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有的是自己想當導演,有的就是純粹被資本攛掇的。
很多資本受到了郭小四的鼓舞,他們不在乎明星有沒有能力,也無所謂電影好壞,就是想拿這個當一個噱頭,賺一筆快錢。
所以很多藝人都收到了誘惑,比如劉施施………
“請你當導演?”
星城酒店,魏陽剛見到麗市趕過來的劉施施,就被後者的話給鎮住了。
“嗯,京城的一家公司,劇本都給我看了,青春類的。”
劉施施沒把這事當回事,全作談資:“片酬+導演費2500萬。”
正常來說,劉施施的電影片酬是絕沒有這麼高的。
她的身價主要是在電視劇市場,在女星裡麵差不多是第一梯隊。
目前電視劇市場,最搶手的大蜜蜜、糖嫣、小趙這幫當紅小花,孫娘娘、高緣緣、姚大嘴的片酬也不低。
就市價而言,大蜜蜜的片酬單集已經喊到了50萬,小趙在《星漢燦爛後,單集片酬是3540萬,而且這個價格是有市無價。
不過實際拍攝,肯定要有出入,比如《花千骨和《古劍奇譚都是友情內部價,肯定沒那麼貴。
而且到這個層次,事業上還是有顧慮的。不是光砸錢就行了,還是要考慮一定的製作班底。
而在她們之上,其實還有一個層次,那就是“電影咖下凡”。
在業內和大眾心裡,電影咖和電視劇明星是兩個概念,前者的逼格要高得多,很多電影咖是不拍電視劇的,所以一般情況下請都請不到。
以前電影圈牛逼,大家都往裡麵擠,不僅是高逼格、高曝光,提升商業價值,更重要的是賺錢。
早年時候,電影明星可比電視劇賺的多了。
一部電視劇成本有限,大牌很多也拿幾十萬,甚至是十幾萬,而電影就有可能拿到六位數乃至更多,換誰都想拍電影。
但現在隨著電視劇行業的蓬勃發展,電視劇的價格一路走高,劇組的錢也越來越多,情況發生變化。
某種程度上,非超級大牌,一線電影咖的賺錢能力,甚至是不如電視劇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