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味道比羊糞和泥土混合的味道難聞多了。
“找一找,找一找這附近還有沒有另一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姑娘……”趙不息閉上了眼睛,吩咐身邊的人。
她都想好怎麼把九原關和中原聯係起來了,想好了怎麼發展這邊的經濟了。
她還打算在九原關新開一個紡織廠,專門用羊毛做衣服,靠近原材料地方,成本低廉,到時候布的價格會很低,尋常黔首也買得起。
過了一會,一個門客忽然驚喜道:“黑石子,這裡還有一個活人!”
趙不息唰一下起身,三步並作兩步走到那個門客身邊。
在滿是炭黑的灶肚中,一個身體蜷縮成一個團的瘦弱女子正抬著頭和她對上雙眸,淚流滿麵。
這個女子嘴巴開開合合,可一點聲音都沒有。
“啞娘——”趙不息的胸膛劇烈起伏了幾下。
已經在灶肚中縮了一天一夜的啞娘眼含熱淚,拚命點了點頭。
這個村子裡已經沒有能出聲的活物了。
啞娘是個啞巴,是不會出聲的那個活物,也是整個村子裡唯一的幸存者。
趙不息把啞娘從灶肚中拉了出來,啞娘的手腳早就麻木了,可她被拉出來以後絲毫沒有管手腳的麻木,手腳並用,在地上爬著爬向了倒在地上的陳小花和小花娘的屍體。
然後,無聲的大哭。
她甚至哭不出聲音來。
村子裡很多人都被家人藏了起來,可她們都因為被嚇出了聲音而被發現了,陳小花也被藏在了床底下,可陳小花看到她娘死了,哭出了聲,也被匈奴扯出來殺了。
隻有啞娘,她是個啞巴,沒法用聲音表達自己的悲傷和憤怒,所以她活了下來。
這是她的幸運,也是她的不幸運,現在她抱著自己的親人殘缺的身體,卻連哭都哭不出聲。
啞娘的眼中滿是絕望,她抱著陳小花的屍體,眼淚順著她的臉頰滴落在屍體的臉上。
三歲的那年,她親生父母嫌棄她是個啞巴,扔了她,是小花娘把她撿了回來,養大了,可現在,她的第二個家也沒有了。而她隻能被藏在灶肚裡,眼睜睜看著自己比親娘還親的養母被匈奴一刀捅死,看著自己唯一的朋友被從床底下拖出來砍死……甚至現在她都不知道自己能乾什麼,就連哭,她都哭不出聲。
啞娘失去了她的小花。
可她什麼也做不了,就像那些匈奴人殺了小花的時候她連一句救命都喊不了。
忽然,一道身影走到她身邊,啞娘抬頭看,看到了逆光走來的趙不息。
“你要報仇嗎?”趙不息問她。
啞娘拚命地點著頭,眼中的絕望在聽到“報仇”兩個字之後瞬間變成了憤怒。
她要報仇!她要親手殺了那些把她的家給毀了,殺了她的親人的匈奴人!
啞娘打著手勢向趙不息訴說她的決心,可惜小花死了,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能看懂啞娘的手勢了。
趙不息也不懂。
好在趙不息有自己的溝通方式,趙不息從自己的靴側抽出匕首,拿著匕首問啞娘:“你要是想要報仇,就握住它,跟我走。”
啞娘原本萬念俱灰的心中又燃起了一絲希望。
她沒有遲疑,抬手就緊緊握住了趙不息給她的匕首,雙眼之中爆發出滔天的仇恨火焰。
假如現在匈奴人站在她麵前,她就算同歸於儘也要上去捅那些匈奴人一刀!
趙不息仿佛自言自語:“我可是三頭六臂的黑石子,區區匈奴人罷了,不是我的對手的,我剛才還把匈奴的大王子殺了,他就是領著匈奴屠了你們村子的人。”
啞娘全神貫注的聽著趙不息說話,心裡的希望越來越強烈了。
趙不息又側過頭對啞娘道:“我有一個侍衛,名字叫溪,說話也少,三天都不一定說一句話,她現在已經是河內郡的郡尉了,說話多少和能力大小沒什麼關係。”
啞娘拚命地點頭。
現在趙不息就是啞娘的救命稻草,趙不息說什麼,啞娘就信什麼。
“所以。”趙不息輕鬆道,“我一定會帶你去漠北匈奴的王城,讓你親手報仇的。”
啞娘攥緊了趙不息給她的匕首,眼中滿是仇恨。
她已經除了仇恨之外一無所有了。
她要替小花報仇,要替養母養父報仇!
最終啞娘和趙不息一起把小花和她的父母一起埋在了村子後麵。
啞娘從其他地方找了許多小花,把它們連著土一起移到了陳小花的墳墓邊上。
陳小花最喜歡花了,這些花開了以後很漂亮,陳小花喜歡漂亮的裙子,也喜歡漂亮的花。
啞娘摸著陳小花的墳墓,用隻有小花能一下看懂的手勢跟小花聊天。
你不是沒見過黑石子,你見過黑石子的,你知道嘛,我們在九原遇到的那個漂亮姑娘就是黑石子,她很喜歡你……現在我要跟著黑石子走了,我要給你報仇。
我一定會給你報仇的。
趙不息沒有打斷啞娘跟陳小花的墳墓告彆,她安靜的看著啞娘。
陽光照在啞娘的身上,她手中一直緊緊握著的匕首投在地上的影子變換著。偶爾像是一根又細又長的繡花針,偶爾又像是一道飄忽不定沒有根的虛影。
可匕首就是匕首,是兵器,是用來殺敵人的。
趙不息帶著啞娘回到了斷玉關,扶蘇已經把周稟的屍體抱回來了。
“老師說,等他死後,把他葬在斷玉關。”斷玉關中唯一一個活下來的周稟的弟子告訴扶蘇。
周稟先前一直想要回鹹陽,想等自己百年之後葬在自己的老師淳於越的身邊,後來在邊關待久了,他就在斷玉關裡開了一個小學堂,收了十幾個弟子,教他們儒家的學問。
他說鹹陽的儒家弟子已經夠多了,可邊關還沒有,他要效仿儒家的先賢教化邊關的黔首。
周稟到底還是從高高廟堂走入了他的先賢曾身在的天下間。
對斷玉關有了感情,周稟就告訴他的弟子若是他死了,就把他的屍體埋在斷玉關。隻是當時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這麼突然。
扶蘇沒有說什麼,隻是給周稟找了一個景色最好的山頭,把自己亦師亦父的師兄埋進了土裡。
趙不息也給其他戰死的士卒都立了墳墓,可惜他們之中大多數都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最後也隻立了一座大碑。
這片青山,有幸埋葬了一千多具誓死保衛家國的忠義之骨。
他們的魂靈,會看著大秦的將士為他們報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