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我就像是個暴發戶似的。萬歲爺把香料球給我是讓我隨便使的,結果呢,我卻拿它當個寶貝,還好他沒發現,否則肯定要笑話我沒見識了。嘿嘿,還好我反應快,順著坡就下來了。”琳琅笑嘻嘻的道。
還嘿嘿!
貓大王聽得很無語,又覺得好笑,忍不住就喵了一聲:朕也是服了你了。你簡樸得都超出朕的想象了。
過了頒金節,也就是深秋了。天還沒亮,禦花園裡清掃落葉的小太監們就開始忙活上了。等葉子落得差不多了,十三阿哥的滿月禮也就到了。
跟聖壽節和頒金節一樣,琳琅也去永和宮應了個卯。
見她到了,德妃親自起身迎了迎。她拉著琳琅的手,先笑著問瑜妹妹身子可好,又說自己也是多此一問了,隻看這紅潤的臉色,也就知道瑜妹妹萬事都好,客套完她還指了一個大宮女冬梅給琳琅,讓琳琅千萬彆拘束,有什麼就吩咐冬梅。
這還是懷孕以後,琳琅頭一回來永和宮,見德妃這麼熱情,她都有點受寵若驚了。
冬梅帶著琳琅去一個位置很好的小圓桌前坐下了,她一邊給琳琅倒茶,一邊笑盈盈的問琳琅想吃點什麼,永和宮裡的小膳房裡正備著雪耳和燕窩。
琳琅吃飽了來的,就什麼都沒要。冬梅又笑著說,通貴人早來了,正在裡麵和敏答應說話,要不要她去請通貴人過來作陪。
等通貴人來了,冬梅就很有眼色的退到一旁,進入‘我就不打擾貴人們說話了,但隨時聽候差遣’的待機狀態。
德妃可真會調/教人。琳琅不禁感歎道。
琳琅隻在永和宮裡坐了一會也就走了,正好錯過了康熙下的口諭:敏答應生子有功,即日晉為常在。
這消息傳到後院時,通貴人還在梢間裡,她見琳琅麵無異色,心裡也就鬆了口氣。
在她看來,瑜貴人色/色都好,可就是醋勁大了點,要是換了是她,早先隻怕也就收下那方蘭秀了,沒看德妃自己都生了四個了,還不是樂滋滋的養著十三阿哥,這養恩也是恩啊,等阿哥一長大那也是好大一份人情。
當初,她來給瑜貴人報信時,還在琢磨瑜貴人會怎麼收服方蘭秀,可瑜貴人卻是要吃醋,吃得連方蘭秀那麼個好棋子都不要了。
通貴人都為她可惜,結果呢,瑜貴人自己爭氣,立馬就懷上了。通貴人覺得,這就叫命好,什麼都不用顧忌還就順順當當的!
琳琅可不知道通貴人把她當成大醋桶了,她正在想是不是要給敏常在再備一份升職禮物。
想了想,她叫石楠去庫房拿了一對玉如意,讓她立刻送去永和宮。這禮雖說是給敏常在的,可琳琅看的是德妃的麵子——今天德妃對她的禮數那絕對是另眼相看的水平,她也不能裝傻,自然得回應一下。
德妃喜歡送人玉如意,當初在慈寧宮就送了她一枚,她現在也禮尚往來的送一對去永和宮好了。
永和宮裡,德妃看著那一對如意,也就知道萬氏的意思了,她笑著和冬梅道:“她這是一個給本宮,一個給章佳氏了。看來你伺候得不錯。”
冬梅哪敢居功,趕緊就恭聲道,一切都是娘娘的功勞。
德妃笑著賞了冬梅,然後就讓她退下了。
等冬梅下去了,屋裡隻留著德妃真正視為心腹的春茶秋蟬,她卻是歎了口氣自語道:“如今,前有狼後有虎,我也隻有步步為營了。”
在宮裡麵養孩子不容易,連出身滿族大姓的宜妃尚且有自顧不暇之感,說來她還有妹妹勒貴人一心幫襯著。更何況一介包衣出身的德妃,往常,她背後有烏雅家有內務府,雖然麵子不好看,但裡子其實不比誰差,可如今就大不一樣了。
德妃既擔心烏雅家那邊會出事——都是背靠主位娘娘,馬佳家會做的事,烏雅家自然也會做,又擔心永壽宮那邊,皇貴妃一天不死她就一天不安心。
越是細想,德妃越是覺得這兩年會很難熬。
她想得頭都疼了,見她突然皺眉直按額頭,春茶趕緊取了一丸提神的白鳳丸給主子吃了。
吃了白鳳丸,德妃才開始洗漱,春茶秋蟬小心的伺候著。心裡卻是在犯愁,以往德妃總是能逢凶化吉,真論起來,一半的功勞都在她的肚子上,再有什麼事,隻要德妃一懷上龍胎,那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可如今……
春茶心裡直歎氣:瑜貴人一個勁霸著皇上,皇上小半年都不往永和宮裡來了,主子再能乾,也不能憑空懷上啊!如意如意,這滿宮上下,就她一個人如意吧!
一晃眼,就是三個月,康熙二十五年的冬至大宴和元旦大宴,琳琅都缺席了。
到了二月初,康熙開始為開春後的漕運忙碌起來時,她已經隨時要臨盆了。
怕她心裡虛著又多想,康熙一月間就下了旨意,把小許氏宣進宮來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