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則提議可以讓武懷玉再次任民部尚書,覺得武懷玉搞錢很有本事。
也有人提議讓武懷玉繼續掌雍州府的。
皇帝瞧著眾人,最後目光落到侯君集身上。
關於武懷玉如何使用,其實李世民也很糾結,本來他打算讓武懷玉在幽州呆著,跟李績一樣,慢慢熬。
可這次武懷玉立的功勞很大,
雖然也犯了些錯,但無傷大雅,反倒是因為這些小錯,讓李世民想讓武懷玉回京來。
滅了突厥之後,下一步如何打算,皇帝自有他的雄心壯誌,但這都離不開錢,離不開財政。
現有的財政製度,有很多問題,這是皇帝早意識到的,去年跟武懷玉在樊川深入聊過這些,隻是還欠缺條件。
“侯三水說的很有道理,武懷玉年輕有為,能文允武,尤其是之前拜相主持財政,表現的也很好,
既然如此,那麼便拜武懷玉為兵部尚書,”
話未落,皇帝又接著道,“檢校中書令,仍兼太子少保。”
這個檢校中書令跟李靖之前檢校中書令是一樣的,並非虛銜,而是一個實際的代理任職,他跟溫彥博一樣成為中書省的長官,隻不過溫彥博是正式的,他是代理的。
特進、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兼太子少保、晉國公武懷玉,
有校校中書令之職,無需再加參預政事等銜,武懷玉便已再次成為大唐宰相。
皇帝旨意一宣。
侯君集整個人愣住,他怎麼也沒料到,皇帝居然真會讓武懷玉二次拜相,他想反對,可剛才他一次舉薦武懷玉為相,現在再反對,豈不是出爾反爾反複無常?
侯君集憋的很難受,卻無法開口。
他想不明白,長孫無忌都不能複相,怎麼武懷玉卻能跟李靖一起拜相。
要是再加上那個仍保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的秦瓊,他武懷玉不僅師生同殿為相,而且還是父子同朝為相。
這也太不合適了。
可他卻不能反對,他隻能目光望向其它人,希望有人站出來反對。
他先看向同是宰相的殿中監張亮,
但張亮也隻是回望他一眼,卻又轉過去,無動於衷。
“陛下,武懷玉是秦瓊義子,李靖學生,他們師生、父子同殿為相,殊為不妥,”
終於,有人站出來了。
中書令溫彥博,
然後魏征附議,並沒有因為與武懷玉是親家就循私。
接下來又有幾人反對。
可李世民卻沒理會,因為當初武懷玉就曾經跟秦瓊同殿為相。
“民部尚書兼吏部尚書戴胄,免去吏部尚書!”
“禦史大夫侯君集,遷吏部尚書!”
“殿中監張亮遷禦史大夫。”
“秘書監韋挺遷殿中監,兼魏王府事。”
“禮部尚書李道宗遷刑部尚書,”
“左衛大將軍豆盧寬遷禮部尚書,”
段綸仍為工部尚書,孫伏珈為大理卿。
六部大調整,除段綸外,其餘五部尚書都換人。
吏部尚書侯君集、民部尚書戴胄,都有參預政事銜,自然還是宰相。
張亮轉禦史大夫,也仍參預政事。
兵部尚書武懷玉檢校中書令,也是宰相。
政事堂宰相班子也是大調整,新一屆班子便是:
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右仆射李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秦瓊,
中書令溫彥博、檢校中書令武懷玉。
侍中魏征,
以及參預政事銜的侯君集、戴胄和張亮,
一共九人。
皇帝目光落在蕭瑀身上,嘴張了張,但終究還是沒有再啟用這位拗相公,“加封太子少傅蕭瑀右光祿大夫,宋國公姐弟團聚,多陪陪令姊。”
“蘭陵縣公蕭璟,拜秘書監。”
皇帝沒讓蕭瑀複相,最後還是讓武德年間曾出任過黃門侍郎的蕭瑀之兄蕭璟拜秘書監。
侯君集心情忽上忽下,剛還為舉薦了武懷玉後悔不迭,突然自己拜吏部尚書了,一時也是喜不自禁。
吏部尚書,六部之首啊,還在兵部之上,可惜武懷玉還加了檢校中書令,仍在自己這個天官之上,可恨可恨。
禦史大夫和吏部尚書,這兩個官,侯君集還是更喜歡吏部尚書,這可是管著官的官。
殿上官員中,宇文士及好像睡著了,沒什麼反應。
長孫無忌則久久難以平靜,感覺氣都要喘不過來,看著侯君集都能當吏部尚書,張亮做了禦史大夫,武懷玉也檢校中書令了,他是真的意難平,尤其魏征是侍中、溫彥博是中書令。
憑什麼,這些人憑什麼?
他長孫無忌卻依然僅有一個開府儀同三司的散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