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借著病見了盧大娘,盧大娘回去後與爺娘說了皇後的交代,盧家郎主是個聰明人,苻琰治蝗災顯然是有去無回,東宮易主,若這次不能將襄王按倒,那他勢必是下一個太子,襄王做太子,定會清算昔日靠向苻琰的人,他們盧氏與裴氏結親,第一個被清算的極有可能就是盧氏。
是以盧氏必須要相助皇後。
當天盧夫人遞信去了薑府,盧二娘趕回娘家,一家人關起門把事說清,盧二娘又匆匆回了夫家,正是薑尚書下值回家,盧二娘便轉達了皇後的話,薑尚書確有顧慮,但想想上次被皇帝氣的差點辭官,是太子勸慰了他,這回修建黃渠水壩,原本有太子督管,他也能少操點心,可後麵換成了襄王管事,襄王獨斷專行,他也拗不過襄王,索性便聽之任之,誰知道水壩還塌了,塌了水壩,襄王應付全責,但他這個工部尚書也被皇帝斥責了。
幾次下來,薑尚書嘴上不能說什麼,心裡卻始終不如意,身在朝堂,他很清楚,應該明哲保身,而今太子赴往商州治蝗災,在朝的臣子都看的明白,東宮要換人了,寒心有之,也有人上疏勸阻過,可皇帝令下,絕沒有收回之意,東宮換人,換的極可能是襄王,今日是水壩塌了。
將來怕是大梁也要塌了。
薑尚書是老臣,看著大梁太平多年,若皇帝願做太上皇,將這天下交給太子,必能締造先輩的盛世,可皇帝念政,情願送太子去死,也要保全自己的皇位,為人臣的,誰不想朝堂中人才濟濟,廟堂外富足安樂。
薑尚書思考了一宿,讓兒媳婦盧二娘傳話回去,他願意出這個頭。
幾經傳話,東宮這裡家令便提了被□□的紈絝悄悄送去薑尚書府上。
當日午時,王貴妃洗手作羹湯,做了幾樣合皇帝口味的菜品,送去紫宸殿,正趕上皇帝午食,她便在一邊服侍,皇帝受用的很,用完膳,王貴妃又舞了段新學的南詔蠻舞,勾的皇帝直蕩漾,連對襄王的氣性都少了。
王貴妃就勢跪到皇帝膝邊,低泣道,“四郎是陛下看著長大的,您最清楚四郎的脾性,黃渠水壩坍塌,四郎有錯,是四郎督下不嚴所致,可四郎能有什麼壞心,那薛二娘空口栽贓四郎陷害太子,這無憑無據,叫她一張嘴就把四郎給定罪了,誰不知那薛二娘從前差點做了東宮良娣,她的話怎麼能信?”
她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太子聯合薛芸坑害襄王,這是她慣會的話術,若太子人在東宮,或許皇帝會被說動,可現今太子都被他派去商州了,那是死地,皇帝愧疚難安,又如何能再因一兩句話再生怒氣,隻是拍拍她的手安慰道,“彆說了,這事就算過去吧,朕知道你委屈,眼下朝中非議不斷,等過了這陣,朕再放襄王出來。”
王貴妃才破泣為笑,她也不是真的指望皇帝會聽信她說的,再對太子做什麼,如今朝中臣子正因皇帝指派太子去治蝗災而激憤不已,皇帝也不可能再火上澆油,隻要皇帝能對襄王消氣,後麵想做太子慢慢來的事。
皇帝也有些時日沒同王貴
妃親近,這吃飽喝足了,又不急著去辦政,便想與她做些什麼趣頭,可才進內殿,中官急著跑進來說工部的薑尚書有事要上疏。
皇帝對薑尚書也是有幾分虧欠的,畢竟那時候被他推出去應付那些刁民,還撞了城牆,還好沒死,這要是死了,他隻怕也得難受一陣。
皇帝便讓進來回話。
王貴妃理理衣裳,裝模作樣要回去,被皇帝留下來,皇帝摸著她的手道,“貴妃與朕是夫妻,沒什麼可避諱的。”
王貴妃就差要笑出聲,不枉她這麼多年的卑微侍奉,他倒能說出夫妻二字,往後沒了太子,皇後一人又能撐多久,那後位必然到她手中。
薑尚書匆匆進來,不等皇帝問候他的身體,他立時跪倒在地,“啟稟陛下,微臣要彈劾襄王。”
王貴妃心內一驚。
皇帝也愣道,“可是為了黃渠水壩塌了一事?朕已經責罵過襄王了。”
薑尚書搖頭。
皇帝道,“那是為那薛芸誣陷太子一事?朕已經將她父親禦史大夫撤了職,她也在獄中受了刑罰,被她父親領回家去嚴加管教。”
薑尚書還是搖頭。
王貴妃心知不妙,撫著額頭裝作不適道,“陛下,妾有些頭疼。”
皇帝是記著她先前誤吃過花椒,身上起了疙瘩,恐還沒好全,便也顧不得其他,要帶她先回內殿。
薑尚書高聲呼道,“陛下!難道您連微臣一句話都不肯聽嗎!微臣愧對先帝!愧對大梁的百姓!微臣不如死了算了!”
