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桌上淩亂的折子堆了一片,還未處理完的仍還有小山一般的一堆。
因為今日慕姝第一次上朝,朝會開得格外的久,而她一回來就又睡了一個半時辰,再加上用午膳的時間,加上方才批閱的折子……
天幕漸暗,儼然,又到了用晚膳的時辰了。
時鶯偷偷小心打量慕姝麵色,沉沉的目光凝在奏折上,似乎是被什麼氣著了一般,麵色冷得不成樣子。
“陛下……”她鼓起勇氣輕聲喚了一句。
慕姝從滿眼鐵畫銀鉤、行雲流水的字跡上抬起眼。
“嗯?”她隨意應了一聲,去看這封奏折的落款人——太常寺卿左英奇,倒是她今天看見寫得最好的字了,如果她日後空了,也許可以找來當個書法老師。
但同時,她非常好奇,這人能當上太常寺卿莫不就是靠著這一手好字?
估摸著是為了應付每日必須呈上的奏折,整這兒洋洋灑灑比她中學寫作文還水字數的寫了滿滿五頁紙!!!
說盛京城外的法恩寺住持圓寂了,他甚是悲痛,開始追憶往昔,從兩人從前如何結緣相交、住持如何通透聰慧、住持曾講與他聽的佛法一二三四很有道理與陛下您一道分享,再講到最近住持去世後他看天看雲看樹看花都想到住持……最後總結,看今朝,住持難再得。
慕姝被整篇的住持住持住持看得眼冒金星。
她覺得自己今天晚上睡覺了,半夜醒來都要驚坐而起,驚呼一句:不是,這人有病啊!
他是想出家嗎?
更氣人的是,她還大概花了足足有八分鐘讀完了!她就是個傻逼!
明天非得看看這個太常寺卿是怎麼個樣子,她明天得讓這人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將自己這封奏折給聲情並茂地念一遍!
這人要是念得好,她敬他是條漢子。
“陛下,先用晚膳再批吧?”時鶯看著慕姝短短時間內變幻莫測的麵色,心驚膽戰,這到底是遇到了什麼難題!
慕姝回過神來,憤憤地將那封奏折單獨放到了一邊。
她掃了眼還剩大半的還沒看的奏折,乾脆利落地站起了身:“傳膳吧,我餓了。”
時鶯鼓起勇氣,小聲提醒,“陛下,您的身份不同了……”
???
慕姝一時沒反應過來,和時鶯對視了兩秒,麵無表情地重複了一句:“朕餓了。”
“對了,讓人把奏折收起來吧。就按照朕堆放的順序。”
“收起來?”時鶯麵露驚詫,“不批了?”
慕姝看著她欲言又止的模樣,點了點頭:“不批了,明天拿到朝上去批。”
吃了晚飯就睡覺!
回不了家,明天也要容光煥發“卷”死那些大臣們!
而另一邊突然收到通知,預告明□□會應該會很久的大臣們:……
女帝又要搞什麼幺蛾子!
戶部尚書府,得到消息後,錢行書晚飯都隻匆匆用了兩口,便眼冒精光、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書房寫折子!
他的募捐令啊!他即將迎來的小錢錢!
他的妻子看見他這副模樣,沒好氣地一把將人揪了回來:“乾什麼去?飯都不好好吃?”
“陛下真是的,第一天上朝怎麼花了這麼久,明天還要更久?”
戶部尚書是盛京出了名的妻管嚴,但此時他眉毛聳動,難得硬氣地回了一句嘴:“你知道什麼?陛下英明神武!”
要是每天都有一條像“募捐令”這樣的法子出來,他願意從早到晚,一直上朝!
定遠將軍府,袁尚青知道消息時也正在抓耳撓腮地構思奏折,他是武官,在寫折子上並不擅長,但今日被那群文臣那般看不起,隻感覺心裡有把火在燒!
他怎麼就不可能有贏的希望?
而聽了宮裡傳來的口信之後,心裡的那股氣更足了。
陛下說得沒錯!行軍打仗,無非就是謀略布局、將士本領、武器差異、後勤補給……每一項都有提升的空間,他一定能想出更好的法子來!
他晚飯後便衝進了家中平時最不愛去的書房,將府中兵書、以往的戰事記載全翻了出來。
而攝政王府,則聚集了不少文臣武將。
“王爺,下官實在想不通,您為何將折子也全交了出去,還真的要讓那女娃娃親政?”
旁邊一官員瞥了他一眼,小聲嘀咕:“什麼女娃娃,今天在朝會上你又不是沒看見,女帝聰慧更甚先帝,也不知是不是以前韜光養晦,今日將所有人都打得措手不及。”
“說起來,女帝那個募捐令確實高啊。”說話的官員有些咬牙切齒。
“那募捐令真是女帝自個兒想出來的?莫不是背後有高人指點?”
……
一眾位高權重的官員,隻是因為今□□會上被唬了一跳,就如此心神不寧。
“夠了!”攝政王成呈將手中的杯盞重重落下,沒忍住怒喝出聲。
“到底是韜光養晦真的聰慧過人,還是裝模作樣背後有高人指點,明天再看就知道了。本王已經讓人嚴密盯著玉清宮,若是有哪位官員秘密前往定逃不過我的眼線。”
他頓了頓,精光矍鑠的眸子淬著陰狠與不屑,“慕姝雖也讀過書,但不過如尋常女子一般,認些字,讀得懂一些風花雪月之詞,便是四書五經都沒學過的。本王倒是好奇,她如何去批閱奏折?”
這話一出,許多方才還質疑的官員便噤了聲。
有人讚同地點頭,有人垂著腦袋眼中意味不明……
不過……“王爺,咱們今天這折子,還寫嗎?”
成呈冷眼往提問的官員望去,重重冷哼了聲:“我瞧你是每日裡花天酒地溫柔鄉,埋裡頭出不來了!”
說完之後,他再次冷哼了一聲,怒意高漲地拂了拂衣袖,轉身走了。
那官員愣在原地:“王爺這是什麼意思啊?”
一旁的官員都有些恥於自己和這樣的同僚為伍。
最後,還是一旁的一個初出茅廬不過初入官場的“老實人”疑惑問他:“楊大人,陛下說得沒道理嗎?”
“現撿的政績,您不要?”
是夜,盛京大半朝臣家中書房,秉燭至天明。
可謂抓耳撓腮地想著,真切的、具體的,在可行性上,開始思考怎麼改變慕國現狀,女帝說的那些經濟、民生、農桑、兵事……各個方麵,他們能做些什麼。
隻是一日,在年少的初初登基的女帝流露出震懾的鋒芒後,本是寂靜一片的朝中局勢,便有了變化。
那麼,翌日上朝,要不要說話,怎麼說話,如何表現……便很值得商榷。
不過,大概是注定要讓所有人失望了。
待到翌日,滿朝文武躍過高高的長階,魚貫而入紫宸殿時,便錯愕地發現今天的紫宸殿格外不同。
原本空曠的大殿上,列滿了桌椅,一眼望去不知有多少,竟還顯得有些擁擠。
導致大臣們站立的空間比起以往也小了許多,有幾人站得過近,那頭上的官帽都錯在了一處。
慕姝今天起得比昨天早些,她一進大殿,原本有些哄鬨的人群便瞬間安靜下來。
“諸位愛卿們,都尋一處座椅坐下吧。”
她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這個,將所有朝臣嚇得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