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胎動那次鬨出了烏龍,李賀自知辦錯了差事, 生怕自己在瑜貴人心裡成了個大驚小怪的庸醫, 伺候起來卻是越發小心了、
聖壽節前, 他從茴香那裡打聽到瑜貴人正為當天的筵宴發愁,再怎麼從簡那也得坐上一天,還不坐得腰酸背疼, 趕緊就引經據典的給琳琅下了個需要安胎的診斷, 往貴妃眼前一送。
貴妃看了後一琢磨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這萬氏這是想請假了。她笑著心想,這倒是好,太後要和她講客氣, 她這個大總管正愁沒人情可做,萬氏卻是不請自來了。
於是貴妃當天就派人來和琳琅說:瑜貴人正懷著孕,身子最要緊, 聖壽節那天, 隻用到場應個卯就是了。
琳琅有些莫名其妙,但貴妃要給假, 她自然沒有往外推的道理。
等貴妃的人走了, 茴香才笑著把李賀做的事和琳琅說了,“……他想討主子的好, 也不知道成不成, 也就讓奴婢先瞞著。”
不用去寧壽宮裡硬坐一天, 琳琅的心情很好, 就笑著一擺手:“算他將功補過了。”
草草過完聖壽節, 也就是頒金節了。
琳琅如今是根正苗紅的滿人,自然得入鄉隨俗。宮裡還在為聖壽節放炮了,她就吩咐石楠她們開始準備過頒金節了。
以前,但凡逢年過節,琳琅最先想到的就是怎麼吃好玩好,而現在她最先想到的是怎麼送禮,從孝莊到太後,再從貴妃到通貴人再到剛生產的敏答應和十三阿哥,還有宮外的萬家許家,處處都要送到,否則就是不周全。
至於最重要的送給康熙的禮物,她早就準備好了。她花了三個月親手做了個魚形的荷包,這時正是秋收的時候,‘年年有餘’也算是好彩頭。
用了一個時辰,琳琅才擬好了送禮單子,她把要送的人名和禮物的輕重定好了,然後就做了甩手掌櫃,讓石楠和鐘嬤嬤去庫房裡就地取材,商量具體要送什麼禮。
至於茴香紫蘇和張小桂,她把後院裡大掃除和發過節紅包的任務分派給了他們。
三個人出了梢間一商量也就分了工,紫蘇帶著一後院的人萬分仔細的做了大掃除,茴香則負責張燈結彩,內務府剛送來兩大騾車的喜慶玩意,光是宮燈就是一車,這些宮燈全是宮裡的造辦處為這次頒金節專門做的,花樣圖案都做的喜慶精巧。
琳琅梢間的門前一左一右也掛了兩個長長的八角形的宮燈,燈壁上是白玉做底的雕漆畫,畫的是頒金節上的盛大場麵。
這兩個宮燈卻不是內務府送的,而是康熙來梢間時帶過來的。光是燈籠上的兩幅畫就讓一個宮廷畫師足足花了一年,做成雕漆畫又花了半年。
琳琅聽康熙說起時心裡直咋舌,沒想到就做兩個燈籠而已也這麼費時費工。
康熙仔細看了後卻是不太滿意,說畫倒是畫的不錯,可雕漆做得不算好。
“哪裡不好了,”琳琅指著畫裡一個帶著彩冠的舞姬不恥下問道。明明隻有指頭大小,看著卻也是活靈活現的,
“你這是沒見過真正雕得好的雕漆畫。”康熙搖頭失笑,“朕記得造辦處以前有個王匠人,那才是真的雕得好。核桃大小的擺件上他能雕龍刻鳳。”
說得來了興致,康熙就讓梁九功去拿一大匣子王匠人往年做的好擺件,帶著琳琅賞玩了一番。
王匠人的手藝是真的好,他做的一個放香料用的鏤空的漆雕小球,隻巴掌大小,卻是雕了六十六條鱗爪俱全的金龍。那細如發絲的雕工把琳琅看得目瞪口呆。
康熙見她喜歡,也就給她了。
琳琅趕緊讓石楠去庫房裡拿個玉托子好把香料球放在多寶架上。
康熙聽著搖頭失笑,道:“就這麼個小東西還用往多寶架上擱,直接放上香料熏屋子就是了。”
琳琅:這種國寶級的藝術品就這麼拿來用……感覺有點暴殄天物啊。
她正肉疼,康熙見了卻以為她格外喜歡所以才舍不得用,就拉著她的手笑著道:“難得你這麼喜歡,這一匣子就都給你了。”
琳琅能怎麼說,隻能一臉‘我好高興’的笑納了。
說真的,雖然萬歲爺一向以節儉樸素自居,也確實時常扣減他自己和紫禁城的開銷,但他過的日子在琳琅看來那和簡樸一點都不沾邊,隻能說,作為皇帝,再簡樸也是天大的奢侈。
作為後世穿來的小老百姓,就像這次一樣,琳琅經常都被萬歲爺無意識的大手筆閃瞎狗眼。
也就不到一年吧,康熙賞給她的各種好東西就放滿了梢間的兩個多寶架,還有一小半放不下就收進了小庫房裡。
時不時的,琳琅看著自己多寶架上的好東西都會心生驚歎——就她這兩架子的古董啊,唐宋元明的都有,估計一大半都是國寶級彆的,琳琅也不識貨,隻能瞎猜,話說要是放在沒穿來前,這些東西她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一件!
誰說的由儉入奢易,自穿來後琳琅發現這話其實不對,想要奢侈的舒服奢侈得自在,那也是門學問,她還有得修煉了。
第二天,石楠早早的裝好了香料球,等琳琅起來時梢間已經被熏得一室清香。聞著這股香味,琳琅擼貓時就慶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