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1 / 2)

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拜見翼國公。”

武懷玉頭戴禦賜貂蟬三梁進賢冠,身穿紫色雙孔雀銜綬大科團紋綾袍,腰係萬釘寶鈿金帶,佩金魚袋,剛出翼國公府門,結果這大年三十的傍晚,還有人在那等著。

關鍵這人一開始就讓人驚訝。

武懷玉小舅子丘神績今天穿的很騷包,充當武懷玉的親隨,也想沾姐夫的光,卻瞧瞧宮宴的熱鬨,他被這家夥嚇一跳。

“你是何人?”

“下官白州刺史龐孝泰,”

武懷玉聽到這個黑熊精似的家夥居然自稱是一州刺史,也不由的更驚訝了,既然都是堂堂刺史了,就算是下州那也起碼是正四品下,哪有還這麼卑賤稱自己是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的。

“白州,可是嶺南白州?”

“翼國公果然博聞強記,白州正是在嶺南。”

懷玉打量著這家夥,白州好像就是後世廣西博白一帶了,李靖平嶺南後,承製拜封,對當時嶺南割據的大小勢力,都奉朝廷旨意授官封爵。

而且當時在嶺南設立了大小九十六州,基本上隋末時各方割據勢力,甚至是當地狸獠土蠻,隨便劃地稱王,自稱州牧太守的,也都是先予以承認,所以才有了這嶺南九十六州。

但下嶺南九十六州,得民戶六十餘萬,平均一州才幾千。

好多州以前根本就是個縣,或者說本就是土蠻控製的溪垌而已。

自稱門下走狗這位姓龐,現白州刺史龐孝泰,很年輕,年輕的甚至有些過份,武懷玉本來看他長的跟黑熊精似的,高大魁梧而粗獷,還以為他得三四十歲,結果人家才二十多歲。

但刺史卻當了好些年了。

這家夥是白州的土蠻酋長,他家世代都是部落首領,隋末的時候,也是趁機據地為王,把自己家溪垌自設南州。

龐家依附過寧氏,也依附過馮氏,還曾依附過冼氏,也依附過談家,甚至還曾經依附過隋末江南反王林士弘、南梁的蕭銑,也依附過桂州的李襲誌和交趾的丘和,反正小小蠻酋,也是毫無立場的,誰強就依附誰。

等李靖平嶺南,他父親也跟著歸附大唐,被授南州刺史,不久他爹病逝,朝廷又讓他襲南州刺史。武德六年,朝廷開始對嶺南慢慢的調整,要收權。

嶺南許多土蠻不服,馮家的馮暄,寧家的寧道明等舉起反旗,年輕的龐孝泰也立馬舉兵響應,但這叛亂雖起的快,可連嶺南幾大豪強內部都不統一,馮家的馮盎,寧家的寧純等都不肯反,還招兵買馬跟他們打了起來。

嶺南各方亂戰,叛軍中勢力最弱小的龐孝泰最先被擊敗,他在前線衝鋒陷陣,另一個蠻族大酋長談殿卻趁機抄他老家,後院失火,前方堅城難下,糧草又不濟,朝廷援兵又至,

龐孝泰被圍,最終隻好投降。

朝廷調兵幫忙收回了南州,改為白州,仍以龐孝泰為刺史。

吃了大虧後,龐孝泰也不再信任馮暄、談殿、寧道明、寧長真等人,於是跟馮盎、寧純等一樣,專心舉起忠心朝廷的旗幟以求自保。

從武德六年嶺南亂起,到武德八年,嶺南西最大的豪強寧氏家主寧長真也正式起兵加入叛亂,一直打到武德九年夏,寧道明、寧長真相繼死去,談殿也再投降大唐。

但這場嶺南大亂鬥並沒結束,談殿趁機搶占了寧氏許多地盤,轉頭又聯合馮暄,大戰馮暄之弟馮盎。

龐孝泰的白州夾在中間,也很不好受。

而長安朝廷對於嶺南這亂象也早有不滿,之前朝廷抽不開手,也沒空發兵嶺南,如今也是終於能騰出手來,也有這實力。

所以很多官員說馮盎馮暄談殿等人都是擁兵自重,割據叛亂,要朝廷出兵平滅。

這消息一出,嶺南這些土皇帝也害怕,紛紛派使者入京解釋,並給長安的權貴們送禮,希望能夠有人幫忙說話。

想當初,武德六年的那場叛亂之始,就是因為欽州總管寧長真照例給長安天子進貢合浦大珠,而其它諸州刺史也紛紛進貢筒布等特產。

這也是以前的慣例,這些嶺南豪強們向中央朝廷進貢些土特產,以示對天子的忠心,然後中央朝廷也就不再乾涉他們,任由他們在地方上做土皇帝,既不征他們的稅,也不管他們的版籍人口,甚至軍隊征召駐防、官吏選用任免等等,通通都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的。

說好聽點嶺南是朝廷疆土,但實際上就算在南朝時期,也就廣州交州桂州幾個核心區,是由朝廷直接管控的,其餘地方,基本上都是這些早年遷移南下的馮寧陳等豪強自治,或是那些狸僚蠻族酋長們統領。

李淵拒絕了寧長真等人的進貢,理由是道遠勞人,實際上就是李淵對這種名義上的臣服根本不滿意,不想讓嶺南也跟南中地區一樣成獨立王國。

皇帝不要進貢,要的是征稅,要的是真正的治權。

但寧馮等豪強土皇帝當慣了,尤其是趁隋末之時,更是成了脫韁野馬,哪還願意再套上籠頭,由此叛亂開始。

隻是嶺南這些豪強也並不團結,各有各的打算,朝廷雖沒空直接發兵征討,可利用中央權威,分化拉攏,分封許願,也還是挑動他們內鬥不止。

現在有風聲,皇帝要發兵十萬掃平嶺南,甚至傳聞統兵的大將有可能是李靖,也有可能是李靖門生武懷玉。

不管是哪一個來,嶺南這些土皇帝都十分恐慌,他們不僅恐慌李靖、武懷玉的威名,更恐懼那十萬天兵。

馮盎派了兒子來長安,還帶了許多嶺南寶物。

龐孝泰更是親自前來長安朝集。

到了長安他帶著許多禮物,結果卻送不出去。

提著豬頭,找不到山門。

人家一聽他是嶺南來的蠻酋刺史,立馬嫌棄的將他拒之門外,不管是合浦的珍珠,還是交趾的象牙,或是嶺南的金銀,人家都沒興趣,直接拒絕。

龐孝泰又去找李靖,當年李靖安撫嶺南,龐孝泰跟他爹也是拜見過李靖的,可李靖現在很謹慎,一聽嶺南來的,也是根本不見。

去找丘和,丘和讓人轉告說他年事已高,早不過問政事。找李襲誌,李襲誌當年是始安郡丞,隋末時散家財招募三千兵守衛桂林,他率部頂住了蕭銑、林士弘、曹武徹等的輪番進攻,守住嶺南西北大門。

雖然最終依附蕭銑,但後來又主動歸附大唐,成為桂州總管,入朝後參與了平輔公祏叛亂等戰事,如今是江州都督。

有傳聞說朝廷要派李襲誌再出任桂州都督,龐孝泰去李家拜訪,但李襲誌也不見他,更不收禮。

龐孝泰很鬱悶,也很絕望驚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