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檢校中書令(1 / 2)

第630章 檢校中書令

殿上,

李世民手捧著杯熱茶,很淡定的聽著臣下的舉薦。

皇帝心中早有安排,可卻沒有直接說出來,反而是先讓大臣們推舉,

侯君集站出來,“陛下,臣推舉檢校兵部尚書武懷玉,晉國公之前加銜拜相,主持財政,很有本事,出鎮幽州,為北伐副帥,更是再立新功,晉國公年輕有為,能文允武,完全能勝任右仆射之職。

況且,原右仆射齊國公秦瓊,正是武公義父,父子相承右仆射,傳出去必然為一段佳話。”

大家聽著這家夥的話,都不免心中鄙夷,其實誰都聽的出來他在說反話,什麼年輕有為,那就是說武懷玉太年輕。什麼父子相承右仆射佳話雲雲,更是在特彆點明這個。

正話反說,

李世民抿了口茶,仍沒表態。

皇帝嘛,就是不能太直接的表露態度。

良久之後,李世民問長孫無忌。

“輔機,大家推舉你為右仆射,你可願扛起這擔子?”

長孫無忌其實一直低頭不語,被提名右仆射他也沒半點反應,實在是他非常了解皇帝妹夫,兩人多年並肩戰鬥,太熟悉對方了。皇帝其實根本沒有要拜他為右仆射的意思,否則早就提了。

“陛下,臣既是勳臣,也是國戚,如今已是官至一品,深受陛下恩寵,實不敢再受右仆射之職,權寵過盛、富貴至極,讓臣惶恐,恐帶來災禍。

且臣近年身體也不好,患有消渴症、風疾、氣疾等多種病症,如今雖得晉國公親自診斷開方用藥,有所好轉,但還是不敢過於操勞,還請陛下見諒!”

長孫無忌要說這幾年其實也是很不甘心的。

玄武門後功論第一,貞觀元年任吏部尚書,進封趙國公,封一千三百戶,同年七月,又拜為尚書右仆射,但他這個右仆射,跟武懷玉那個參預政事一樣,都不過乾了百日,就被迫辭相。

而在那之後,兩年多了,皇帝再沒有給他安排過一個實際職事,就頂著個開府儀同三司的從一品散階。

雖然仍能經常出入宮庭,參與廷議,但沒有職事,就沒有權掌,心中還是很不甘的,畢竟立那麼大功勞,還是多年心腹,結果天子上位後沒他什麼事了。

但坐了兩年多冷板凳也不是沒半點領悟的。

看著如今威望越來越高的皇帝妹夫,長孫無忌始終克製著。

“輔機要好好調養身體,”李世民對他道,“等養好身體再戰,”

“輔機你可有推舉人選?”皇帝又問。

長孫無忌叉手,“臣舉薦李靖,屢立功勳,德高望重,”他早看出皇帝今天是要用李靖代秦瓊坐這右仆射。

甚至都能看的出來,不管是李靖還是秦瓊,其實誰來當右仆射都沒什麼區彆,這兩位都是那種非常謹慎之人,就算李靖做了右仆射,估計也不過是秦瓊第二,可能在政事堂都不會多說話。

說到底,李靖當檢校中書令還是右仆射,都沒什麼區彆,皇帝不過是以此來酬謝李靖北伐滅突厥之功,

甚至有平衡文武之意,還能收了李靖兵權。

皇帝又問蕭瑀。

蕭瑀當然也不能說我很合適當宰相,尤其是這般當麵問,也隻能是推辭。皇帝讓他推舉一人,他猶豫再三,沒推舉李靖,他推舉了王珪。

可這個結果讓皇帝不太滿意,“王珪自泄露禁中語貶同州刺史後,朕聽說無所事事,毫無政績,連一州都治理不好,又如何擔任右仆射協助朕治理天下呢?”

一句話駁回。

長孫無忌、蕭瑀、王珪幾個人選被駁掉,其實可供選擇的餘地並沒多少。

後麵大臣又提了幾個名,如楊恭仁、宇文士及、陳叔達、高士廉等,但都沒得到皇帝的支持。

其實楊恭仁、宇文士及、陳叔達這三人都是武德朝和貞觀初過宰相的,但是後來都被罷相,楊恭仁甚至從洛州都督位置卸任後,已經致仕回家養老了。

而陳叔達還在丁憂母喪,不可能複出。

至於宇文士及,雖然已經召回朝中,但拜的是右衛大將軍之職,其實也就是個虛銜,根本沒有重回中樞。

高士廉是皇帝心腹,還是皇後舅舅,但他跟長孫無忌前後腳罷相,這兩年一直在外,先是安州再到益州,長孫無忌起複都遙遙無期,高士廉自然也不到時候。

而除了這幾個,還真沒有誰有這資格拜可仆射。

“左光祿大夫、上柱國、代國公李靖,免檢校中書令職,拜尚書右仆射,賜絹千匹。”

聽到這個早就預料到的任命,長孫無忌心裡一陣酸楚。

皇帝欽命,自然再無異議,接下來不過是中書草詔,門下用印,白麻宣相罷了。

雖然中書令溫彥博之前彈劾李靖,但現在卻依然還得當殿為李靖寫拜右仆射詔書。

待他揮筆寫完,李世民看了一遍,點頭讚賞溫彥博有才華。

右衛大將軍宇文士及跪坐殿中,冷眼看著,感覺就好像一出大戲,他一文人宰相做著右衛大將軍,實際上右衛衙門啥也管不著,經常被召來廷議,也不過是充個擺設。

而李靖一武將,現在卻是先檢校中書令又拜尚書右仆射,哼,不過是皇帝趁機奪李靖兵權,順便在政事堂再安個擺設罷了。

他覺得李靖會跟秦瓊一樣,在政事堂擺設兩三年,然後到時李靖請辭幾次,皇帝批準,李靖也就徹底退出朝堂。

事實上,李靖拜這右仆射起,他便相當於交權了,這右仆射,都不如他以前的都督有實權。

他心裡很佩服皇帝的本事,這幾年把太上皇的老臣壓的死死的,掀不起一點浪來,甚至還能讓功勳武將派服服貼貼,確實非一般的手腕。

李靖拜右仆射,

人事議論並沒結束。

武懷玉卸任回京,也肯定要安排,如何安排,皇帝問大臣們。

侯君集仍然是率先站起來,強烈舉薦武懷玉,右仆射沒位置了,就舉薦武懷玉為中書令。

畢竟中書令和侍中,都是經製各設二人,現在都僅一人。

侯君集各種稱讚武懷玉,什麼年輕有為,什麼功高著著,什麼之前拜相有經驗等等,

要不是知道他跟武懷玉雖為同門師兄弟,但他跟武師兄關係並不好,大家還真以為這是同門情誼呢。

房玄齡提議可任武懷玉為兵部尚書,

本就有檢校兵部尚書銜,現在直接轉正就很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