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爽文一樣的保密文件(2 / 2)

“那……張總的意思是,不做嗎?”

“恰恰相反,我呢,既然答應了,那就不但要做,還要做起來。隻不過方法可能跟你們想的不太一樣。”

說著,張浩南轉頭對助理道,“把虞總的那份產業發展報告給我。”

“老板……”

“廢什麼話,給我。”

“是。”

助理其實有些猶豫的,這份報告算得上是“紫金科技”的絕密文件,涉及到整個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之前張浩南本人也十分重視,對助理也說過類似“天王老子來了也不給看”的話。

現在給了大老板,助理十分擔心過後大老板不要臉又噴自己為什麼不勸……

武泰安看著幾個助理一張張“死媽臉”,竟是有點兒暗爽,他被“欺負”的時候,這幫家夥可沒少偷笑。

正因為淋過雨,才想把彆人的傘也揚了。

感覺自己越來越不正常的武泰安,趕緊甩甩頭,自己這是怎麼了?

五十萬年薪拿昏頭了嗎?

“顧老哥先看看吧,不過隻能你一個人看。”

“噢,好。”

內容並不複雜,虞小龍主要是根據張浩南的指示調整了發展路線,總結起來就三點。

一是“先大後小”原則,即動力係統解決方案先從大型平台投入使用,包括不限於內河駁船、公共汽車、工程車輛。

其中工程車輛和內河駁船是最簡單的,因為在幾年之前,兩千度電的電動貨輪已經進行了實驗,隻不過怎麼進一步優化,經費以及市場供需擺在那裡,所以也隻是一個實驗平台。

工程車輛就不一樣,工程車輛並不需要電池組,需要的是電驅以及電控管理,這就是電氣化上麵的精雕細琢,跟動力電池關係不大。

公共汽車反而是最難的,但它有一個優勢,就是背靠政府公共財政支出,在一些小一點的城市中,“紫金科技”隻要在政策上拿到點補貼,也能保本盈利。

就算是八年前通用公司的鉛酸電池解決方案也夠用了,用不用“磷酸鐵鋰”並不影響。

不過想要做到,終究還是需要本錢,也就是有企業願意接手,這就又回到了起點,但對虞小龍來說,這根本不算個事兒。

二是“先東後西,先南後北”原則,即合作城市或者說開發單位,華東華南城市優先,華中華北城市其次,也就是儘可能在現有的相對富裕市場創造需求,同時也符合“西電東輸”這個大的發展方向。

虞小龍在鬆江、建康、齊州、餘杭等地考察過的,當地政府雖然在出租車運營上十分嚴苛,對賣“頂燈”十分投入,但對於新增合資公司進入到這個領域,並沒有關上大門。

關鍵還在於能不能新增就業,以及給當地帶來更多的稅收。

由部委牽頭,比如說科技部發起新型動力係統出租車,通常來說,當地城市政府是不會拒絕的,再加上有強力公司作保,那麼繞開“鬆江汽車集團”也並非什麼難事,基本上最後隻需要跟交通運營車輛管理單位打交道。

三是“國外積極合作,國內協同發展”,在低緯的國家或地區,通過合資、投資等等形式,以“環境保護”宗旨來推廣技術路徑以及技術標準,國內擴大供應鏈豐富,加快現代化供應體係的建立,儘可能在多地區縣域單位形成特色產業發展。

這一塊主要投入方向,就是華中華西地區,以江漢、長安、山城等中心城市為主要協同發展地區,同樣這也符合“紫金科技”在電動自行車市場開發上的布局,等於說就是一魚多吃,降低市場開發成本以及營銷成本。

在第三點上,虞小龍主要是借鑒了“吾家農機”和“農村供銷合作社”的模式,算是深入借鑒了一下。

畢竟這樣的話,如果在電動汽車平台開發項目上受挫,隻需要取締一塊招牌,並不會影響“紫金科技”現有的電動自行車業務。

顧寧波看得很仔細,他看得出來,“紫金科技”或者說更上麵的“沙食係”,應該是花了大錢做了很詳細的市場調查,而且這個市場調查時間估計也不止一年了。

有些細則內容,引用的數據都是前年的,比如說餘杭的公交係統、城市道路以及出租汽車規模,用的就是前年的。

而有的城市就是最新的,比如建康、姑蘇、梁溪以及鬆江市中心以外的區縣。

張浩南沒有打擾顧寧波一個人埋頭看材料,讓人準備了一點吃的喝的之後,就跟科技部其他人一起閒聊。

因為也不是隻有頭部事業才算事業,像“吾家農機”的小型農機應用,也是重大項目,而且並非隻有農業部才會關注這一塊,中科院、工程院、科技部以及相關部委,都是要參與進去的。

