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肚橙橙水做好, 謝靈先將這一桶放在水裡冰鎮,然後接著做水蛭打滾丸。
這一劑巫藥用到的藥材隻有兩味,一味是熏莎草,一味是水蛭。
熏莎草是凡間河畔的一種雜草, 葉汁含鹽毒, 誤食會導致嘔吐腹瀉, 而其生長茂盛之地,通常有水蛭浮聚,但兩者又是相生相克的。
將熏莎草用藥杵碾碎、榨汁,使其葉汁浸出,後加水稀釋, 再把活水蛭放入泡上一會, 就可以做成醉水蛭了。
謝靈依照這個法子,先做出熏莎草葉汁,然後將粗晶小瓶裡的水蛭倒了出來。
水蛭渾身濕滑,一吸、一伏地在木盤上躬身蠕動, 謝靈拿起銀鑷子, 將其中一隻小心翼翼夾住,放進了淺青色的葉汁裡。
水蛭一進葉汁,就像被蟄了一樣,瘋狂打滾,在粗陶碗裡不停踢濺水花,但過一會, 它就掙紮不動了, 被葉汁浸泡得軟塌塌的。
再等待一會,水蛭的表皮就漸漸凝覆出一層膠質,首尾有融化的跡象, 並且被膠質融縮收緊,蜷成了一團。
謝靈用銀鑷子去戳了一下,戳到的質感是微黏的,但並不彈軟,這跟基礎巫藥大全上所述的標準並不一樣。
所以第一次醉水蛭以失敗告終。
作為一味藥材,醉水蛭的質量好壞,判斷標準有三:
表皮凝覆的膠質,一要彈軟如晶凍、二要黏綿如糯米;三要蛭吸尚存,粘之難離;
要達到這三點,水蛭想必得在葉汁裡均勻浸泡,而且入醉與醉成的具體時間,也得把握精準才行。
謝靈吸取教訓,第二次便取了一點昏茶果粉,撚在兩指間,細細抖灑落到水蛭身上。
水蛭隻需沾染一丁點,便暈僵了過去。
謝靈在這時,用銀鑷子將它夾起,放進了葉汁裡。
水蛭癱軟如死屍,一動不動滑入葉汁,表皮從微微染著亮滑的光澤,到漸而凝覆出膠質,變成了晶凍特有的融滑。
謝靈第二次沒有急著預估醉成的時間,而是任憑它繼續醉下去,從凝覆出膠質,到膠質越來越多,最後將水蛭融化成了一灘臟渾的鹽水。
這一整個過程下來,她成功捕捉到膠質的凝覆到最多,而水蛭即將融化時,最完美的那個平衡點,再到第三次,才掐準醉成最恰當的時間,將水蛭從汁水裡撈了出來。
這次,她選擇用手去觸碰醉水蛭。
她的指腹一觸碰到醉水蛭的表皮,就像是戳中了木薯粉揉成的晶皮一樣,彈軟異常。
再往回微微縮時,膠質黏住指腹,有黏糊拉絲的傾向,但本身又極富彈性,所以被扯到半空,隻支起了一片越扯越薄透的晶皮帳篷,而始終不到繃裂的地步。
謝靈的指腹複又落下,按在醉水蛭的本體,立刻感受到一股密密吸吮的噬感,期間夾雜著些微的刺痛,當她將手收回時,指腹那一小塊肌膚,已爭先恐後冒出了汗毛般細密的血珠。
瞧這個立竿見影的藥效,醉水蛭這一味藥材便已成了。
接下來的步驟就水到渠成。
熏莎草本身有鹽毒,可以催吐,這一點能以毒攻毒,有效治療誤食餿腐、汙穢之物,而導致身體不適的各類症狀。
所以隻要將熏莎草用藥杵碾爛、搗碎成泥,再將醉水蛭一顆一顆包進去,揉成草藥丸,這樣,一劑水蛭打滾丸就新鮮出爐了。
其表皮呈青糜泥色,看起來平平無奇,其實內有乾坤。
若口服,熏莎草泥與醉水蛭雙管齊下,一個催吐,一個吸附毒素,然後再腹瀉,將醉水蛭排出體外,藥性不僅強,見效也極快。
若外敷,熏莎草泥和著醉水蛭一同碾碎,醉水蛭的膠質會被捏破,而外層新的鹽毒會隨之滲入,覆在傷口上,短時間內可以大大刺激醉水蛭的活性,達到更快吸出毒素的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