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忙碌,開原的征兵工作終於完成了。
這些天來開原知州張文柄和鐵嶺參將李三順兩人可謂是跑遍了開原、鐵嶺、沈陽、清河四路。
本以為征兵將會非常困難,畢竟同建虜連番血戰,明軍的傷亡非常大,這時候進入邊軍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卻沒想到出奇的順利,不僅很快完成了九千多士兵招募,甚至還可以挑人。
這讓李獻忠覺得非常奇怪,這件事情太不正常了。
雖說自從3月的遼東大戰之後,朝廷對遼東開始準時發餉,不再拖欠餉銀。
可這麼多人願意參軍肯定有其他原因。
最後發現飛漲的物價才是罪魁禍首,尤其是糧食。
萬曆時期大明的糧食價格其實並不高,在南方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到2石大米。
整體來說北方糧價要高於南方,目前京師的大米在6錢銀子一石。原本遼東地區的粟米大約是在6至7錢銀子一石,雖然明顯高於京師,但是勉強還能承受。
3月大戰前遼東糧價就漲到了8錢,可如今居然漲到了1兩銀子1石。
要知道這可是粟米的價格,通常粟米要比大米便宜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這使得普通的百姓根本就無力承擔這麼高的糧價。
如果是正常年景他們還可以通過種地自給自足,可自從去年建虜襲破撫順清河以來,大批田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
開原鐵嶺兩路還好,雖說戰事激烈,但終究是將韃子擋在了邊牆之外。
可沈陽路下轄的撫順,以及整個清河路就成了重災區。
一些地區的百姓由於無力承擔糧價,甚至還出現了主動投奔建虜的。
從軍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不但自己可以吃軍糧,如今軍餉也準時發放了,可以貼補家用。
這踴躍參軍的背後,折射出了一個可怕的現實,遼東地區的物價開始暴漲,很快這裡的經濟就將崩潰。
作為一個後世常年混跡於論壇的“鍵盤俠”,李獻忠知道這是張居正“一條鞭法”帶來的後遺症。
雖然用白銀代替實物大大提升了官府收稅發餉的效率,但是一旦出現物價暴漲,就會造成百姓手中的銀兩購買力下降。
相對於傳統的實物稅收,老百姓還要承擔一個物價變動的風險,其實是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
當然“一條鞭法”隻是一個助力,真正導致大明邊關經濟崩潰的是“開中法”的瓦解。
開中法是大明以鹽茶為中介實行的一種製度。
開中法大致分為報中、守支、市易三步。
報中是鹽商按照大明官府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防地區糧倉,向官府換取鹽引。
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
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鹽商們因為長途運輸糧食的耗費巨大,曾在各邊雇傭勞動力開墾田地。
生產糧食,就地入倉換取鹽引,便於更多地獲利。
因這種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經營的,故又稱商屯。
明初商屯東到遼東,北到宣大,西到甘肅,南到交址,各處都有,其興盛對邊防軍糧儲備以及開發邊疆地區有一定作用。
根據大明朝廷的需要,除用糧米換取鹽引之外,有時也可用布絹、銀錢、馬匹等換取,但以糧換取是主要形式。
這樣保證了邊關物資的充足,使得邊關地區的物價幾乎同內地無異。
憲宗成化年間停止各邊開中法,令鹽商於戶部,運司納糧換取鹽引。
但鹽引巨大的利潤,致使權貴們紛紛通過各種渠道索取鹽引,然後販賣給鹽商。
這樣一來鹽商們可以直接買到鹽引,自然就不願意再費時費力,向邊關輸送糧食了。
所以在孝宗弘治時,戶部尚書葉淇改舊製,乾脆讓商人以銀代米,交納於運司,解至太倉,再分給各邊。
每引鹽輸銀三四錢不等,致太倉銀多至百餘萬,國家的財政收入驟增。
這一係列的改革雖然使得朝廷通過直接賣鹽引,大大增加了財政收入。
可這也導致了原先屯邊的鹽商,紛紛居家遷往內地,繁盛一時的商屯逐漸荒廢。
然後邊關的物價也越來越高,朝廷向邊關輸送物資的成本也在不斷增加。
以至於到了崇禎朝由於內憂外患,大明甚至都快養不起遼東一鎮了。
如果是和平時期,邊關戰事沒有那麼頻繁,朝廷通過直接售賣鹽引取得的收入是可以支撐起邊關的開銷的。
可隨著戰事越來越吃緊,邊關的開銷越來越大,現在戶部每年賣鹽引不過得銀60萬兩左右,根本無力支撐遼東的戰事,所以朝廷不得不加征遼餉。
李獻忠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明年開始小冰河造成的天氣異常會越來越嚴重,導致糧食大量減產。
整個遼東的糧價會更加離譜。
他突然發現銀子變得不香了,糧食才是關鍵。
其實現在李獻忠並不缺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