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第 310 章 劉老登大舞台25(1 / 2)

朕隻想要GDP 初雲之初 9442 字 10個月前

沒錯兒, 這才是一個儲君該有的政治素養!

我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應該無條件為我付出一切,做不到就給我去死!

皇帝心裡邊與好大兒登登相惜, 臉上卻虛偽的責備他:“畢竟是你姨母的獨子啊, 怎麼能這麼不知變通呢。”

又招招手, 喚了人過來,取了袁家兄妹寫的狀書, 叫他們拿去給皇後看。

劉徹卻毫不客氣道:“先君臣,後才是親戚,太仆也算是侍奉父皇的老臣,難道連這個都看不明白?若是如此,他這個太仆也彆做了, 趁早回家種菜去!”

皇帝沒能抑製住, 還是流露了登味出來,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沒錯兒, 是這樣的!”

劉徹是個什麼人?

你有幾分本領, 我給你幾分顏色。

什麼, 你什麼本領都沒有?

那你最好夾著尾巴做人!

冠軍侯射殺李敢, 他能幫著擦屁股。

同胞姐姐之子兼女婿的昭平君殺人有罪,他反手就把昭平君送上了西天。

金日磾的兩個兒子作為武帝的弄兒得到他的寵愛, 後來長子在宮中與宮女嬉笑□□,金日磾知道之後馬上把長子殺掉了。

武帝表現的很生氣:“你怎麼敢把我的弄兒殺掉?”

金日磾於是跪地闡述兒子的罪過。

武帝馬上把之前那一頁掀了過去,更加看重他,最後還確定金日磾為四大輔臣之一。

現在笑吟吟的使人去告知皇後公孫敬聲的事情,跟當初大怒著問金日磾為什麼要殺我的弄兒,本質上其實沒有任何區彆。

如果金日磾當初沒有在得知兒子行事不檢的時候當機立斷把他殺掉,如果皇後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庇護自己的外甥,那皇帝臉上的笑容隻怕就會變成獰笑了。

好在皇後的確是個聰明人。

在見了那份供狀之後,她什麼都沒有問,馬上便摘去發飾往未央宮去向皇帝請罪了。

“公孫敬聲膽敢做出這樣天怒人怨的事情,一則是他本性殘忍惡毒,二來也是因為依仗了妾身和魏家的聲勢,這是妾身的罪過……”

皇帝心裡滿意,還假惺惺的叫兒子去把她扶起來:“皇後久居內宮,哪裡知道外邊發生了什麼事?不應該因為親戚的罪責而受到牽連。宗室也時常有不法之人,難道還要因此問責於朕嗎?”

皇後這才稍稍收斂了惶恐之情。

皇帝跟妻兒商量:“賜公孫敬聲自儘,如何?”

皇後謙順的低著頭,並不言語。

劉徹卻斷然道:“若如此,不足以警醒世人!”

他回想起自己在民間的見聞,由衷道:“本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本就是為了統一思想,然而儒家內部又分裂有多個派係,公羊、穀梁、思孟、韓詩、楚詩……尤其穀梁大行於世,隱隱有比肩公羊之態,不可不早做提防!”

君權與相權的鬥爭,中央朝廷與地方政府的鬥爭,從來都是政治史上的兩條主線,而無論從哪條線來看,穀梁當中所蘊含的親親相隱一部分,都是極不利於統治的。

皇帝的情緒比兒子要平穩許多,撚著胡須思忖了一會兒,卻反而替穀梁張目道:“它們也不是全無可取之處……”

劉徹一掀衣擺,在他麵前坐定:“所以才更要將這案子大辦。”

“從前儒家難道有大一統的說法嗎?還不是董仲舒自己創造出來的,常言道窮則變、變則通,董仲舒可以變,穀梁為什麼不可以?”

“讓他們把朝廷不喜歡的那部分刪了,起碼也要修改成朝廷能接受的才行!”

皇帝哈哈大笑起來:“你倒是很霸道啊——要是穀梁派不肯呢?”

劉徹道:“我看您也很不喜歡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您又是怎麼對待他的呢?”

皇帝:笑容瞬間消失.jpg

你小子!

敢笑話我!

董仲舒怎麼了,我對他不好嗎?!

我讓他去給諸侯王做國相了,這麼高的官位,還對不起他嗎?!

什麼,該王粗暴蠻橫,名聲很差,說不定被董仲舒念煩了就反手給他一刀——我又沒去當過國相,我怎麼知道他是這種人?!

要真是出了事,我肯定發兵過去給董仲舒報仇啊,這還不夠對得起他嗎?!

什麼,董仲舒在那兒乾的有聲有色?

這是朕有識人之明啊,董仲舒的軍功章有朕的一半!

就在十來年前,董仲舒打算借著高廟起火的緣由向皇帝發難,說上天已經憤怒於他的行徑了,希望他擅自反省,好自為之——上天憤怒不憤怒暫且未知,總之皇帝是很憤怒。

想要宰了董仲舒吧,又愛惜他的人才,最後罷免掉他國相的位置,算是罰酒三杯了。

過了幾年,丞相公孫弘又推薦董仲舒去給另一個更殘暴的諸侯王做國相,哎呀,也就是殺了或者毒死過幾任國相吧——可是這關朕屁事!

都是公孫弘走程序辦的,難不成還是朕指使他的啊!

煩死了!

毀謗朕的人會有什麼下場,你明白嗎?!

皇帝想起來這事兒還是覺得惱火,看麵前這小子也就沒那麼順眼了,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道:“你想說什麼?”

劉徹趕緊順毛摸了一把:“公孫敬聲的案子不僅要辦,還要大辦,皇太子大義滅親,為苦主主持公道,以正法紀——穀梁派若是知情識趣,就該知道內部進行變革了,若不識趣,自此之後,絕不會有穀梁派的人登上朝堂,變則通,不變則死!”

皇帝身上剛炸起來的刺兒都被摸順了,臉色便也隨之和緩下來,無可無不可的應了一聲,道:“既如此,此案便交由廷尉去審理吧……”

劉徹心知他是應了,欣然應了聲:“是。”

李夫人產期臨近,皇帝同好大兒說完話,便往她宮裡去瞧自己愛妃,劉徹則與皇後同行,一並往椒房殿去。

母子倆路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你父皇說你如今也大了,又是儲君,繼續住在椒房殿,倒有些不合時宜,琢磨著找個地方給你新修一座宮室,好叫你結交賓客呢……”

劉徹心說他要是十年之內就噶,那倒是還行,可既然知道老爹還能撲騰個幾十年,就沒太有必要了。

他心裡邊琢磨著這件事,麵露思索。

劉徹在思考的時候,皇後在旁不露痕跡的看著他,心裡邊默默的數著時間。

可是他始終沒有開口,同她說起公孫敬聲的事情來。

譬如我在外邊兒察覺到這件事,覺得不能繼續放縱下去,長此以往,對您和我、對魏家都不是好事之類的說辭,一個字都沒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