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們依稀還能看見明軍騎兵遠去的身影,憤怒的杜度趕緊下令進行追擊。
八旗兵此時展現出了他們騎射上的嫻熟功力,不斷地向前方的明軍射箭。雖然他們並看不清前方,不過時不時的還是能夠傳來明軍落馬的聲響。
此時鑲白旗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前方的明軍騎兵身上,並沒有仔細觀察周邊的環境。
明軍的主力其實並沒有撤離這個伏擊點,隻是臨時隱蔽在了附近的樹林之中。
李三順無奈地歎息了一聲,說道:“也不知道這50名弟兄,最終能夠牽製韃子多久。”
此時李獻忠手中有四千騎兵,包括兩千遼東鐵騎和兩千南路軍騎兵,其中600名遼東鐵騎是從南路騎兵中臨時補充進來的,雖然換了裝備身披鐵甲,但是戰鬥力還是要弱一些。
雖然明軍也可以伏擊杜度的鑲白旗,但是莽古爾泰的正藍旗距離他們並不遠。
一旦他們和鑲白旗打起來,必然會遭到趕來支援的正藍旗前後夾擊。
所以他隻能放過實力相對較弱的鑲白旗,而將伏擊的對象改成隨後而來缺乏防備的正藍旗。
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子,其少年時期就跟隨父親征伐海西女真的烏拉部,屢立戰功,頗得努爾哈赤的信任。
身為大金三貝勒的他,執掌著21個牛錄的正藍旗。
他此時的地位是僅次於大貝勒代善的,甚至憑借軍功和資曆還要力壓四貝勒皇太極一頭。
隨著阿敏的陣亡,擁有33個牛錄的鑲藍旗也傷亡過半,莽古爾泰敏銳的察覺到後金的政治版圖很可能會迎來一次大的變動。
所以他格外重視這次出征的機會,此前自己在薩爾滸的表現得到了父親的高度認可,這回他一定要再接再厲,抓住這個表現的機會。
不得不說明朝的遼東邊牆真是麻煩,由於走不了鴉鶻關,他們不得不繞到散羊峪附近。山路崎嶇,又是夜間,騎兵行動非常不方便。
他率領的六千人花了不少時間,總算是突破了這道遼東邊牆。
正當他準備同鑲白旗彙合,向清河堡進發時,卻發現杜度已經前去追擊明軍了。
這讓他感到有些不爽,看來想通過軍功改變自己地位的人不止他一個。
很顯然杜度有些想多了,有自己大哥同父親的那層隔閡在,杜度很難再重新得到器重。
無論他們兄弟幾人中誰最後誰接任大汗之位,都不可能不打壓這位大汗的長孫。
儘管心中不爽,他還是命令正藍旗趕緊追上去。
杜度的鑲白旗兵力最弱,萬一中了明軍的埋伏可就不好了。
好在明軍撤退的方向也是清河堡,和自己的進軍方向一致,不然杜度這次可就要耽誤大事了。
很快莽古爾泰就來到了此前鑲白旗遭到伏擊的地點,雖然仍舊是黑夜,但借助火把的光亮,還是將眼前的情況看的一清二楚。
前方的道路兩側橫七豎八的躺著不少鑲白旗士兵的屍體,看數量足足有一個牛錄。
很顯然這些屍體是被人清理到這個位置的,也就是說杜度的主力此刻已經安全通過這裡,去追擊前方的明軍了。
莽古爾泰立刻意識到不對勁,看來鑲白旗是遇到明軍的伏擊了,他立刻拔出戰刀高喊道:“加速前進,追上鑲白旗,他們可能遇到危險了!”
新書衝推薦,求推薦票,月票,追讀,評論,打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