有兩個年紀輕的跟張濟深關係不錯,所以聊起來也就放得開一點。

“小型農機引入倭奴體係沒什麼鳥用的,你們也彆聽那些外行吹牛逼,倭奴的地理環境什麼樣?國內又是什麼樣?小型機在零配件上的特製件都是往異形件做的,這並不符合大規模生產原則,是人為製造的門檻,連專利門檻都談不上。同樣的情況,還有數控機床。”

“數控機床在國際上,倭奴的也算先進主流吧?”

聽到張浩南對小型農機的看法,多少還是有點反常識的,但實際上張浩南說的是事實,中國的地理環境極為複雜,能在兩浙省丘陵工作的農機,跑隔壁江右就可能三天變成擺設,半個月成為門口的“獅子”。

再加上耗材成本極高,不管從技術還是到使用通用性,都完全談不上適配,隻是這種東西有著市場主動權的問題,國內如果沒有強勢同類企業,是沒辦法打的。

不過好在產糧區都是大平原,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來看,這也不算什麼問題,屬於相對來說的小眾市場。

等聽到張浩南對數控機床也如此不屑,這就讓科技部的人覺得是不是張老板文科生不了解。

然而張浩南笑著道:“小型機成本低而已,真正大型機還是歐洲貨。我跟渤遼省還有兩浙省的幾個老總都談過的,根據我國現在的發展狀況來看,一般市場,主攻小型機的思路是對的。但是呢,重點還是在軟件和控製係統上,這個攻克了,才叫攻克了,我對‘西門斯’的在十年前備用方案很感興趣,也派了間諜,但效果不太理想,走倭奴的係統路徑,我也不願意,最後大概率淪為采購‘發那科’係統做組裝的下場,每年上供十幾億出去,我能做這種生意?”

他說的輕飄飄,聽的人突然感覺哪裡不對勁。

不是?老板你剛剛好像說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從‘西門斯’搞點老方案也隻是我的一點想法,真正有希望的,其實還是跟安東、關中還有京城、鬆江的科研單位通力合作。這個生意做起來,一年保守點十二三億有的。關鍵還是人才能不能豎起來,不要動不動就想摘桃子,伱們科技部也要起點作用,不要怕得罪人。有些不方便的事情,扔給我好了,反正我不怕什麼亂七八糟老頭老太的。”

聽出來張浩南話裡有話,科技部的人也不傻,早先幾個工業部在數控機床的成果既有技術限製的因素,也有“科學寒冬”期間的腦殘內耗。

大家掙著抓老鼠嘛,你白貓吃得,我黑貓吃不得?

最後結果,無非就是“鼠鼠我鴨,要死了呢”。

此時的“沈州一機”還不太好描述,等到有人拍完《大國重器》,那才叫抽象,然後無限向用戶深惡痛絕的方向發展。

張浩南現在派頭大,想對誰指指點點,就對誰指指點點,科技部的小夥子們也隻能受著,雖然張老板比他們年輕多了。

聊了許久,還在看材料的顧寧波身子都側躺進了沙發,茶幾上擺著小點心還有茶水,他正拿著一塊江右樂安產的桃酥啃,整個人相當的入迷。

材料不全是虞小龍的狗叫聲,還有“沙食係”做的未來預判,其中有國家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狀況,而按照材料中的描繪,這個市場是千億太保守,萬億差不多……

然而顧寧波卻沒有覺得這描述有什麼問題,因為他本人也是這樣估計的,頗有一種知音難覓的感覺,看到十分撓到心頭的地方,他像是看看爽了的讀者一樣,竟然抬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啪!

“臥槽!”

顧寧波罵罵咧咧,坐姿不對,腿麻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