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錢買力的政策一出,鎮國公主在北州本就響亮的名聲霎時間更上一層樓。
百姓是最講究實際的人,在朝堂之上打幾句嘴炮,喊幾句生民為萬事之先,他們是不會感動的,隻有讓他們看到真正的實惠,得到真正的益處,他們才會發自內心的擁戴你!
鎮國公主為求北境安寧,以千金之身和親塞外,得知戎狄大單於身死之後,明明可以返回京城享受榮華富貴,可她卻為了這片土地選擇了留下。
在這之後,北關將士連克敵軍,他們以遠低於市場價格的錢幣買到了牲畜,現在,這位公主要做一件有利於北關諸州的大事,卻沒有合情合理的征發徭役,而是用錢來購買……
這怎麼能讓北關諸州的百姓不感恩戴德?!
好不誇張的講,即便現在鎮國公主大喊一聲咱們造反吧,都會有十之七八的北關之人響應。
因為他們的確在鎮國公主的統治之下得到了實惠,日子也的確越過越好了。
這是連天子都沒能做到的事情!
……
有金錢開道,直道的修築進行的很快,甚至於直道的另一端有人聞聽此事,問明白自己也能參與之後,呼朋結伴,熱火朝天的加入到了打工隊伍當中。
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而劉徹則借著這股東風,正式推行了授田令。
北方連年戰火,人口凋敝,耕地荒廢的太多了,而在天下其餘地方,卻不乏有百姓無地可種,渴求土地而不得。
從前不來北方,是因為戎狄隨時可能寇邊,但此時鎮國公主連同麾下將士把邊界線一舉推進了幾百裡,他們又還有什麼好擔憂的呢?
唐佐也是直到這時候才反應過來:“公主之所以以錢買工,不僅僅是因為愛惜民力,意圖溝通商路,也是想以此吸引移民……”
什麼樣的地方才能放著免費的徭役不去征發,而奢侈的用錢來堆出一條直道?
有錢的地方!
什麼,那裡還分地?
我去瞅瞅!
……
因為接連數次的對外勝利,居岩關內甚至不乏有將士產生了“戎狄也不過如此”的想法,對於戰爭的渴盼格外迫切。
不,與其說是渴盼戰爭,倒不如說是渴盼功勳和勝利。
劉徹卻生生按住了這股迫切。
還沒到決戰的時候。
謝殊也好,唐佐也罷,即便是最激進靈活的穎娘,也都很讚同她的決議。
傅伯林承擔著天子耳目的責任,為此特意前去求教:“公主為何不使人再度北上,一舉將戎狄擊垮,揚我國威?”
劉徹坦誠的告訴他:“因為做不到。”
“離得太遠,糧草的轉運跟不上,這是其一;”
“此時氣候不宜,易發疫病,乃是其二;”
“我們還沒有徹底消化掉先前幾次戰爭吞下的城池,這是其三;”
“戎狄人的矛盾已經在外來威脅前趨於解決,驕兵必敗,而哀兵必勝,這是其四。”
“傅先生,不能再打下去了,”劉徹眼眸閉合,幾瞬之後重新睜開:“再打下去,必輸無疑!”
傅伯林道:“可是天子也好,京城也好,都盼著公主能夠繼續建功立業呢。”
劉徹聽得失笑,卻輕輕搖頭道:“能進固然是好,但是對於一個決策者來說,退比進更難。為了一時意氣而丟掉大好局麵,既令人扼腕,又愧對天子和黎庶百姓。”
傅伯林默然良久,最後將鎮國公主所言一五一十的報了上去。
心腹飛馬赴京,又畢恭畢敬的帶著一位侍奉過天子幾十年的心腹之臣回到了居岩關。
那近臣手中持幾個信封,將天子的原話告訴劉徹:“定安安撫北關有功,朕欲嘉賞,爾有何求?”
劉徹遙遙向京城低頭,以示恭順:“但為社稷所計,豈敢言功?”
近臣聞言,便打開了第一個信封,取出內裡的天子諭令,念給他聽:“朕豈是虛言封賞之人?速速講來,不得有違!”
周遭之人聞聽,儘皆變色。
天子人在京城,又如何能猜到鎮國公主如何回複,並早早做出回應?
他們下意識的將目光投到了那近臣手中剩下的幾個信封上。
並且在心裡邊默念:“趕緊讓天子冊封您為皇太女啊公主!”
哪有比這更實際的請求了?!
隻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行。
如果公主主動開口請求做皇太女,那政治意義上可就完全不同了!
向來天子登基,都是要群臣再三相請的,哪有大喇喇衝上去,直說我要做天子的?
可若是如此,這個極好的機會,豈不就白白的放棄了?
傅伯林在側,也是眉頭緊鎖。
他侍從天子多年,太知道天子的性格有多擰巴了!
他不給,你不能要!
他想給,你也不能要,得再三謙遜推讓,最後才能不得已而為之的要!
這要是換成普通人,早他媽沒朋友了,可他是天子啊,隻有彆人捧著他的份兒,沒有他體諒彆人的道理!
鎮國公主要真是直接說想要做皇太女,隻怕天子還未必高興……
公主,傅伯林心想,這一局,你要如何來破?
那近臣卻在催促劉徹:“公主?您究竟想要什麼賞賜呢?總得有個話啊。”
劉徹沉思幾瞬,卻道:“我身受國恩,衣食無憂,若真所求……”
他向京師所在頓首:“便請陛下賜予故去多年的父王一份哀榮,聊以儘孝吧!”
近臣聽罷,先是一怔,顯然是不曾想到鎮國公主竟然會提起東宮,片刻之後,卻是神色頓變。
連傅伯林都不由得為鎮國公主這個回答在心裡猛烈喝彩!
饒是知道鎮國公主以女兒身被天子選中,絕非泛泛之輩,卻也預料不到她竟會有如此機變,短短幾瞬之內,便想到這個破局之法!
東宮已經是太子,再索取哀榮,還能得到些什麼?
金銀玉器?
這些東西對於東宮而言,跟糞土有什麼區彆!
當然是大義名分了!
鎮國公主此時最缺的是什麼?
不是金錢,也不是將士,而是法統!
以天子孫女的身份成為儲君,太難了!
但是這裡邊有一條捷徑可以走,那就是不幸中的萬幸——鎮國公主的父親乃是天子冊立的東宮!
天子可以效仿前朝玄宗追諡兄長為皇帝的舊例,追諡愛子為皇帝!
被追諡的皇帝,那也是皇帝!
如是一來,除去東宮之外,諸王瞬間都成了禮法上的小宗,繼承序列上統統都要靠邊站,而鎮國公主卻是大宗嫡女!
雖然不像是大宗之子那樣的占儘優勢,但如此一來,起碼也能跟諸王在名位上打個平手!
進可以以鎮國公主為皇太女,退也可為東宮過繼嗣子,鎮國公主以長姐的身份監國,至於諸王——你們都成小宗了,皇位跟你們還有什麼關係啊?
遠一點,彆來沾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