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張浩南的公司福利在這個時代來說,相當的豐厚,戶籍地不在兩江省的員工,是很有意願落戶在沙城的,而張浩南給優秀員工解決住房,就相當於出錢,幫員工買了一套房子。
每增加一個拿房子的員工,就相當於就增加了一個新的戶籍。
同時拿到五家埭村的戶籍之後,就算原先的村分紅項目無法參與分紅,但如果有新增的分紅池,那麼“新村民”也能參與分紅。
也就是說,隻要五家埭村越來越紅火,那麼原始戶口也就會越值錢。
而五家埭村內部起草的“村民公約”,就約定好了分紅權利和義務對等,也就是避免了通過戶籍來分潤全體村民的紅利。
基本上等於說拿到五家埭村的農村戶口同時,也要在村集體經濟中有貢獻,原始戶口的村民,其貢獻就是本村土地;新戶口的村民,就要以各種勞動形式存在於各類型經濟體中。
可以說張浩南跟吳仁娟商量的事情,對早就退休的國企老乾部而言,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但對新時代的乾部而言,還要考慮到社會影響和政治前途。
其中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在這個時代的輿論風口中,幾乎凡是涉及“公”,就是效率低下;凡是涉及“私”,那就是與時俱進,效率超凡。
張浩南現在玩這一手,其實堵住了一堆人的嘴,他身份太特殊,作為一個新生代的地方食品加工“龍頭企業”的老總,他的的確確是私人老板,而且是大老板,這讓很多媒體沒辦法報道。
但同樣的,也讓政府部門頭疼怎麼討論後續計劃,不討論是不行的,畢竟張浩南還有“姊妹計劃”,沙城不行就去江皋就去皋東,這怎麼行?
再一個,上稅兩千萬的份量擺在那裡,國稅地稅部門也都以禮相待,甚至就在張浩南他們在會議室開會的時候,五家埭村村部大門外麵的七八輛汽車上,就有七八個副行長。
分管貸款業務的嗅覺是敏感的,在丁永透露口風的兩個月前,也就是農曆十一月份,這些銀行二三把手都在等著今天。
項目不大,但也不小,最重要的是其中的成長性非常可觀。
可以說拿下了這個項目,等於說未來五到十年的項目,都可能是由自己銀行承擔資金。
《五家埭村經濟適用房開發項目》隻是一個啟動鍵,有了這第一步,後續才是大頭,而且是規模化的企業集群。
銀行隻要在市政府那裡沒有關係脫節,很多消息是比社會麵提早知道的,比如說“沙城食品”和張浩南的資金狀況,比如說出口訂單和內銷訂單,比如說產銷比,比如說新產品開發進度……
“沙城食品”對政府而言是完全透明,也不怕被人盯著。
對津津樂道“厚黑學”的人而言,臉皮要厚心要黑的最高境界,就是臉皮不厚心不黑。
張浩南這擺爛一樣的經營策略,自己是很爽的,同時就是直接砸錢從政府相關企業挖人,願意來就有錢,就有房子,也有榮譽。
可能榮譽沒那麼有含金量,但真金量那是相當足的,誠意滿滿。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受魏剛協調,那些借調給“沙城食品”的企事業單位職工,有不小的一部分打算在借調合同結束之後,直接跳槽到“沙城食品”。
張浩南是真的大撒幣,誰不眼熱心熱?
而且丁永作為忠厚長者,關起門來也是把好處攤開來說的,沒有什麼藏著掖著的地方。
轉戶口有什麼好處,有什麼損失,都先講清楚。
比如說小孩讀書,原先可能實驗小學、機關小學最好,但村部旁邊的村小肉眼可見的在改變狀況,光教學樓、校舍、體育設施都直接甩開全市所有頂尖小學一條街。
短板理論上就是師資力量以及升學初中非常一般,但看人看做事,張浩南投了這麼多錢在村小上,隻是圖一個大善人的名聲?
在市教育局新任代理局長田半農的案頭,還有《關於籌建一中初中部分校區的一些建議》,這份建議,是張浩南手寫的,份量可比六十台電腦重多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