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長道。
沿街的岩桂開得繁盛,金栗碩碩,濃鬱的芳馨縈回繚繞。
兩道冷香流藏其中,極其格格不入,亦不相容,互相隱隱警惕試探,有要將對方吞噬之勢。
目光交彙,一時沉寂。
皇妹......
楚子揭還是第一次從楚式微口中聽見這二字。
楚子揭逐漸攥緊了手中的玉。
淮樂怎麼會去郢王府,她去郢王府做什麼?她若是有求之事,應該來找他才是。
“這是孤給淮樂的。”想起淮樂,楚子揭垂下眼睫,眸色清和。
“淮樂說不要。”
宮中人都知道太子與公主感情甚好,不是親生勝似親生,楚子揭能送上玉佩不算出乎意料的事,隻是以後,淮樂不必太子照顧了。
楚子揭收起玉佩,他知道,淮樂不會要玉佩。
淮樂向來懂事,總擔心會給他和母後生事,其實有他在,她不必如此小心翼翼。
現在的太子,早已不是從前那個徒有虛名的太子了。
今日去司徒府不止是奉旨公務,更是為了和司徒商議青州下一任州牧之事。
青州是齊朝與南邊鄰國的交界之處,是一塊要地。齊朝與南疆開戰,南疆新國君禦駕親征,旗開得勝取下青州,後斬青州牧首級示威,打了第一場勝仗,隻是郢王的支援來得太快了......
過段時間,司徒會舉薦近臣接手青州,有了青州寶地,東宮如虎添翼。
青州臨界,本就混亂,如今戰後,狼藉未清。前往青州是秘密行動,帶回南疆皇室更是機密,除了幾個親信之人,無人知曉。
皇宮。
寶華殿。
殿內隻留下皇帝的親信侍衛,就連太子的侍從淩雲都候在殿外。
太子與郢王帶回文書呈與皇帝。
“此去青州凶險未知,此事交給旁人朕不放心,務必帶南疆皇室活著回京。”皇帝掃視手中的文書。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楚子揭一如既往接下,不問緣由,不多嘴其他。
“式微,你母妃聽聞你今日進宮,早早令人準備晚膳。今日入宮這麼久了,你還沒去見過你母妃,去陪陪她吧。”皇帝抬首。
“是。”
楚式微聽出皇帝的意思,大抵是有話要與太子說。他素不好奇,對此無感。楚式微不會擔心楚子揭會威脅到他,不論從哪一方麵。
楚子揭看著殿門開了又合,他總是神色平和,眼眸給人第一之感是清澈乾淨,身骨姿態也是,乾淨清正。旁人看著便是好親近的仁君,卻又文雅矜貴到有不真實的疏離。
太子過於聖潔自持,氏族公子私下偏好奇他麵對女色會如何靦然。
“子揭。”
聽到聲音,楚子揭回過神,“父皇。”
“為何不見你佩玉了。”皇帝問。
他賜的玉,近來長子不佩,次子也不佩了。
實在少見。
楚子揭取出玉佩係在腰帶上,“兒臣忘了。”
皇帝看著太子佩玉,他這個長子,從小到大是父皇說什麼便是什麼。太子不論各方各麵都很讓他省心,太子太好,反倒讓他生愧。這麼多年,皇帝聽到風言風語說他如何偏愛郢王,太子怎麼會不知道,可太子從來沒有說過一句不滿。
“此去青州帶回南疆皇室會是大功,你弟弟打了南疆一戰,他了解南界地形事況,與你一起去也好有個照應。”
“兒臣知道父皇苦心,多謝父皇體諒。”楚子揭唇角微微揚起,露出溫和的笑。
“日後楚家的江山,是要靠你們了。你要記得,這世上,式微是你血脈最親的人。”皇帝眼神示意,老宮人將一塊金令呈到太子麵前,皇帝道,“你是太子,這次式微和隨行的軍隊理應都聽你的。”
楚子揭平靜地看著麵前的金令,聲線輕緩。“式微在,他們會聽我的嗎?”
雖在上京、在朝臣眼中郢王聲名不及太子,可在軍中,郢王謀略武學過人,更是與他們同戰數載,比起遠在京都的太子,郢王的指令更有威懾。
“有沒有朕的手令,你弟弟,都不會和你爭。”皇帝話有安撫之意,眼睛卻似要看透兒子一般。
楚子揭依舊沒有接,“兒臣不用這金令了。我與式微是兄弟,不該待如君臣。”
皇帝神色稍變,握著文書的手指微動。
“如果不該是兒臣的,兒臣也不會和式微爭,不管父皇下什麼決定,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