠一騎當千的軍士,怕是要百裡挑一,甚至千裡挑一。”

“那便挑。”

嬴政斬釘截鐵,“我大秦披甲百萬,難道還挑不出萬餘人的精銳騎兵?”

“喏。”

蒙恬忍俊不禁。

果然是他家陛下的一貫作風——殺伐果決,雷霆之力。

“宣屠睢。”

嬴政道。

九州雖平,但仍有匈奴南越尚未完全臣服,而匈奴南越之外,還有海外五大洲四大洋,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每一刻鐘都不容浪費。

屠睢大步入殿,拱手見禮,“陛下。”

嬴政頷首,小寺人引著屠睢入座。

“百越之地,不必再戰。”

對於屠睢這種人,嬴政從來開門見山,“朕已命廷尉李斯已收攏十萬徒刑,三年之內儘數遷往南越,歸化南越蠻夷之地,奉我大秦為尊。”

屠睢微微一驚。

——邊陲賤民之地,也值得遷九州之地的黔首入南越?

陛下瞧著也挺年輕,怎麼年齡還未上來,膽子便先不行了?

——這可不是往日氣吞山河的陛下。

屠睢看了又看嬴政,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嬴政的聲音仍在繼續,“入秋之後,你領兵五萬,與南越開市互商。”

“朕會給你挑選經驗豐富之官吏輔佐你,再從公子之中尋兩人陪你一同前往,你們幾人互相協同,務必將百越之地徹底秦化。”

屠睢傻眼,“陛下,邊陲蠻夷之地的賤民豈能與我大秦黔首平起平坐?”

“他們與禽獸為伍,更與禽獸無異,依臣之見,應該把他們全部殺了,殺光殺淨之後,再去遷中原的黔首前去定居。”

嬴政瞥了眼屠睢。

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怎一點長進都沒有?

整日除了殺還是殺,毫無半點王賁蒙恬的兼資文武之風。

嬴政抬眉,“屠睢,那日的地球儀你可曾看到?”

“看到了。”

屠睢點頭,一臉舍我其誰的躍躍欲試,“臣將百越之地夷為平地之後,立刻調轉兵鋒攻入西南,兩年內,必將西南之地全部納入我大秦版圖!”

“......”

嬴政抬手扶額。

“屠國尉,能兵不刃血收複的地方,又何必再起戰端?”

蒙恬歎了口氣,“百越之南,有西南之地,西南之外,還有四大洲四大洋,若都以國尉的法子一路打過去,陛下要耗費多少兵力物力?”

“九州黔首飽受戰亂上百年,民心思定,厭惡戰爭。”

知道屠睢是個直腸子,蒙恬便把事情掰碎了講給他聽,“陛下乃當世雄主,雖有宏圖之誌,但也不窮兵黷武,陛下體恤黔首,與民休息,不再大規模用兵,你我身為陛下之臣子,當與陛下言行一致,不可再妄動刀兵。”

屠睢眼睛瞪得像銅鈴,“我知道陛下不想打仗,但這些地方不打怎麼收複?”

“蠻夷之地,畏威不畏德,對他們好是沒有用的,隻有將他們打怕了,打服了,他們才肯歸順大秦。”

“當然,哪怕把他們打怕了,打服了,他們也不會真心認陛下為主。”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邊夷賤民現在臣服陛下,是因為我大秦兵強馬壯,陛下威加四海,可若是我大秦式微,陛下......”

屠睢聲音戛然而止。

他隻是莽,不是傻,他若說待陛下百年之後,新的那位皇帝遠不如陛下英明神武,將國家治理得一塌糊塗,百越必會趁這個時候擁兵自立,裂土封王,這樣的話一旦說出來,陛下不把他一擼到底才是怪事!

——這可是大不敬!

屠睢抬頭瞧了瞧嬴政臉色,掌權天下的帝王眼皮微抬,眸色淺淺看著他,仿佛絲毫不意外他這張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

陛下,您可真是聰明過人,洞察人心!

有那麼一瞬間,屠睢想把自己的心裡話全部說出來,但想想帝王威嚴,他忍了又忍還是忍住了。

“陛下,百越不能這麼就算了,還得打。”

屠睢後麵的話沒敢繼續說,憋憋屈屈找了其他詞來代替,“哪怕不把他們屠之一空,那也得將他們殺個大半,要不然他們遲早生亂。”

嬴政微不可查地歎了口氣。

似蒙恬王賁這種將領可遇不可求,為將者多是屠睢這種心思簡單悍將,而非允文允武能托付江山的出將入相。

可惜二人皆有事在身,去不了南越,而屠睢在南越一戰成名,對於南越蠻夷來講是能止小兒夜啼的存在,遷民去南越和與南越互市通商一事無人比他更合適。

——當然,前提是讓他收斂性子,莫再如以前一樣屠城屠降,否則便不是懷柔安民,而是逼百越反出大秦。

“若說蠻夷之地,邊陲賤民,當初惠王攻打巴蜀之際,巴蜀兩國何嘗不是如此?”

嬴政撿了個最近的例子緩緩開口,“但後來呢?後來遷民入巴蜀,修建水渠,往來與之通商,讓巴蜀的蠻夷之地成為我大秦糧倉,為我大秦踏平六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

嬴政道,“巴蜀如此,安知百越之地不是如此?”

屠睢張了張嘴。

好像是這個道理。

現在的巴蜀,是除卻關中之地最為擁護大秦統治的地方,遠比剛剛歸順的中原六國來得忠心耿耿。

巴蜀能徹底臣服大秦,百越之地的蠻夷未必不是第二個巴蜀。

屠睢這下想明白了,“陛下,臣明白了!”

“陛下是想讓百越之地成為第二個巴蜀,為我大秦日後踏平四洲提供兵甲與糧草!”

這話雖與嬴政心中所想仍有些差距,但對於屠睢這種生性好殺的悍將已是十分不易,於是嬴政勉為其難點點頭,對屠睢的大徹大悟表示讚同,“不錯,這的確是朕心中所願。”

“九州四海之外仍有四大洲與四大洋,但若我們連九州之內的事情都處理不好,又談何征服九州之外的領土?”

屠睢聽得心潮澎湃,“陛下放心,臣一定幸不辱命,讓百越之地徹底歸順大秦!早日實現陛下的雄心壯誌!”

“有屠國尉相助,朕何愁大業不成?”

嬴政十分肯定屠睢的忠心。

禦案上是蒙毅剛呈上的文書,那是最新一批考核通過的官吏,對大秦忠心耿耿,對郡縣製無比認同,非常適合派去南越,嬴政翻開文書,瞧著上麵的人名家世與考核評價,問屠睢的意見,“你心中可有與你同去的人選?”

屠睢性子急,若是派了個不對付的人過去,莫說歸化南越了,隻怕還未到南越,倆人便能打起來,這種情況下,還是派些與屠睢交好但又不會被屠睢完全壓製的人前去。

屠睢說了幾個人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