他說著爬起來就要撞牆。
皇帝嚇得讓左右宮人趕忙拉住,就怕他真死在這紫宸殿,那自己得遭不少罵,往後史書上都得記一筆。
皇帝也沒功夫再被王貴妃牽著鼻子走,急得賜座,叫人上茶。
薑尚書不要喝茶,也不要坐,跪回到地上,聲淚俱下,“襄王欺上瞞下,倒賣斜封官,借此已斂財數百萬錢,更是將那春闈落第之人安插進了工部水部主事,視這科舉如同擺設,求陛下給以懲戒,莫叫臣下寒心!”
皇帝大吃一驚,“竟有此事!”
薑尚書便說有人證,須臾那紈絝被提了進來,他在東宮時就被崔姣警告了一番,若不從實招來,他一家小命不保,於是進來便如實全說了。
皇帝火氣上竄。王貴妃想裝暈,當即就挨了他一巴掌,“你教的好兒子!”
王貴妃被打的不敢出一聲。
皇帝立即命人去將工部水部主事郭守山帶進宮。
彼時家令奉崔姣的命令進了工部水部司,手揣著袖子看郭守山被帶出去,笑說讓那來抓人的幾位小黃門等一等,他進去那衙房,在裡麵搜羅一番,找到了兩本賬簿,一本是真的,一本是假的,假的做出來給外人看,真的上麵已經挪用了近百萬錢,家令把那兩本賬簿交給小黃門,讓他們一並都帶進宮去。
郭守山一進到宮中,便知東窗事發了,在皇帝麵前嚇得尿褲子,皇帝問什麼他答什麼。
“
大王安排仆進水部,是、是方便仆幫他挪用投在水壩上的錢……”
恰時小黃門奉上兩本賬簿??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皇帝看著兩眼冒火星,襄王和太子明爭暗鬥他沒多氣,可襄王竟敢瞞著他挪用修建水壩上的錢,那錢是國庫裡的,那是他這個帝王的錢,他竟然貪到了他的頭上,還因此害的水壩崩塌,這叫皇帝如何能忍!
皇帝氣青了臉,衝中官道,“擬旨!襄王賣官貪汙,是國之囊蟲,剝了他的王位,發配邊疆!”
王貴妃大驚失色,跪著哭泣道,“……陛下!陛下!求您看在妾這麼多年侍奉您的份上!饒了他這次吧,他不是故意的,是這姓郭的慫恿了他!他還隻是個孩子啊!”
郭守山慌忙道,“仆一介草民,如何敢慫恿襄王,襄王一早就瞄上了這肥差,讓仆想法挪錢出來,仆不敢不做啊……”
王貴妃當即喝罵他,“你這賊奴百般奸滑!從前你為太子食客,就假借太子之勢在外斂財,太子看透了你,將你趕出東宮,四郎是個最單純不過的人,被你油嘴滑舌一頓糊弄,便收留你在府中!”
她轉頭可憐的望著皇帝,“妾從前就勸過四郎,可他被這賊奴迷惑太深,才鑄成大錯,他是陛下的兒子,他比誰都敬奉陛下,怎麼敢做出這樣的事,就是他唆使的!求陛下明鑒!”
她這淒楚的神情讓皇帝也狠不下心,大郎死後,襄王是他最喜歡的兒子,以前總覺得襄王雖然沒大用,可不會做錯事,也是個好孩子,可沒想到襄王竟也惦記著他的國庫,連國庫都惦記,又豈會不惦記他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