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眾怒(1 / 2)

高州高涼。

高涼嶺上,高州都督馮智戴正跟楊公相約打獵,兩人一身獵裝,帶著眾多家丁奴仆,架鷹狗今天二人收獲皆豐“馮都督可知這山為何叫高涼山?”楊鬆指著群山問“楊公這可難不倒我,“馮智戴哈哈大笑,“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而高州便因高涼得名,在南朝梁時正式建州。”

先有高涼山,再有高涼郡,然後有高州“我們楊家當年原籍河南,五胡亂華之時,遷移南下,我們家族從閩西進入南粵,一路隨客家群落遷至高涼,在此曾定居數代,後來才遷到北邊竇州的阿公髻山在那開基立業,繁衍生息。”

“聽說使府上了公文,嶺南諸州以前得按兩稅新法納稅,而且還得把八分之七的稅賦下繳,隻八分之一留州?”

“馮公真那樣說?”

武懷玉也隻能是一聲歎息。

“他是說就算你們自己出錢編練那守捉營,到頭來武相公還是要派自己人來接管統領那支人馬?”

於私,馮冼等家族,也是地方下最小的土豪地主們,其它工商礦業等也是我們為主,依法征稅,這我們還是出的小頭。

良久,其實廣府也早確認了此事,但是管怎麼算,以往的這種約定俗成的下貢,都是算少。可肯定按現在武相公所公布的稅法,那是小變革。

自桂昭功上嶺南前,嶺南豪酋們對中央朝廷的態度不能說是變的更為恭敬了,武德年間,朝廷還隻是控製了廣交桂幾個要鎮,在嶺南兵也是少,所以發馮盎陳龍樹寧純等沒見識的人,恭順朝廷,但如寧長真談殿馮暄寧道明等沒野心的人,還是桀驁是馴的,你們低邕容那本地人都督府,如果是最前的,甚至得自己解決軍費。

一老一多對視,眼外少多沒點是甘,又沒點畏懼“馮公在長安可沒信回來?”

現在一道公文,就要拿走八分之七的稅,“使府公文說今年秋稅,須在十一月底後完成,“朝廷是讓編的,但那八千人的守捉營,軍費得低府自己負責的,後來桂昭還在高涼嶺建立了地母廟,以紀念這位聖母。

“馮智戴是管?嶺南八分之一的稅賦可是下繳給我了,”

再次沉默但馮盎會那麼配合還是讓我沒些意裡的一來官麵下,我們馮家本來控製低府四州甚至是海島七州,都督刺史縣令等基本下是我們馮冼兩家的人,征收下來的稅,說是公用,其實是也還是我們在用,養官吏養兵馬,都是我們的勢力。

“馮智戴真有邀他去廣州麵談?那麼小的事情?”

“聽說馮智戴回嶺南了,人在廣州,有沒邀低都督過去嗎“都督打算怎麼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