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人大婚入洞房,享夫妻□□,婚後夫妻琴瑟和鳴,崔姣跟苻琰大婚,除了磨磨貼貼,什麼也乾不了,婚後第一天,苻琰就離開長安,往商州去治蝗災了。
晨起後,崔姣得去蓬萊殿給皇後請安,皇後派了身邊最倚重的中官來接她。
中官一路畢恭畢敬。
至蓬萊殿,中官引崔姣入內,好幾個月沒來過蓬萊殿,再進來竟有種恍如昨日之感,內殿中皇後在梳洗,免去了她的敬禮,先賜座,趕緊叫醫師來給她把脈,確定胎像安好,便讓人去叫大公主過來用朝食。
朝食擺在內堂,皇後梳妝打扮過後,才叫人扶著崔姣,姑媳一起去了內堂,大公主已在內堂候著,待皇後落座,她們二人也前後坐下,三人用食間沒說什麼話。
這在皇後宮裡,崔姣也不能多吃,皇後停箸了,崔姣就放下箸,大公主道,“太子妃沒吃飽吧。”
她示意宮女再給崔姣盛一碗杏仁餳粥,崔姣也就不客氣的繼續吃著。
皇後看她吃的香,便溫聲道,“我那時候懷慧奴,也像你這樣胃口好,旁人懷孕遭罪,我卻能吃能睡,要不是陛下與王氏私會,被我抓了正著,我也不至於氣的差點流產,所幸慧奴生下來沒甚事,可我到底壞了根子,懷二郎時,那些毛病都有,又是吐又是胎像不穩,那時候想著能生下二郎,多一份倚仗,也能揚眉吐氣,可二郎還是沒了,我過繼三郎,不僅是看他自小失了生母可憐,也想讓他代替二郎,這些年三郎都聽我的話,做的很好。”
她說著流出眼淚,哽咽道,“當初我若少些爭強心,三郎也不會被逼上了死路,陛下多狠的心,才會把自己兒子往商州送,那是有去無回的地……”
大公主也紅著眼在一邊哭泣。
崔姣聽她們哭有些食不下咽了,她猶豫道,“母後和長姊不用太擔心,殿下走時說過,一個月內必回的。”
苻琰說的信誓旦旦,還要睡的她下不了床,她可都等著,他總不會用這種話糊弄她。
皇後道,“那些蝗蟲是天降之災,尋常年頭都不常見,朝裡的老臣也沒幾l個能治蝗災的,光祿寺舉行了兩次祭神,也不見那些蝗蟲消失,他去能做什麼,不過是陛下要他死的借口,他怕你傷心,才說一個月內回來,他回不來了。”
皇後與大公主再次痛哭出來。
崔姣有些傻愣,蝗蟲確實可怕,她長這麼大,自然也聽過哪裡鬨過蝗災,蝗災所到之處,必伴隨著荒年,荒年裡會死很多人,還會有動亂,她爺娘在世時說過,凡依靠田地過活的人,都怕蝗災,蝗蟲比旱澇更可怕,朝廷能治旱澇,卻不能治蝗蟲,凡敬鬼神者都敬畏這種蟲。
苻琰若治不了蝗蟲,便不能回長安,蝗災泛濫的地方,沒了糧食,庶民百姓必生動蕩,在那種地方,苻琰就是眾矢之的,皇帝派遣他去。
誠如皇後所言,是想他死。
崔姣想明白頭尾,頓時心中五味陳雜,她想過苻琰妻妾滿堂,她要守活寡,可沒想到
苻琰成了死鬼,她真成了寡婦。
皇後和大公主看她一臉怔忡,擔心說的話讓她太傷心,不免對她腹中胎兒不好,大公主擦擦眼淚道,“三郎能從毒瘴彌漫的嶺南道得勝回長安,必然也能從商州全須全尾的回來,也是我和阿娘太擔憂,三郎素來有擔當,能成事,他既能跟你說一月必回,定有把握治的了那蝗災,你也切莫因我們的話太擔心,你如今身懷有孕,養好身體為重。”
崔姣輕輕頷首,還記著苻琰走前交代她的,“兒和殿下去長安縣遊玩時,遇見一個極囂張的富家紈絝,直言他父親花了十萬錢買下襄王府參事的職務,還說襄王暗地售封斜封官多達二十多人,其中有一人名喚郭守山,昔日是殿下的食客,後來被殿下發現他借著殿下的名頭,在長安城裡受人吹捧,且收人錢財,殿下便將其趕出了東宮,這人現今被襄王安插在工部水部主事的職位,他也是今年參加的春闈,並未高中,想必幫著襄王從黃渠水壩和芙蓉園中榨取了不少錢財。”
皇後登時咬牙切齒,“這獠奴竟敢做出這等事,如此囊蟲不除,豈不是要為禍朝綱。”
她一下站起來,就要親自去紫宸殿。
崔姣忙道,“母後,這事您不好出麵,但殿下有說,可以請工部的薑尚書呈稟此事,那紈絝已被殿下拿住,隻要母後能有辦法勸動薑尚書上疏……”
皇帝之前將工部薑尚書推出去擋事,逼得薑尚書撞牆自殺,還是苻琰去勸謙了,薑尚書才又重回朝中,這事過後,薑尚書未必願意出頭揭穿襄王的罪行。
苻琰是有考慮過,最好的機會就是黃渠水壩塌了的時候由右仆射提出這個事,襄王的做法與國之囊蟲無異,隻要捅出來,朝堂上必有大臣們請諫,皇帝再偏袒襄王,有這些朝臣諫議,也得嚴懲襄王,可孰料他會被派去商州治蝗災,右仆射又因蝗災之事觸怒過皇帝,這事便不宜由他去說。
薑尚書是目下最合適的人,他的兒子又娶了盧二娘,和裴用是連襟,若有盧氏從中周轉,薑尚書說不定就願意出頭一次。
皇後心下有了計較,點頭道,“這事簡單。”
便要叫人先送她回東宮。
崔姣溫柔的看了看大公主,細聲跟皇後說,“母後,殿下說走的匆忙,不能幫長姊相看那兩位進士,殿下讓兒幫著盯一盯,若母後不嫌兒目光短淺……”
皇後心酸不已,苻琰臨去還惦記著大公主的駙馬,這樣好的兒子,她以前怎麼就光記著爭權奪位,卻忘了對他多關心。
皇後忍著哭意,勉強笑了笑,“你這孩子眼光好,既然三郎要你操心,你就替慧奴把把關。”
旋即叫中官再把崔姣送回東宮。
她走後,母女二人又哭了一場,才慢慢平複,憋著一腔恨意,先收拾了襄王再說。
片刻間蓬萊殿傳出皇後病倒,紫宸殿這裡皇帝因送走了太子,心下也是難過,王貴妃想像以前那般對他溫柔小意,就能將其哄好,可卻被嗬斥一頓,王貴妃做小伏低,頗有耐心的陪侍在左右,不需她再頭疼怎麼把
太子拉下去,皇帝就出手了,皇帝多狠,送自己兒子去死,王貴妃都沒想過太子死,她隻不過想讓皇帝廢掉太子,皇帝卻連命都要拿走。
太子可是他的兒子,他都能說殺就殺。
都說帝王無情,這才是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