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 2)

連康熙都驚訝於她的膽大和魄力,更彆提直郡王和其他人了。

歸化城戰火將熄,因此公主之前回土謝圖部時,是擇了彆地而居,這也是康熙為了她的安全考慮。

後來更是讓她再度返回京城,避開戰火。

如今歸化城的公主府還沒開始建呢!

公主回去住哪?帶什麼東西?萬一遇到危險怎麼辦?這都是朝廷要考慮的問題。

因此,索額圖是頭一個提出反對的,他硬著頭皮上前勸道:“皇上,臣以為,公主此時返回歸化城為時尚早。⒒⒒[]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頂著旁邊一圈貝勒皇子驚詫的目光,索額圖心裡也很無奈。

這還是他極少數和太子意見相左之時。

偏偏他在外麵問太子時,太子也沒有告訴他他的打算居然是這樣的。

縱然恪靖公主不懼艱難,也不能這般胡鬨,一盒弱女子此時回去有什麼用,土謝圖汗忙著平息部內戰亂引起的問題,如何照料公主,保護公主安全?

直郡王也是這麼想,但他沒說出來,恪靖在場,他再糊塗也不會明著反對。

康熙又點了太子,語氣輕鬆:“保成,你怎麼說?”

太子心中無奈,朗聲道:“兒臣以為,恪靖可當此任。一年前恪靖暫居清水河時,開墾出萬餘畝土地,引來農人踴躍種植,兒臣前些日子得知,這些土地得了豐收,造福不少百姓,更有人感念恪靖功德,在清水河為她立碑。”

這些消息其實早就被送來,隻不過夾在一些蒙古來的請安折子裡頭,並不顯眼,沒人注意到。

太子還是聽了瑚圖裡所言之後,自己親自去翻找出來的,這個時候用來給恪靖做助力最合適不過了。

老大要交好蒙古王公,卻一貫不把女子放在眼中,太子於是就琢磨出了這麼一個法子,如果恪靖真

有瑚圖裡說的這麼厲害,送一份人情也隻是順水推舟,用不了多少精力。

除此之外,他也很想見識恪靖的本事,想要知道她究竟是做了什麼,得到後人稱頌。

畢竟瑚圖裡心中不斷念叨著的那句話,可謂是極大的讚揚。

【外蒙古二百餘年,潛心內附者,亦此公主。】

楚鳶躲在屏風後麵,遙遙望著那個年輕女子,隻見她器宇軒昂,十分不凡,不由得滿心欽佩。

索額圖聽了這消息也怔愣了片刻,但還是勸道:“皇上,公主雖有此賢德......”

又有人道:“皇上......”

這些話恪靖一句都聽不到了,她腦海中隻剩下那一句話。

潛心內附者,亦此公主?

她看到幾個兄弟,連同直郡王眼中難以掩飾的驚詫,也看到太子和皇父麵上的讚許和期待,難得有些發懵了。

這聲音從何而來?他們都能聽到?

這句話說的竟然是她嗎?

從乾清宮出來,恪靖還覺得自己手腳有些發軟,心卻一點一點堅定了起來。

她向太子和直郡王福身一禮:“方才多謝大哥和二哥為我說話。”

雖然這麼說,她的目光卻更多偏向了太子。

回了京城後,她就做回了從前的公主,整日於後宅婦人來往交際,幾乎打聽不到丁點政事。

故而,就連在清水河開墾出的田地豐收一事,她也是不知道的。

而她剛剛聽到了,太子說那些田地豐收,還有百姓感念她的功德為她立碑,這便足以讓她高興不已。

再者,她也記下了太子這一份情誼,田地豐收於朝廷是小事,對她來說卻很重要,也虧得太子肯用心,去翻這些陳年的折子。

太子自是客氣推辭,忽然他好像看到了什麼,向恪靖身後揮揮手。

“那是我的三女兒瑚圖裡,她很喜歡你,你可以跟她說說話。”

恪靖回頭望去,看到一個約有七八歲的女孩快步走過來,穿一身素淨的衣袍,身上首飾不多,步伐隨意,神情自在,沒有半點局促,更不見女孩兒麵上常有的羞澀。

光這一點,就讓恪靖對她和太子一家心生好感。

“瑚圖裡給姑母請安,姑母萬安。”

她開口的那一刹那,恪靖忽然間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她的聲音和先前那道不知何處而來的聲音一模一樣。

原來她真正該謝的是麵前這個七八歲的小侄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