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誰實力派呢正文卷365曹老板:我就是娛樂圈道德楷模時間來到2013年的7月,相比於6月的熱鬨,7月份的影視圈有些沉悶。
新上映的國產電影,最能拿得出手就是劉天王的《盲探。
票房有望破2億,口碑也不錯,特彆是劉天王的演技,廣受好評,為劉天王挽回了不少《富士山居圖的印象分。
這位爛片無數,卻一直保持在電影圈一線梯隊,幾十年積累的國民度和影響力是一方麵,還一方麵就是除了爛片,他也拍好片。
常有人說黃小明和劉天王很像,不僅僅是二人都是高情商,演技水平和作品質量忽高忽低也是一個共同點。
除此之外,7月的國產電影幾乎再無建樹。
倒是有一個《賽爾號和恐怖片《筆仙票房有望大幾千萬,考慮到成本,肯定是賺了。
隻是這個層次的盈利,又沒有《孤島驚魂那樣有當紅明星當噱頭,自然不會被媒體和大眾放在心上。
國產電影的落寞,也導致《小時代的勢頭更加“猖狂”。
哪怕很多人把鍋扣到它頭上,認為其寒了國產觀眾的心,導致票房不景氣,但這並不影響《小時代的“成功”。
7月上旬,《小時代票房破5億幾乎是板上釘釘。
郭小四也將成為繼薑聞、馮小鋼、星爺、老謀子、烏爾善、某趙、魏陽等人之後,新的5億大導演】………
哪怕某些業內人士將其視為華語電影最大的恥辱,但並不影響,郭小四確實成為了業內“知名商業導演”。
進而還產生了一個影響,那就是魏陽、徐征、郭小四,以及上半年《致我終將逝去的青春拿下7億票房的某趙,都是跨圈導演。
魏陽還好,本來就是編劇+演員+製片人,某種程度上並不算是跨界,隻不過是第一次當導演。
而徐征、某趙確確實實是演員跨界,郭小四更不用說了,作家跨界。
而他們的跨界都成功了,僅票房論,甚至比一些名導還要高。
用小黑胖子的話說,弄死你的未必是同行,說不定就是跨界………
這就傳遞給業內乃至大眾一個非常不好的印象,導演這活沒什麼難的,誰都可以。
不談已經立項拍攝,宣布跨界的演員鄧朝,知名作家韓寒,也是號稱80後三大才子的最後一位,似乎受到了魏、郭二人的刺激,有風傳他也準備拍電影。
甚至據說吳景、蘇有鵬,乃至是《快樂大本營的何老師,都有意來導演圈闖蕩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